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物半导体、半导体装置及氮化物半导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53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896266.3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特性的氮化物半导体、半导体装置及氮化物半导体的制造方法。根据实施方式,氮化物半导体包含:含硼的基体、含Alx1Ga1‑x1N(0.98<x1≤1)的第1氮化物区域、和含Alx2Ga1‑x2N(0≤x2<1、x2<x1)的第2氮化物区域。所述基体中的硼的浓度为1×1019cm‑3以上。所述第1氮化物区域位于所述基体与所述第2氮化物区域之间。所述第1氮化物区域包含与所述基体相对的第1面和与所述第2氮化物区域相对的第2面。所述第2面中的硼的第2浓度为所述第1面中的硼的第1浓度的1/8000以下。

    半导体发光元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32068B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0810008868.0

    申请日:2008-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32 H01L33/02 H01L33/16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0001}n型半导体衬底,其相对于(1-100)方向的倾斜角在0°到45°的范围内,其相对于(11-20)方向的倾斜角在0°到10°的范围内;在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n型层;在所述n型层之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n型引导层;在所述n型引导层之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有源层;在所述有源层之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p型第一引导层;在所述p型第一引导层之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p型接触层;以及在所述p型第一引导层和所述p型接触层之间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凹凸层。所述凹凸层在其顶面上具有交替且规则设置的凹部和凸部,并具有比所述p型接触层低的p型杂质浓度。

    半导体发光器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5764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10275566.7

    申请日:2010-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12 B82Y20/00 H01L33/04 H01L33/32 H01S5/34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器件。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n型和p型半导体层、发光部、多层结构体以及n侧中间层。所述发光部被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层之间。所述发光部包括包含GaN的势垒层以及被设置在所述势垒层之间的阱层。所述阱层包含Inx1Ga1-x1N。所述体被设置在所述n型半导体层与所述发光部之间。所述体包括:包含GaN的第一层以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之间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包含Inx2Ga1-x2N。第二In组成比x2不小于第一In组成比x1的0.6倍且低于所述第一In组成比x1。所述中间层被设置在所述体与所述发光部之间并包括包含Aly1Ga1-y1N(0<y≤0.01)的第三层。

    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942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30343.X

    申请日:2013-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32 H01L33/0062 H01L33/0075 H01L3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和发光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0001]方向侧。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阱层、第二阱层和第一势垒层。所述势垒层的In组成比低于所述第一阱层和所述第二阱层的In组成比。所述势垒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一部分的In组成比高的第一In组成比。所述第二区域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阱层之间。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低于所述第一In组成比的第二In组成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