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0829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380077253.2
申请日:2013-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401 , F02D23/02 , F02D35/025 , F02D35/028 , F02D41/0007 , F02D41/107 , F02D41/1444 , F02D41/26 , F02D41/3863 , F02D2021/083 , F02D2200/501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在具备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中,根据内燃机以及搭载有该内燃机的车辆的运转状况,而将用于对通过由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的每单位曲轴转角角度的量即热释放率而规定的热释放率重心位置进行控制所使用的参数区分使用。具体而言,在热释放率重心位置位于与预定的曲轴转角角度相比靠滞后角侧的情况下,当内燃机的转速以及搭载有该内燃机的车辆的速度小于预定的基准值时,执行增压器的增压的增大,当内燃机的转速或者搭载有该内燃机的车辆的速度在预定的基准值以上时,执行燃料喷射压的增大以及燃料喷射正时的提前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由此,能够在对给用户造成不舒适感的噪声以及振动的增大进行抑制的同时,不依存于内燃机的负载和/或内燃机转速而将热释放率重心位置维持在预定的固定值上,从而改善耗油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883919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980100126.3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61 , F01N2560/08 , F02B3/06 , F02B25/145 , F02B27/00 , F02B29/0406 , F02B37/22 , F02B2275/14 , F02D13/0219 , F02D41/0007 , F02D41/1448 , F02D2250/21 , F02D2250/34 , F02M26/05 , F02M26/10 , F02M26/23 , Y02T10/144 , Y02T10/146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控制装置,在具备能够改变气门重叠期间的可变动阀机构的内燃机中,能够在抑制转矩高低差的同时有效利用扫气效果。在能够有效利用排气压力脉动所带来的扫气效果的扫气效果利用条件已成立的情况下,以与排气压力脉动成为谷底的正时相重叠的方式设定气门重叠期间。此时,对气门重叠期间的设定量进行限制,以使伴随于气门重叠期间的设定的转矩指标值的提高量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21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380077223.1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68 , F01N3/2006 , F01P3/20 , F01P11/16 , F01P2003/001 , F02D35/023 , F02D35/026 , F02D35/028 , F02D41/005 , F02D41/0077 , F02D41/3005 , F02D2200/021 , F02M26/53 , F02M2026/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在燃烧控制中使用了热释放率重心位置。该控制装置在内燃机冷却水温为基准冷却水温以上的情况下,将热释放率重心位置控制为基准位置,并在内燃机冷却水温低于基准冷却水温的情况下,将热释放率重心位置控制为与基准位置相比靠提前角侧的曲轴转角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75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61280.5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3/14 , C25D11/022 , C25D11/04 , F02B77/11 , F02F3/12 , F02F3/26 , F05C2251/048 , F02B23/06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在抑制燃烧速率降低的同时允许获得由阳极氧化物膜所产生的效果。活塞10包括腔体部分20和锥形部分26,所述锥形部分26形成为在腔体部分20的外侧包围所述腔体部分。锥形部分26的直径从活塞的顶面侧沿着向下的方向逐渐减小。在锥形部分26的外侧上形成有挤压部分28。在锥形部分26的表面(锥面)和挤压部分28的表面(挤压面)上形成有阳极氧化物膜30。在腔体部分20的表面(腔面)上没有形成阳极氧化物膜30。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20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80077173.7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263 , F02D35/023 , F02D35/026 , F02D41/1446 , F02D41/40 , Y02T10/4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本装置)在内燃机(10)的负载处于至少第一阈值(Pem1)到第二阈值(Pem2)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以使热释放率重心位置(Gc)不依存于负载而与固定曲轴转角角度(θa)相等的方式,并且在内燃机的负载处于大于第二阈值(Pem2)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以使在与固定曲轴转角角度(θa)相比靠滞后角侧的范围内,内燃机的负载越大,热释放率重心位置(Gc)越向更靠滞后角侧的值变化的方式,而使混合气体的燃烧状态变化。通过例如燃料的主喷射的正时、燃料喷射压(共轨压)、引燃喷射的喷射量、正时或次数、增压以及EGR量等的燃烧参数中的一个以上而使燃烧状态发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9093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094184.1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岩田一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0 , F02B29/00 , F02B37/04 , F02B37/16 , F02B39/10 , F02D9/02 , F02D13/06 , F02D17/02 , F02D23/00 , F02D41/0002 , F02D41/0007 , F02D41/0087 , F02M26/08 , Y02T10/144 , Y02T10/146 , Y02T10/18 , Y02T10/42 , F02B39/16 , F02B2039/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在配备有被废气驱动的增压器的内燃机中,可以抑制由脉动的影响造成的容积效率的降低。在内燃机(10)的运转状态处于以进气压力的脉动的极小点存在于进气门的开启期间内作为条件的特定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使配置在比利用废气驱动的增压器22靠下游并利用废气以外的动力驱动的第二增压器(24)动作,并且,将设置于绕过第二增压器(24)的旁通通路(14b)中的旁通阀(26)打开。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28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080065035.3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57 , F01L1/344 , F01L2001/0473 , F01L2800/06 , F01L2820/041 , F02B29/0406 , F02B37/00 , F02B2275/14 , F02D13/0238 , F02D41/0002 , F02D2041/002 , F02D2250/38 , Y02T10/123 , Y02T10/18 , Y02T10/4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控制装置,所述发动机是缸内燃料喷射式的发动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相位改变单元,所述第一相位改变单元使第一进气阀的相位比第二进气阀的相位滞后;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调整所述发动机的吸入空气量;以及控制部,为了使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小至目标值而成为浓燃烧,所述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一相位改变单元使所述第一进气阀的相位比所述第二进气阀的相位滞后的进气阀的相位控制,并在通过所述第一相位改变单元进行进气阀的相位控制而无法将所述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小到所述目标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继所述进气阀的相位控制之后进行所述节流阀的节流控制,以通过所述节流阀使所述气缸内的空气量成为所述目标值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30829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80077253.2
申请日:2013-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401 , F02D23/02 , F02D35/025 , F02D35/028 , F02D41/0007 , F02D41/107 , F02D41/1444 , F02D41/26 , F02D41/3863 , F02D2021/083 , F02D2200/501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在具备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中,根据内燃机以及搭载有该内燃机的车辆的运转状况,而将用于对通过由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的每单位曲轴转角角度的量即热释放率而规定的热释放率重心位置进行控制所使用的参数区分使用。具体而言,在热释放率重心位置位于与预定的曲轴转角角度相比靠滞后角侧的情况下,当内燃机的转速以及搭载有该内燃机的车辆的速度小于预定的基准值时,执行增压器的增压的增大,当内燃机的转速或者搭载有该内燃机的车辆的速度在预定的基准值以上时,执行燃料喷射压的增大以及燃料喷射正时的提前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由此,能够在对给用户造成不舒适感的噪声以及振动的增大进行抑制的同时,不依存于内燃机的负载和/或内燃机转速而将热释放率重心位置维持在预定的固定值上,从而改善耗油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883919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980100126.3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61 , F01N2560/08 , F02B3/06 , F02B25/145 , F02B27/00 , F02B29/0406 , F02B37/22 , F02B2275/14 , F02D13/0219 , F02D41/0007 , F02D41/1448 , F02D2250/21 , F02D2250/34 , F02M26/05 , F02M26/10 , F02M26/23 , Y02T10/144 , Y02T10/146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控制装置,在具备能够改变气门重叠期间的可变动阀机构的内燃机中,能够在抑制转矩高低差的同时有效利用扫气效果。在能够有效利用排气压力脉动所带来的扫气效果的扫气效果利用条件已成立的情况下,以与排气压力脉动成为谷底的正时相重叠的方式设定气门重叠期间。此时,对气门重叠期间的设定量进行限制,以使伴随于气门重叠期间的设定的转矩指标值的提高量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2801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80102500.9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61 , F02B25/145 , F02B27/04 , F02B29/0406 , F02B37/22 , F02D13/0219 , F02D41/0007 , F02D41/10 , F02M26/05 , F02M26/10 , F02M26/23 , Y02T10/144 , Y02T10/146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控制装置,在具备能够改变气门重叠期间的可变动阀机构和可变喷嘴式涡轮增压机的内燃机中,在发出了提高排气压力脉动的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体积效率恶化的同时提前生成排气压力脉动,且能够在使转矩高低差缓和的同时有效利用扫气效果。在检测到提高排气压力脉动的要求(加速要求)的情况下,将可变喷嘴(22c)的开度设为全闭,将气门重叠期间设为零,进而将切换阀(33)关闭。之后,在判断为排气压力脉动已提高后,将可变喷嘴(22c)的开度打开至涡轮效率良好的开度。而且,在进行了此可变喷嘴(22c)的开度控制以后,在涡轮效率已提高上来的阶段以与排气压力脉动成为谷底的正时相重叠的方式设定气门重叠期间,并且将切换阀(44)在数循环内暂时性地打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