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0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51088.8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IPC: B60W30/09 , B60W30/095 ,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车辆辅助行驶技术。包括通过安装在车身预设位置处的传感器获取车辆的第一位置信息和周围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车辆与周围车辆的直线距离;根据直线距离和预设安全距离判断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在存在碰撞风险时,控制车辆减速。由于本发明根据车辆的第一位置信息和周围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车辆与周围车辆的直线距离;根据直线距离和预设安全距离判断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存在则控制车辆减速。相对于现有通过检测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是否有障碍物进行车辆辅助驾驶的方式,本发明上述方式能够更加全面的检测车辆与周边车辆的碰撞风险,提高车辆辅助行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70875.2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Inventor: 许恩永 , 严斌强 , 朱纪洪 , 何水龙 , 林长波 , 李超 , 李慧 , 朱斌 , 展新 , 冯海波 , 袁夏明 , 王善超 , 陈志刚 , 冯高山 , 许家毅 , 邓聚才 , 陈乾 , 鲍家定 , 郑伟光 , 胡超凡 , 陶林 , 唐荣江 , 王方圆 , 陈钰烨 , 赵德平 , 吴佳英 , 张释天 , 梁明运 , 庞凤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速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根据待控制车辆对应的目标轨迹和当前状态信息确定偏差信息,然后将偏差信息输入至预设PID控制器中,获得预设PID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再基于控制信号对待控制车辆对应的初始速度进行调整,获得目标速度。本发明根据待控制车辆对应的目标轨迹和当前状态信息确定偏差信息,能够实时监测目标轨迹和当前状态信息之间的偏差信息,然后将偏差信息输入至预设PID控制器中,基于预设PID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对待控制车辆的初始速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简单有效地控制车辆速度,改善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轨迹跟踪性能,提高车辆的轨迹跟踪性能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68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102057.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Inventor: 许恩永 , 郑毅 , 朱纪洪 , 何水龙 , 林长波 , 李慧 , 朱斌 , 展新 , 冯海波 , 袁夏明 , 王善超 , 陈志刚 , 冯高山 , 许家毅 , 邓聚才 , 李超 , 鲍家定 , 郑伟光 , 胡超凡 , 陶林
IPC: B60W30/165 , B60W30/14 , B60W40/105 , B60W4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扰控制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在所述系统中,环境感知层每隔一段预设时间采集前方车辆的第一加速度,上层控制器通过前车加速度预测器,对前方车辆接下来一预设时段内的第一加速度进行预测,并获取第一期望加速度;通过下层控制器的前馈控制模块,用于计算生成车辆的前馈控制量;以及通过下层控制器的反馈控制模块,计算生成待控制车辆的反馈控制量,最后根据前馈控制量以及反馈控制量,计算生成待控制车辆的第二期望加速度,以通过车辆执行机构控制待控制车辆的加速度。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使待控制汽车在跟车模式下可以更快和更准的对加速度进行控制,以更好的保持跟车距离,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681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02057.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Inventor: 许恩永 , 郑毅 , 朱纪洪 , 何水龙 , 林长波 , 李慧 , 朱斌 , 展新 , 冯海波 , 袁夏明 , 王善超 , 陈志刚 , 冯高山 , 许家毅 , 邓聚才 , 李超 , 鲍家定 , 郑伟光 , 胡超凡 , 陶林
IPC: B60W30/165 , B60W30/14 , B60W40/105 , B60W4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扰控制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在所述系统中,环境感知层每隔一段预设时间采集前方车辆的第一加速度,上层控制器通过前车加速度预测器,对前方车辆接下来一预设时段内的第一加速度进行预测,并获取第一期望加速度;通过下层控制器的前馈控制模块,用于计算生成车辆的前馈控制量;以及通过下层控制器的反馈控制模块,计算生成待控制车辆的反馈控制量,最后根据前馈控制量以及反馈控制量,计算生成待控制车辆的第二期望加速度,以通过车辆执行机构控制待控制车辆的加速度。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使待控制汽车在跟车模式下可以更快和更准的对加速度进行控制,以更好的保持跟车距离,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02524.7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视觉与雷达融合的目标检测技术。本发明通过获取毫米雷达波信息中的目标信息与摄像头所拍摄的视觉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生成雷达感兴趣区域,根据所述视觉信息生成视觉感兴趣区域,将所述雷达感兴趣区域与所述视觉感兴趣区域融合,得到所述雷达感兴趣区域与所述视觉感兴趣区域的交并比,在所述交并比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雷达感兴趣区域与所述视觉感兴趣区域内目标相关属性进行输出。本发明通过将计算机视觉生成的感知区域与毫米波雷达生成的感知区域共同对目标进行检测,根据两个感兴趣区域的交并比,确定检测目标,相对现有技术在毫米波雷达生成的感兴趣区域进行视觉检测,本发明能更准确地检测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14853.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周围环境风险的主动避撞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的避碰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检测到危险车辆时,采集周围车辆信息和危险车辆位置,利用时序网络模型预测周围车辆的初步行驶意图。结合依赖模型和危险车辆位置,进一步得到目标行驶意图。通过目标行驶意图和预设系数建立斥力场、引力场和道路边界势场模型,构建风险函数。利用该风险函数和势场模型计算避撞路线,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指导车辆主动避撞。通过建立基于周围环境风险的斥力场模型、引力场模型和道路边界势场模型,并运用风险函数和模型预测的技术手段,达到了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中主动避撞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995626.5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霄 , 杨磊光 , 徐富水 , 李雪荣 , 施佳能 , 何水龙 , 韦红庆 , 谭荣彬 , 张释天 , 陈善彪 , 玉达泳 , 张文慈 , 盘佳狄 , 叶东享 , 姜育开 , 申富强 , 余进 , 石胜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疲劳驾驶监测的驾驶舱调节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测量驾驶员的背部压力,获取第一压力数据;剔除所述第一压力数据中的突变值,得到第二压力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压力数据的最大值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的最小值,计算得到波动值;根据所述波动值的持续时间,确定驾驶员的疲劳等级;根据所述疲劳等级,对驾驶舱内的车载装置进行调节。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识别出驾驶员因疲劳驾驶导致的身体扭动,避免了因驾驶员个人的驾驶习惯或传感器自身产生的测量误差;根据疲劳等级,对车载装置的调节,实现了准确地对疲劳驾驶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驾驶舱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533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915473.9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0G11/26 , B60G11/27 , B60G11/28 , B60G17/019 , B60G17/052 , B60S1/66 ,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悬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卡车用新型轻量化双气囊后空气悬架,包括后桥支架,所述后桥支架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托梁,所述托梁的尾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顶部固定安装有车架,所述支撑板底部中间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中安装有用于距离传感器,所述安装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安装箱底部固定安装有亚克力板,通过设置亚克力板、安装箱等结构对距离传感器保护,防尘效果良好,设置缓冲组件减少震动对距离传感器的影响,延长距离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升空气悬架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010247552.8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艺处理的卡车底盘设计方法及系统,分别将卡车底盘的片体结构及卡车底盘的异常噪音振源参数导入CAE内进行工艺分析;依据输出的工艺分析结果,结合工艺手段调整底盘片体的异常位置;输出工艺调整后的底盘片体并导入建模格式内构建几何模型,建立初次设计方案;保存几何模型并导入仿真格式内进行机床加工的仿真模拟,分别输出底盘片体加工时的弹性模量、刚度、硬度及安全强度;利用输出结果数据分别修改几何模型内的参数和结构,构建新的底盘结构模型,完成卡车底盘设计。本发明通过二次建立结构模型,设计合理的、安全承受值大于初次方案的底盘结构,提升底盘结构的安全性能、经济适用性、车辆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849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958391.2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0N2/02 , B60N2/00 , G06V20/59 , G06V40/1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F16/5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自动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车厢内检测到乘坐人员时,通过车载摄像头获取乘坐人员的图像;对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根据人脸识别的结果确定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乘坐人员的面部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存在乘坐人员的面部数据时,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面部数据对应的座椅数据;根据座椅数据自动调节所述乘坐人员对应的车辆座椅。本发明通过在车厢内检测到乘坐人员时,对乘坐人员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在根据人脸识别结果确定预设数据库中存在乘坐人员的面部数据时,获取与面部数据对应的座椅数据,根据座椅数据自动调节车辆座椅,在提高座椅调节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了调节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