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5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020700.6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F28D9/00 , F28F3/08 , F28F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用于对电池单元(14)进行冷却的换热器(16)具有多个第1换热片(22)和多个第2换热片(24),多个第1换热片(22)具有第1水套(26);多个第2换热片(24)具有第2水套(48),在流通方向上,第2给水口(56)相对于第1水套(26)和第2水套(48)被设置在与第1给水口(34)相反的一侧,在流通方向上,第2排水口(62)相对于第1水套(26)和第2水套(48)被配置在与第1排水口(40)相反的一侧。据此,能够抑制电池单元的放电性能、耐用性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787154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856924.5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7/06 , H01F27/2847 , H01F27/306 , H01F37/00 , H01F2017/0093 , H01F2017/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防止母线自磁性体芯部脱落的同时容易地进行制造、且可实现小型化的母线单元及母线单元制造方法。所述母线单元包括:磁性体芯部,具有贯穿孔,且由绝缘材料覆盖;U相母线、V相母线及W相母线,在贯穿孔内以在规定方向上排列的状态配置有本体部,且相较于本体部而靠贯穿孔轴向中的一侧设置的一侧连接部向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弯折;以及基底构件,由绝缘材料形成,且用于固定磁性体芯部,其中三条的一侧连接部在配置于基底构件与磁性体芯部之间的状态下受到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27139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187542.7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降低设计工时并且能够提高单元的刚性的电动车辆的动力单元结构。在电动车辆(9)的动力单元结构(1)中,控制装置单元(3)具备作为向电动机(221)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部的安装部的第一安装部(31)和将控制装置单元(3)固定于电动机单元(2)的第二安装部(32),且从电动机单元(2)的变速器壳体(23)侧朝向电动机壳体(22)侧进行安装,并且将第一安装部(31)安装于中央壳体(21),将第二安装部(32)安装于变速器壳体(23)。
-
公开(公告)号:CN10787154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0856924.5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7/06 , H01F27/2847 , H01F27/306 , H01F37/00 , H01F2017/0093 , H01F2017/065 , H01B5/02 , B60R16/0215 , B60R16/03 , H01F7/021 , H01F7/0221 , H02G5/00 , H02M7/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防止母线自磁性体芯部脱落的同时容易地进行制造、且可实现小型化的母线单元及母线单元制造方法。所述母线单元包括:磁性体芯部,具有贯穿孔,且由绝缘材料覆盖;U相母线、V相母线及W相母线,在贯穿孔内以在规定方向上排列的状态配置有本体部,且相较于本体部而靠贯穿孔轴向中的一侧设置的一侧连接部向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弯折;以及基底构件,由绝缘材料形成,且用于固定磁性体芯部,其中三条的一侧连接部在配置于基底构件与磁性体芯部之间的状态下受到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177601.3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原裕也
IPC: H01M50/531 , H01M5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10),其具有沿X方向层叠的多个电池单体(14),该电池装置具有第1极耳连接部(24a)和第2极耳连接部(24b),在所述第1极耳连接部,第1电池单体(14a)的正极极耳(20)和第2电池单体(14b)的负极极耳(22)彼此连接;在所述第2极耳连接部,第3电池单体(14c)的正极极耳和第4电池单体(14d)的负极极耳(22)彼此连接,第1极耳连接部和第2极耳连接部在Y方向上彼此相邻。据此,能够缩小电池单体之间的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209197.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原裕也
IPC: H01M50/51 , H01M50/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模块(10)。电池模块(10)具有被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34),各个电池单元(34)为长方形的薄板形状,在1条边上设置有薄板形状的正极极耳(36)及负极极耳(38),以一个电池单元(34)的设置有正极极耳(36)及负极极耳(38)的边和另一个电池单元(34)的设置有正极极耳(36)及负极极耳(38)的边彼此相向的方式进行配置,一个电池单元(34)的正极极耳(36)与另一个电池单元(34)的负极极耳(38)在厚度方向上重叠接触。据此,能降低将多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的连接部分的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35878.X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原裕也
IPC: H01M50/543 , H01M50/258 , H01M5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和移动体。电池组(10)具有由4个电池模块(22)构成的电池模块列(12)和接线盒(16),接线盒具有第1端子(28a)和第2端子(28b),所述第1端子被连接于位于电池模块列的端部的电池模块即第1电池模块(22a);所述第2端子被连接于与第1电池模块相邻接的第2电池模块(22b)。据此,能降低对设备配置布局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123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306893.7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航空器。混合动力航空器(10)使用多个旋翼(起降用旋翼(20)、巡航用旋翼(22))进行飞行,该混合动力航空器(10)具有发电机(MG(76))、电池(78)、多个电动马达(68)和控制器(64),其中,所述电池(78)由发电机产生的电功率进行充电;多个所述电动马达(68)通过发电机产生的电功率和从电池(78)供给的电功率来使各个旋翼旋转;所述控制器(64)按照机体的飞行状态来设定电池(78)的目标剩余容量(目标(SOC)),控制电池(78)的充放电以使电池(78)的剩余容量(SOC)接近目标剩余容量。据此,能够防止电池的过充电和充电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9720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811169444.2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4F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体的收纳系统。飞行体(300)的收纳系统(10A)具有:着陆部,其具有飞行体(300)能够着陆的着陆面(45);和收纳主体(28),其用于收纳着陆于着陆面(45)的飞行体(300)。收纳主体(28)具有覆盖着陆面(45)的开闭部(42、44)。收纳系统(10A)具有保持机构(32、34),该保持机构(32、34)从与着陆面(45)正交的方向保持着陆于着陆面(45)的状态的飞行体(300)。根据该结构,能够不依赖飞行体的形状和尺寸而在上下方向上稳定地保持飞行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86716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844231.4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加、确保车辆零件布局的自由度、进而保护电力转换装置的车体下部结构。车体下部结构(10)在第1横梁(14)及第2横梁(15)间设置电力转换装置(20)。电力转换装置(20)包括:电力转换装置主体(41)、第1支撑部(42)、及第2支撑部(46)。电力转换装置(20)配置在第1横梁(14)及第2横梁(15)间。第1支撑部(42)设置在电力转换装置主体(41),支撑于第1横梁(14)。第2支撑部(46)设置在电力转换装置主体(41),支撑于第2横梁(15)。在第2支撑部(46)具有能够利用冲击负荷而产生变形的脆弱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