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7364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223924.8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3/34 , F16H57/027 , F16H57/021 , F16H57/04 , B62M11/04 , B62K5/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能够提高车辆的重量平衡。摆动轴(133)配置成与车轴(101)平行。工作臂(132)是固定于摆动轴(133)的臂部,与随着乘员的驻车操作而牵拉的操作线缆(131)连接,从而使锁定臂(138)工作。工作臂(132)在摆动轴(133)的轴向上设置于与电动马达(66)相反一侧的轴端,驻车锁定齿轮(77)在马达输出轴(75)的轴向上设置于比中间啮合齿轮(78)靠电动马达(66)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401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68272.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良好地处理架设于前侧车身和后侧车身之间的高压线的跨骑型电动三轮车。该跨骑型电动三轮车包括:前侧车身(BF)、后侧车身(BR)、动力单元(U)、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蓄电池(B),其设置于所述前侧车身(BF);PCU(64),其控制向马达(M)供给的电力,并且设置于所述后侧车身(BR),在所述动力单元(U)上连接有高压线(89),在车身侧面观察时,所述高压线(89)从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U)的开口部(130)朝向上方延伸,在所述动力单元(U)的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支承所述高压线(89)的支承部(131、132)。
-
公开(公告)号:CN1117500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222739.2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21 , F16H57/023 , F16H57/04 , B62M11/04 , B62J45/00 , B62J45/40 , H02K7/1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动跨骑型车辆用动力单元具有减速齿轮机构,该减速齿轮机构具有第1齿轮、第2齿轮、第3齿轮和第4齿轮并收容于齿轮箱内,其中,该第1齿轮固定设置于轴向一端侧与电动马达的转子同轴地连结的马达轴,该第2齿轮与第1齿轮啮合并固定设置于中间轴,该第3齿轮固定设置于中间轴,该第4齿轮与该第3齿轮啮合并固定设置于输出轴,能够在高度保持电动马达的旋转角度检测精度的同时,实现小型轻量化。作为解决方案,在马达轴(38)的另一端部配设有旋转变压器(76),第2齿轮(42)与第3齿轮(43)相比配置于电动马达(25)侧。
-
公开(公告)号:CN11340126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68272.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良好地处理架设于前侧车身和后侧车身之间的高压线的跨骑型电动三轮车。该跨骑型电动三轮车包括:前侧车身(BF)、后侧车身(BR)、动力单元(U)、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蓄电池(B),其设置于所述前侧车身(BF);PCU(64),其控制向马达(M)供给的电力,并且设置于所述后侧车身(BR),在所述动力单元(U)上连接有高压线(89),在车身侧面观察时,所述高压线(89)从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U)的开口部(130)朝向上方延伸,在所述动力单元(U)的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支承所述高压线(89)的支承部(131、132)。
-
公开(公告)号:CN11277096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80064231.X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动车辆(10)具有电机收装部(98c),该电机收装部(98c)被设置于摆臂(18),用于收装电机(20)。在该情况下,电机(20)具有定子(90)、转子(92)和电机壳体(94),该电机壳体(94)一方面将定子(90)以固定状态收装在其内部,另一方面将转子(92)以可自如旋转的方式收装在其内部。另外,电机壳体(94)的与电机收装部(98c)相向的相向部分被固定于电机收装部(98c)。
-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640813.5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车辆的小型化的机动二轮车,其具备:驱动轮(4);第一动力部(30),其配置于驱动轮(4)的左侧;第二动力部(40),其配置于驱动轮(4)的右侧;以及后轮车轴(4a),其将从第一动力部(30)获得的第一动力和从第二动力部(40)获得的第二动力合成,所述机动二轮车构成为能够利用由后轮车轴(4a)合成的合成动力来驱动驱动轮(4)。
-
公开(公告)号:CN1211677A
公开(公告)日:1999-03-24
申请号:CN98119150.9
申请日:1998-09-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Abstract: 车辆用发动机的辅机安装结构,它改良了辅机的配置结构以及提高了行走风对连续使用的辅机的冷却效果。由法兰盘部78a和从该法兰盘部鼓胀出形成的发电机收容部78b构成的罩体78覆盖以发动机11的曲轴64为驱动源并且配置在曲轴箱61的外方的发电机73上,以曲轴为驱动源的中间轴83横跨在曲轴箱和法兰盘部上、并且一端部从法兰盘部突出出来,该端部上安装油泵88。
-
公开(公告)号:CN11342363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80091399.X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动车辆(10)的主支架(80)由支架部(80b)、弹簧(80c)和销(80d)构成,其中,所述支架部(80b)用于使电动车辆(10)成为站立状态;所述弹簧(80c)的一端部被连接于支架部(80b);所述销(80d)支承所述弹簧(80c)的另一端部。在销(80d)的前方设置有用户保护所述销(80d)的防护部(104)。防护部(104)具有锥形部(100c),该锥形部(100c)朝向电动车辆(10)的前方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200474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80026797.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1)具备:前轮;后轮(3);前车身(10、310),其支承前轮;摇摆单元(50),其具有驱动后轮(3)的马达,支承后轮(3),并且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前车身(10)绕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枢轴轴线(P)转动;以及蓄电池(105),其是马达的电源,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与枢轴轴线(P)重叠的位置处支承于摇摆单元(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