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7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1066652.6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低回油量可变针阀开启速率电控喷油器,包括电磁控制阀组件、先导控制组件以及自上而下设置的蓄压腔壁、电磁阀块、控制阀块、上量孔板、下量孔板、喷嘴,电磁控制阀组件设置在电磁阀块、控制阀块和上量孔板里,先导控制组件设置在下量孔板和喷嘴里,喷嘴里设置针阀,针阀中部加工有凸缘,凸缘上方的针阀外部套有阀套,阀套与凸缘之间安装针阀复位弹簧,蓄压腔壁里设置高压油路,高压油路经电磁阀块、控制阀块、上量孔板、下量孔板并连通喷嘴,喷嘴底部设置喷孔和压力室。本发明可以通过一个电磁阀接通不同的电位决定针阀上方控制腔的回油速率,改变针阀的开启速度,从而实现高响应、先缓后急等不同特点的喷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74434.4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液态氨相变冷却式混合动力热管理系统,包括喷射器、液氨氢气供给系统、液氨共轨管、燃油共轨管、油箱,液氨氢气供给系统包括液氨储存箱、泵氨系统、分流系统、进出氨系统,燃油共轨管分别连接油箱和喷射器的单向进油口,液氨共轨管分别连接进出氨系统和喷射器的单向进氨口,进出氨系统里布置进氨管和回氨管,泵氨系统包括液氨储存分流器、低压泵、高压泵,分流系统包括储存罐、进氨控制阀、安全阀、出氨控制阀。本发明一是可有效解决寒冷条件下发动机冷启动问题,二是减小了压缩机的功耗,实现余热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本发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氨燃料应用路径,实现一氨三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4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74415.1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阀协同控制氨燃料喷射器,包括喷油器体、增压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喷油器体上设置单向进氨口、进油管路,增压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位于喷油器体里,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位于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下方。本发明谐振块通过改变压力波波动的相位,调整波动频率,以及波峰、波谷的对应关系,实现压力波耦合过程的可控。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结构采用平衡阀控制方式,由于整体泡在高压燃油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减小了整体阀件的质量,即减小了电磁力需求,又增加了控制相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646964.3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喷油器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控喷油器数值仿真模型;提出响应特性与喷射特性等性能的评价指标;对电控喷油器各部件特性参数进行显著性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设计变量;对设计变量进行DOE实验设计,仿真获取评价指标的响应值;分别构建响应特性与喷射特性的响应面预测模型;以响应特性与喷射特性最优为优化目标,开展设计变量的多参数优化;提出电控喷油器响应特性与喷射特性的筛选函数,获取电控喷油器性能最佳时所对应的的设计变量取值。本发明能够获取电控喷油器性能的显著影响参数,实现响应特性与喷射特性的准确预测,并能在同时提升响应特性与喷射特性基础上对设计变量开展多目标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4098.3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压电直驱‑先导双作用的双针阀喷油器,包括蓄压腔壁、紧帽,蓄压腔壁的下端部固定在紧帽里,紧帽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控制块、中间块、回油块、量孔板、喷嘴,蓄压腔壁里设置蓄压腔,控制块里设置压电控制阀部分,回油块里设置控制腔部分,喷嘴里设置喷射部分。本发明可以通过一个压电堆同时直接和间接控制两个针阀,直接控制的针阀既起控制喷油的作用,又起控制另一针阀开启的作用,在提高喷射响应速度的同时,实现大喷油量,还能利用内外两个针阀开启的时间差,实现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有利于改善柴油机缸内的燃烧、降低排放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4389.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增压‑液氨直喷双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位于喷射器体里,液氨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增压模块、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柴油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二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副增压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针阀偏心自调节喷嘴。本发明喷射过程结合热管理设计,从压力和温度两方面调节,控制氨燃料的相变转换。将氨燃料高压液态喷入气缸中,实现充分燃烧。采用多阀协同控制的形式,实现液氨喷射过程循环可变,使喷射量、喷射定时更加精准、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00018.9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块化增压式可变喷油的超高压柴油机共轨燃油系统,包括电控喷油器、油箱、共轨管,共轨管通过高压油泵连接油箱,共轨管通过高压油管连接电控喷油器,电控喷油器通过回油管连接油箱;所述电控喷油器包括增压控制阀模块、增压模块、紧固模块、转接模块、喷油控制阀模块、过渡模块、喷嘴模块;紧固模块安装在喷嘴模块上方,增压模块和转接模块位于紧固模块里,喷油控制阀模块和过渡模块位于喷嘴模块里。本发明增压模块两个增压柱塞与柱塞套配合安装使得两个柱塞腔长度不同,这使得系统具备实现喷油压力可变的能力,进而可以实现喷油规律的循环可变,同时可以提高循环喷油量的控制精度,从而达到提高柴油机整机效率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4044.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热管理的宽广流量氨燃料喷射器,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喷氨器体、两级增压模块、套筒式热管理蓄压模块、进氨控制油回油管路协同控制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针阀限位模块、控制阀组件,所述两级增压模块、套筒式热管理蓄压模块、进氨、控制油回油管路协同控制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针阀限位模块、控制阀组件,均在喷氨器体内部,并依次自上而下设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喷入气缸内氨燃料的相态,减少因液氨在缸内汽化吸热对动力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采用对喷射压力和针阀升程进行协同控制的方法,实现氨燃料宽广流量的喷射,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需求,还可以实现针阀高响应的关闭,防止因压力波动导致的针阀二次开启。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1067746.5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控柴油‑氨双燃料喷射器,包括紧帽以及在紧帽里自上而下设置的中间块、量孔板、引燃控制阀体、电磁阀体、氨喷控制阀体、上量孔板、下量孔板、喷嘴,引燃控制阀体、电磁阀体、氨喷控制阀体里设置电磁控制阀组件,上量孔板、下量孔板里设置先导控制组件,喷嘴里设置喷射组件,中间块里设置氨燃料管路、柴油管路。本发明可以通过柴油作为伺服油先导控制氨燃料喷射,并采用柴油引燃方式辅助氨燃料燃烧,能够实现氨燃料高压、稳定喷射,并提高氨燃料在气缸内的燃烧效率,从而优化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此外,本发明还能实现单一燃料、双燃料多种喷射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489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4024.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磁‑压电控制双路喷射氨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外壳、电磁阀执行器组件、压电晶体执行器组件和喷嘴组件。通过电磁阀和压电晶体阀联合控制,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在单路喷射、双路喷射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实现氨喷射量、喷射定时及喷氨率的灵活、精确控制。热管理工质管路分布在内层喷氨路外侧,在发动机大负荷工况时,缸内温度过高,可以通入冷却介质使内层喷射的氨燃料液化,利用喷入的液氨汽化吸热降温,缓解压升率,减少污染物NOx生成。氨增压腔的蓄压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增压活塞动作时容腔内产生的压力波动,谐振块中T型回氨路的设计利用氨燃料的谐振作用,减弱针阀动作时,针阀内控制腔及压电弹簧腔内产生的压力波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