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430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80023811.6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02
Abstract: 在具有排气消声器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保护乘员免受撑架部的热的影响。鞍乘型车辆具有车体(10)和排气消声器(36),排气消声器(36)具有内部供废气通过的消声器主体(61)和相对于消声器主体(61)向上方延伸的撑架部(65),撑架部(65)固定于车体(10),设置有覆盖撑架部(65)的罩(70),构成所述罩(70)的材料的导热性比构成所述排气消声器(36)的材料的导热性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35193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80095140.8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1)的氧气传感器(25)配置结构,该机动二轮车(1)在从发动机(12)延伸的排气管(13)的中途设置催化剂(14),并且在该排气管(13)的上述催化剂(14)的下游侧安装有氧气传感器(25),作为该氧气传感器(25)配置结构采用如下结构:将上述氧气传感器(25)配置于比上述排气管(13)靠车宽方向内侧、且在仰视时与上述发动机(12)重叠的位置,将保护上述氧气传感器(25)的保护壁(29)在该氧气传感器(25)的前方安装于上述排气管(13)。由此,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氧气传感器配置结构,无论机动二轮车的形态如何,在所有的机动二轮车中均能够保护氧气传感器免受飞石等干扰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64507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561062.2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防护件,其保护特定排气管区域,所述特定排气管区域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排气管部分经由弯曲排气管部分延伸到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排气管部分,所述排气管防护件具有环形形状的杆状件形式,所述环形形状包括:外侧弯曲防护构件,其与所述特定排气管区域的弯曲外侧表面间隔开一间隙并沿其延伸;下部防护构件,其沿着所述特定排气管区域的下表面延伸;以及接头防护构件,其互连所述外侧弯曲防护构件和所述下部防护构件的两端。所述排气管防护件的下部防护构件在其两端附近处固定到所述特定排气管区域。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排气装置,其包括排气管的防护构件,该防护构件保护排气管并且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09113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082781.7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089 , F01N1/082 , F01N13/082 , F01N2340/04 , F01N2570/22 , F01N259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该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包括消音器(80)和连接到内燃机(2)的排气管(70)。消音器具有用作外壳(81或181)的外壳体(82或182)和限定多个膨胀隔室(83)的隔板(84)。排气管具有设置在第一膨胀隔室(83A)中的下游开口端(72),第一膨胀隔室(83A)是膨胀隔室中处于最靠下位置的一个膨胀隔室。消音器具有提供第一膨胀隔室和消音器的外部之间的流体连通的排水孔(91或191)。消音器包括具有双壁结构的管状构件(85或185),在该双壁结构中,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中,并且覆盖件(92或197)设置在第一膨胀隔室中,与排水孔成覆盖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131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085218.4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仓泽侑史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鞍座型车辆,其包括一体式摆式发动机(13),该一体式摆式发动机具有催化装置(140),所述催化体装置(140)具有第一催化体(142)和第二催化体(144)。连杆(38)设置在曲轴箱(34)的上方,并且催化装置(140)的一部分设置在发动机汽缸组件(35)的下方。催化装置(140)设置在假想线(L1)和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中,所述假想线(L1)互连连杆接头(39)和所述曲轴箱(34)的前端,所述假想线(L2)互连排气管接头(35e)和连杆接头(39)。从仰视图看,设置在排气管(121)的上游的第一催化体(142)设置在曲轴箱(34)的前方和汽缸组件(35)的下方,且设置在一体式摆式发动机(13)的排气口(30 c)附近。第一催化体可以被提早激活以使催化装置具有增强的净化废气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90261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80022109.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消声装置。排气消声装置(24)包括:排气管(31),其形成排气的流通路径,并具有贯通管壁的连通孔(45);气体传感器(33)其安装于排气管(31),对排气管(31)内的气体进行检测;以及外筒(34),其安装于排气管(31),在排气管(31)的周围形成与连通孔(45)连通的空间,在仰视观察时与连通孔(45)不重叠的位置配置有排水孔(46)。由此,即使共振器设在消声器的前部,也能够确保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排气消声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77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219821.X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机动二轮车(10)具有消音器(40),该消音器(40)对来自被支承于车身框架(14)的内燃机(34)的排气进行消音。另外,机动二轮车(10)还具有支承架(46)和止转支架(66),其中,支承架(46)用于将消音器(40)安装在内燃机(34)上;止转支架(66)从支承架(46)的内燃机(34)侧延伸,并被安装于内燃机(34)或车身框架(14)上,据此来限制消音器(40)的旋转。据此,能够降低止转支架的刚性并且抑制振动从消音器向内燃机和车身框架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04757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22276.6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经由连接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架(12)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和具备排气管(121)及催化剂装置(140)的排气装置(120),其中,将连接部件(38)配置于曲轴箱(34)的上方,在侧视时,将催化剂装置(140)的至少一部分与汽缸部(35)相比配置于下方,并使其位于对将连接部件(38)连结于车身架(12)的连接部件连结部(61)和曲轴箱(34)的前端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1)、与对与排气管(121)的一端连接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和连接部件连结部(61)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该跨骑型车辆设有将曲轴箱(34)与排气装置(120)连结的排气装置连结部(135),由此,能够提高催化剂装置的配置的自由度并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即使排气装置和催化剂装置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一起摆动,也能稳定且牢固地支承催化剂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72258.9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抑制由于废气与气缸盖接触而导致的热量损失,避免与直接安装于气缸盖的传感器类发生干涉,维持传感器类的检测精度,实现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在气缸盖上形成作为排气通路的排气口,排气管连接于该排气口,在排气管中具有废气净化催化剂,使传感器部面对排气通路中的废气传感器安装于气缸盖,筒状的内管的上游端侧被插入排气口,下游端侧被插入排气管而构成排气通路,内管的上游端与传感器部相比位于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避开传感器部的传感器避开部形成于内管,传感器部以从内管的传感器避开部面对内管的内侧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581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951503.2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车辆的搭乘者通知产生了死角区域的行驶辅助系统。行驶辅助系统的服务器识别车辆的行驶道路上的障碍物。当检测出接近识别出的障碍物的接近车辆时,服务器取得由该障碍物产生的死角区域,将死角区域的信息通知给接近车辆。在行驶辅助系统中,服务器构成为除接近车辆以外的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