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214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941047.8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M1/34 , C12M1/00 , C12Q1/6851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的细胞检测芯片及其应用。细胞检测芯片包括油相导流单元、分散相导流单元和检测腔;油相导流单元与检测腔的进口连通;分散相导流单元包括第一分散相进液口、第二分散相进液口和混合通道;混合通道的进口与第一分散相进液口、第二分散相进液口连通,混合通道的出口与检测腔的进口连通,以使油相导流单元流出的油相能够剪切混合通道流出的混合液,并包裹形成液滴;其中,混合通道包括凹凸段,凹凸段由多个凹凸结构之间首尾连接形成。从而使得本申请提高的细胞检测芯片能够有效提高液滴生成的稳定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4196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48945.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原位杂交芯片及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包括:支撑衬底和功能结构层;功能结构层设置在支撑衬底上;功能结构层具有腔体结构;腔体结构包括分离区和捕获区;分离区中设置有确定性侧向位移阵列;捕获区与分离区通过连接通道连通;捕获区中设置有捕获阵列;功能结构层中还设置有反应试剂进样通道,反应试剂进样通道与捕获区连通。通过确定性侧向位移阵列将外周血中稀少的肿瘤细胞进行富集分离,并通过捕获阵列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捕获固定。肿瘤细胞可以在捕获区中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从而实现了直接在荧光原位杂交芯片上进行一体化的肿瘤细胞富集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简化了检测过程,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083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334689.5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M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 , B01L7/52 , B01L2200/12 , B01L230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DMS材料的微室阵列式数字PCR芯片,所述芯片的材料为PDMS材料,包括进样口、微室阵列和出样口,所述进样口包括样品进样口和水进样口,所述出样口包括样品出样口和水出样口;所述水进样口和水出样口连通位于芯片外围的水微室阵列;所述样品进样口和样品出样口通过微管道连通微室阵列中的各反应室。本发明外围的水通道能够防止PCR过程中PCR反应液的蒸发;所设计的自动计数软件能够对芯片结果进行自动计数;本发明能够达到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实现DNA的单分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29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52147.4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芯片及系统,其中,检测芯片包括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上制备有相互连接的叉指电容电路和螺旋电感金属电路;所述叉指电容电路上紧密贴合有单层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贴合有微流控制通道;所述微流控制通道与单层石墨烯薄膜形成了用于筛选出的肿瘤细胞的集成石墨烯微流控管道筛选微芯片;所述单层石墨烯薄膜、叉指电容电路和螺旋电感电路形成一个整体RCL谐振网络;所述螺旋电感电路还充当互耦天线的作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信号读出分析装置和上述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芯片。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快速、灵敏、准确和低成本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2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31593.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可穿戴汗液贴片的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1~2g聚四氟乙烯加入装有60~100mL无水乙醇的烧杯中,封口膜密封,超声分散5~10min,搅拌40~60min,获得均匀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溶液;S2:加入氨水,封口膜密封,搅拌30~50min;S3:加入1~3mL硅酸四乙酯和0.4~1.2mL含氟硅烷,封口膜密封,搅拌24~32h,即得。本发明只需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实现涂层的制备,不仅不会改变可穿戴汗液贴片本身柔性的特点,还极大地改善了现有可穿戴汗液贴片汗液残留的问题,通过贴片的重复使用还避免了频繁更换贴片带来的不一致性误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7688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089765.7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芯片及检测方法,该检测芯片包括气道层、弹性膜层、流体层及底层。本发明的检测芯片集成了样品前处理和PCR核酸扩增功能,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其中,芯片借助外部气压控制芯片中的微阀开合,活塞驱动微流道中的液体流动,外设加热设备可实现与芯片相连的PCR管的加热。该芯片能够实现病原微生物检测所需的所有功能,包括:细胞裂解、裂解溶液和PCRmix混合、混合液平均分配到与芯片相连的多个PCR管中、PCR扩增、荧光检测器实时记录PCR过程。一体化、自动化的操作流程使用方便、避免操作人员感染、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可望加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在医院得到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10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397820.3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酸单碱基改变的核酸反应理论分析方法,包括:(1)计算互补反应和错配反应的标准焓变化量ΔrH和标准熵变化量ΔrS;(2)穷举计算出所有单碱基改变的焓变化量ΔΔH与熵变化量ΔΔS,得到核酸单碱基改变的焓变化量与熵变化量数据表;(3)通过查阅上述数据表得到任意一种单碱基改变的焓变与熵变数据,同时计算出在任意温度和盐度下该单碱基改变引起的反应自由能变化量ΔΔG,从而指导核酸反应设计。本发明查表方便;使用简单;能够用于任何涉及单碱基改变的核酸反应理论分析;有望促进单碱基改变检测探针涉及以及其他核酸反应领域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191382.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腔式多色荧光数字PCR芯片及应用,包括进液口、双侧微腔阵列和双侧废液仓。所述芯片用于微量癌症稀有突变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或高精度拷贝数变异分析。本发明使用多色荧光检测,可大幅提高单个芯片的检测通量,极大提高反应效率,操作方便,速度快,能够达到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1689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83073.2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1 , C12Q2537/16 , C12Q2561/101 , C12Q2565/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PCR芯片的基因甲基化程度定量方法,包括:(1)针对待检测的目的基因,确定富含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的区域,并对该区域设计引物与taqman探针;(2)将待检测样本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经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另一份不处理;(3)利用数字PCR芯片分别对两份样本进行定量检测,最终计算出样本中目的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本发明实现了对基因甲基化程度绝对定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的定量出待检测基因的甲基化拷贝数所占的百分比;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过程简单;且检测时间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