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电动三轮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01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68272.X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良好地处理架设于前侧车身和后侧车身之间的高压线的跨骑型电动三轮车。该跨骑型电动三轮车包括:前侧车身(BF)、后侧车身(BR)、动力单元(U)、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蓄电池(B),其设置于所述前侧车身(BF);PCU(64),其控制向马达(M)供给的电力,并且设置于所述后侧车身(BR),在所述动力单元(U)上连接有高压线(89),在车身侧面观察时,所述高压线(89)从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U)的开口部(130)朝向上方延伸,在所述动力单元(U)的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支承所述高压线(89)的支承部(131、132)。

    跨骑型电动三轮车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0126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68272.X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良好地处理架设于前侧车身和后侧车身之间的高压线的跨骑型电动三轮车。该跨骑型电动三轮车包括:前侧车身(BF)、后侧车身(BR)、动力单元(U)、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蓄电池(B),其设置于所述前侧车身(BF);PCU(64),其控制向马达(M)供给的电力,并且设置于所述后侧车身(BR),在所述动力单元(U)上连接有高压线(89),在车身侧面观察时,所述高压线(89)从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U)的开口部(130)朝向上方延伸,在所述动力单元(U)的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支承所述高压线(89)的支承部(131、132)。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78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101417.9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处理在前侧车体和后侧车体之间架设的高压线束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包括:支承单个前轮(WF)的前侧车体(BF)、支承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后侧车体(BR)、支承后轮并收纳电动机(M)的动力单元(90)、安装于所述前侧车体的下部并将后侧车体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的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电源装置(B、J),其设置于前侧车体;控制装置(64),其控制向电动机供给的供给电力,并且设置于后侧车体。在将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的高压线束(H1)上,在摆动装置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

    跨骑式车辆的控制单元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2702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80081910.3

    申请日:2018-09-14

    Abstract: 支承结构(10)是用于支承机动二轮车(12)的控制单元(100)的支承结构(跨骑式车辆的控制单元支承结构)。在支承结构(10)中,在观察控制单元(100)和连接器(106)的连接面(162)时,控制单元(100)配置在连接器(106)的内侧。支承结构(10)具有控制单元支承部件(104)。控制单元支承部件(104)被安装于机动二轮车(12)的车身框架(18),并支承控制单元(100)和连接器(106)。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78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101417.9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处理在前侧车体和后侧车体之间架设的高压线束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包括:支承单个前轮(WF)的前侧车体(BF)、支承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后侧车体(BR)、支承后轮并收纳电动机(M)的动力单元(90)、安装于所述前侧车体的下部并将后侧车体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的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电源装置(B、J),其设置于前侧车体;控制装置(64),其控制向电动机供给的供给电力,并且设置于后侧车体。在将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的高压线束(H1)上,在摆动装置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

    跨骑式车辆的控制单元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2702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80081910.3

    申请日:2018-09-14

    Abstract: 支承结构(10)是用于支承机动二轮车(12)的控制单元(100)的支承结构(跨骑式车辆的控制单元支承结构)。在支承结构(10)中,在观察控制单元(100)和连接器(106)的连接面(162)时,控制单元(100)配置在连接器(106)的内侧。支承结构(10)具有控制单元支承部件(104)。控制单元支承部件(104)被安装于机动二轮车(12)的车身框架(18),并支承控制单元(100)和连接器(106)。

    车辆
    7.
    实用新型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217260440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535718.0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无需设置追加的罩和收纳空间,就能够设置外部设备连接机构,能够确保防盗性以及防水性。车辆具备:转向系统(31),其至少包括供鞍乘型车辆(10)的乘员输入转向操作的把手(21)和支承鞍乘型车辆(10)的前轮(13)的前叉(14);以及车体罩(32),其安装于转向系统(31),伴随着把手(21)的转向而转向,在车体罩(32)的车宽方向内侧与前叉(14)的车宽方向外侧之间设置外部设备连接机构(40),所述外部设备连接机构(40)具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4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