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舵轴缝隙热环境主动降热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201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111041897.9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舵轴缝隙热环境主动降热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求得头部驻点热流值,选取其来流最严酷时刻对全机进行热环境数值模拟,获得舵轴缝隙局部热流峰值与飞行器头部热流峰值的倍数关系,利用该倍数关系获得舵轴缝隙局部热流峰值沿弹道的变化情况,并由此确定需要进行舵轴热防护设计的时间段,再利用转捩准则确定该时间段中的层流时间段,并计算层流时间段中的最大雷诺数,再计算出最大雷诺数下,当边界层厚度为舵轴缝隙高度l/x时对应的绕物体特征长度,最后将钻石型强制转捩带设置在距离舵前缘该绕物体特征长度位置处,使得整个舵轴缝隙在热环境较为严酷的工况都处于湍流当中,大幅降低舵轴缝隙热环境热流峰值。

    一种求解化学非平衡流动化学反应源项的预估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953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540454.3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力学数值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求解化学非平衡流动化学反应源项的预估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当前时刻的流场解获得当前时刻的组分密度和化学反应生成率,预设该计算轮次N=1;b.开展下一轮预估,通过二分法剖分时间离散间隔;依次对二分点的参数值进行预估,并对上轮各点的参数值进行修正;c.计算第N+1轮和第N轮的预估值之差,若相对值较大,则增加一轮预估修正,即N=N+1,进行步骤b操作,否则跳转至下一步骤;d.将第N+1轮的计算结果作为最终结果。本方法采用核心控制方程隐式处理和化学反应源项半隐式处理,在保持原有LUSGS算法的优势的同时,解决了化学反应源项的刚性问题。

    一种湍流区域识别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7931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90525.X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湍流区域识别方法,涉及计算流体动力学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流动分析的流场;步骤2:计算所述流场的湍流区域识别值σ;步骤3:判断所述湍流区域识别值σ是否为0,若是则该流场为湍流区域,若否则不是;所述湍流区域识别值σ基于局部雷诺数与涡拉伸函数得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依赖涡粘性系数的湍流区域识别方法,使得湍流区域识别的方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一种考虑表面粗糙度效应的高超声速横流转捩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23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968111.4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表面粗糙度效应的高超声速横流转捩预测方法,所述高超声速横流转捩预测方法基于令临界横流雷诺数和表面粗糙度满足对数关系,并基于高超风洞实验数据,通过CFD层流解得到高超声速条件下不同粗糙度的转捩临界动量厚度雷诺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关系系数进行求解,得到判据关系式,并通过向现有γ‑Reθt转捩模型动量厚度输运方程中增加横流源项DSCF实现横流转捩的预测。由于γ‑Reθt转捩模型本身是当地化模型,而横流判据ReSCF是通过迭代求得,不需要积分求解动量厚度雷诺数,也实现了当地化。因此该方法不涉及非当地量的计算或者调用,预测技术实现了完全当地化,适用于大规模并行计算。

    一种气动热-结构热传导耦合非线性降阶模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6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64195.8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热-结构热传导耦合非线性降阶模型方法,属于飞行动力学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对结构温度场进行降阶,构建结构温度场降阶模型,对结构温度场降阶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任意时刻结构温度场可由低阶向量表示;S2:对气动热-辐射场进行降阶,并构建输入为Ma、H、α、输出为热载荷场低阶向量的气动热-辐射场模型,对气动热-辐射场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气动热-辐射场模型可根据输入条件快速输出热载荷场低阶向量 其中,Ma为来流马赫数、H为飞行高度以及α为来流迎角;S3:时域热传导模拟,构建时域热传导模型,以结构温度场低阶向量和热载荷场低阶向量 训练时域热传导模型,训练完成后,以进行时域热传导模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