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舵轴缝隙热环境主动降热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201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111041897.9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舵轴缝隙热环境主动降热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求得头部驻点热流值,选取其来流最严酷时刻对全机进行热环境数值模拟,获得舵轴缝隙局部热流峰值与飞行器头部热流峰值的倍数关系,利用该倍数关系获得舵轴缝隙局部热流峰值沿弹道的变化情况,并由此确定需要进行舵轴热防护设计的时间段,再利用转捩准则确定该时间段中的层流时间段,并计算层流时间段中的最大雷诺数,再计算出最大雷诺数下,当边界层厚度为舵轴缝隙高度l/x时对应的绕物体特征长度,最后将钻石型强制转捩带设置在距离舵前缘该绕物体特征长度位置处,使得整个舵轴缝隙在热环境较为严酷的工况都处于湍流当中,大幅降低舵轴缝隙热环境热流峰值。

    一种复合材料多尺度防热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81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27506.X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多尺度防热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设计变量建立待优化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包括细观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宏观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以及胞体扩展模型;步骤2、对建立的细观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进行细观传热分析,得到等效热物性参数;通过胞体扩展模型将细观传热分析获得的等效热物性参数传入宏观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进行宏观传热分析;传热分析中,通过调整设计变量对细观传热分析模型和宏观传热分析模型进行优化,若优化后目标满足约束条件则结束优化,输出传热分析结果;若不满足约束条件,重新调整有限元模型的设计变量,反复迭代直至输出传热分析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以更有效降低温度同时引入优化算法和网格自由变形技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一种复合材料多尺度防热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811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527506.X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多尺度防热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设计变量建立待优化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包括细观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宏观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以及胞体扩展模型;步骤2、对建立的细观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进行细观传热分析,得到等效热物性参数;通过胞体扩展模型将细观传热分析获得的等效热物性参数传入宏观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进行宏观传热分析;传热分析中,通过调整设计变量对细观传热分析模型和宏观传热分析模型进行优化,若优化后目标满足约束条件则结束优化,输出传热分析结果;若不满足约束条件,重新调整有限元模型的设计变量,反复迭代直至输出传热分析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以更有效降低温度同时引入优化算法和网格自由变形技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一种飞行器舵轴缝隙热环境主动降热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2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041897.9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舵轴缝隙热环境主动降热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求得头部驻点热流值,选取其来流最严酷时刻对全机进行热环境数值模拟,获得舵轴缝隙局部热流峰值与飞行器头部热流峰值的倍数关系,利用该倍数关系获得舵轴缝隙局部热流峰值沿弹道的变化情况,并由此确定需要进行舵轴热防护设计的时间段,再利用转捩准则确定该时间段中的层流时间段,并计算层流时间段中的最大雷诺数,再计算出最大雷诺数下,当边界层厚度为舵轴缝隙高度l/x时对应的绕物体特征长度,最后将钻石型强制转捩带设置在距离舵前缘该绕物体特征长度位置处,使得整个舵轴缝隙在热环境较为严酷的工况都处于湍流当中,大幅降低舵轴缝隙热环境热流峰值。

    一种耐高温电磁超声探头

    公开(公告)号:CN215931764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737324.5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探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电磁超声探头,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且沿外壳轴向移动的探头本体;所述外壳的自由端设置有散热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的自由端设置散热凹槽,使得在使用时,外壳与试件之间将通过散热凹槽形成空气间隙,通过该空气间隙热量传递将大大减慢,减缓了热量向永磁体的传导,从而提高了超声探头的测温上限;探头本体沿外壳轴向进行移动;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探头本体与试件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慢热传递,从而避免探头的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