-
公开(公告)号:CN1147688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089765.7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芯片及检测方法,该检测芯片包括气道层、弹性膜层、流体层及底层。本发明的检测芯片集成了样品前处理和PCR核酸扩增功能,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其中,芯片借助外部气压控制芯片中的微阀开合,活塞驱动微流道中的液体流动,外设加热设备可实现与芯片相连的PCR管的加热。该芯片能够实现病原微生物检测所需的所有功能,包括:细胞裂解、裂解溶液和PCRmix混合、混合液平均分配到与芯片相连的多个PCR管中、PCR扩增、荧光检测器实时记录PCR过程。一体化、自动化的操作流程使用方便、避免操作人员感染、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可望加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在医院得到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13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37756.0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介电电泳力操控捕获微颗粒和细胞的微流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泵,微量注射器,微流控芯片,以及废液收集器;所述微流控芯片由玻璃基底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层贴合而成,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层包括:样品进样口,样品进样通道;鞘流进样口,鞘流进样通道;分别独立成封闭环状的、布置于样品分离通道两侧的第一、第二液体电极沟道,以向其施加一个高频高压非均匀电场;目标产物收集通道和废液收集通道;以及出样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介电电泳力操控捕获微颗粒和细胞的方法。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通量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47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29958.X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东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3 , G01N33/54393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子点荧光探针利用双功能交联剂长链磺基琥珀酰亚胺4-[N-甲基马来酸]-1-羧环己烷Succinimidyl-4-[N-Maieimidomethyl]cyclohexane-1-carboxy-[6-amidocaproate,SMCC与氨基量子点表面的氨基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在量子点表面生成马来酰亚胺基,待标记抗体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还原,将二硫键还原成巯基,巯基再与马来酰亚胺基团形成共价键从而将抗体标记到量子点上。本发明所述的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①检测一种蛋白质癌胚抗原或②检测多种蛋白CEA、神经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前者检测极限为38pg/ml,后者检测极限为0.9ng/ml。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092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306080.9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拟涉及一种基于矿物油饱和PDMS材料数字PCR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定量矿物油(液体石蜡)的PDMS单体制备PDMS数字PCR芯片,芯片包括乳滴生成结构、乳滴收集结构两部分。乳滴在同一芯片上制作、收集,然后在同一芯片上进行PCR扩增。该芯片避免了PDMS对数字PCR体系中油相的吞噬,有利于维持PCR反应过程中乳滴及PCR反应的稳定性。而且与目前数字PCR芯片技术相比,成本低,操作简便,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007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0910050299.0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 C12N15/11 , G01N33/533 ,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纳米金生物复合探针、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首先用待测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磁珠,再在纳米金上标记待测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同时还标记一种带有生物素标记的DNA探针,纳米金上的DNA探针再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反应,使镧系元素接到胶体金上构建成纳米金生物复合探针,将标记好待测蛋白质单克隆抗体的磁珠及纳米金生物复合探针与待测蛋白质样品混合,37℃孵育一段时间,洗去没有反应的纳米金探针,加入增强液,测定荧光强度,从而达到对待测蛋白质进行定量测定的目的。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生物分子的检测灵敏度,且可同时检测多种生物分子。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抗原、抗体、核酸的检测、卫生检疫、环境检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31381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11260.X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纳米金增强的多种肺癌标志物。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检测步骤为:1)先将各待测蛋白质的捕捉抗体点样到醛基修饰的基片上;2)然后在纳米金上标记上待测蛋白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检测抗体;3)将标记好待测蛋白质捕捉抗体的蛋白芯片及纳米金生物复合探针与待测蛋白质样品混合,37℃孵育一段时间,洗去没有反应的纳米金探针;4)加入金增强反应液,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或用CCD扫描拍照,根据灰度值测定相应的蛋白浓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肿瘤转移监测、抗原、抗体、核酸的检测、卫生检疫、环境检测等领域,检测蛋白质的灵敏度达pg/ml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578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10170613.X
申请日:2007-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金探针的基因芯片的高灵敏度的DNA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纳米金通过低温离心浓缩富集,用无菌去离子水或TE(PH7.4)按一定浓度重悬,再在纳米金里加一定量的巯基修饰的DNA信号探针,大大节约了巯基修饰DNA的用量;标记完后,与待测目的分子一起置于芯片上采用一步法杂交,将待测DNA与芯片上的捕捉探针及标记纳米金的信号探针同时杂交上,杂交完后再进行清洗,晾干,加改进的银染试剂于芯片上进行银染显色,使杂交信号强度大大提高,以提高检测灵敏度,肉眼观测或用CCD扫描拍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具有大大降低DNA探针用量、灵敏度高和信号检测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57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170616.3
申请日:2007-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无需扩增基因组DNA的纳米探针芯片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未标记靶核酸的检测是通过两步连续的与等位特异地固定在芯片表面的捕捉探针以及标记纳米金颗粒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的三明治杂交反应,经过银染增强的纳米金信号放大效应产生高灵敏的识别信号,然后直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或者用普通光学扫描仪进行扫描直接得到相应的杂交结果,也可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检验报告。与传统的基于荧光信号检测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检测未扩增的基因组DNA样品中的靶基因及单碱基突变。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580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0619.7
申请日:2007-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磁珠及纳米金的、不依赖于聚合酶链反应的高灵敏度的基因或基因突变的测定方法。首先用生物素标记的与待测DNA互补的DNA探针(捕捉探针1)通过生物素-链亲和素反应标记到磁珠上,在胶体金上也标记与待测DNA互补的另一种DNA探针(捕捉探针2),在胶体金上同时还标记一种与待测DNA无同源序列的DNA探针,称为信号探针,将标记好探针的磁珠及纳米金探针与待测DNA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杂交,然后再洗去没有反应的纳米金探针,再用巯基乙醇将纳米金探针上的信号探针DNA通过巯基还原洗脱下来,对该DNA进行定量检测,从而达到检测待测DNA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57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0616.3
申请日:2007-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无需扩增基因组DNA的纳米探针芯片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未标记靶核酸的检测是通过两步连续的与等位特异地固定在芯片表面的捕捉探针以及标记纳米金颗粒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的三明治杂交反应,经过银染增强的纳米金信号放大效应产生高灵敏的识别信号,然后直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或者用普通光学扫描仪进行扫描直接得到相应的杂交结果,也可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检验报告。与传统的基于荧光信号检测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检测未扩增的基因组DNA样品中的靶基因及单碱基突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