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9305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020444.2

    申请日:2007-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05 H01L27/11526 H01L27/11529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在单元晶体管区域中的半导体衬底(13)上设置的第一绝缘膜(14A),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膜上的第一导电膜(1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膜上的电极间绝缘膜(16),设置在所述电极间绝缘薄上并且在其顶表面上具有第一金属硅化物(3b)膜的第二导电膜(3a,3b),形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的第一源极/漏极区域(23),在选择栅极晶体管和外围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设置的第二绝缘膜(14B),在所述第二绝缘膜上设置并在其顶表面上具有第二金属硅化物膜(22)的第三导电膜(3a,3b,22),所述第二金属硅化物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金属硅化物膜的厚度,以及形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表面上的第二源极/漏极(23a,23b)区域。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556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710182181.4

    申请日:2007-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05 H01L27/11526 H01L27/11529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在单元晶体管区域中的半导体衬底(13)上设置的第一绝缘膜(14A),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膜上的第一导电膜(1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膜上的电极间绝缘膜(16),设置在所述电极间绝缘薄上并且在其顶表面上具有第一金属硅化物(3b)膜的第二导电膜(3a,3b),形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的第一源极/漏极区域(23),在选择栅极晶体管和外围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设置的第二绝缘膜(14B),在所述第二绝缘膜上设置并在其顶表面上具有第二金属硅化物膜(22)的第三导电膜(3a,3b,22),所述第二金属硅化物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金属硅化物膜的厚度,以及形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表面上的第二源极/漏极(23a,23b)区域。

    半导体存储器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5154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200310118680.9

    申请日:2003-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6/08 G11C16/0483 H01L27/105 H01L27/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包含分别能对信息进行电改写,并且行方向地址连续的第一、第二、第三存储单元晶体管。第一、第二、第三传输晶体管的电流通路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存储单元晶体管的控制电极连接。在第一、第二、第三传输晶体管的电流通路的另一端上分别外加写入电压、通过电压、第一电压。通过电压比写入电压低,第一电压比通过电压低。第一控制部在第一、第二传输晶体管的栅极上外加用于使第一、第二传输晶体管导通的第一导通电压。第二控制部在第三传输晶体管的栅极上外加用于使第三传输晶体管导通的、与第一导通电压不同的第二导通电压。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74700A

    公开(公告)日:2002-10-16

    申请号:CN02106749.X

    申请日:2002-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6/0483 G11C16/10

    Abstract: 防止误写入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多个存储器晶体管串联,两端分别通过选择栅极晶体管连接到位线和公用源极线上构成NAND单元。给NAND单元的被选中的存储器晶体管的控制栅极加上写入电压Vpgm进行写入,给其两邻的非被选存储器晶体管的控制栅极加上Vss。在该写入动作中,在选中从位线BL一侧算起的第2号存储器晶体管时,给从位线BL一侧算起的第1号和第3号以后的非被选存储器晶体管的控制栅极加上中间电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