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161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78076.5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层转捩位置评估天地来流扰动水平差异的方法。本发明中只需要一组天地转捩实验数据,引入两个中间辅助变量,就可以扣除来流马赫数、雷诺数和壁温比对转捩N值的影响,从而可以获得由来流扰动水平差异造成的对天地转捩N值的影响。可见本发明不依赖于任何关于流场参数与转捩的经验关系式,对实验工况参数没有特殊要求,无需测量来流扰动,仅通过eN方法引入辅助变量,大大简化了天地转捩数据换算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5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215807.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激波和边界层的网格生成方法。本发明通过初始流场捕捉激波位置,然后通过插值光滑获得激波面上的网格,保证激波与流向网格平行,同时在垂直表面方向上通过分段函数针对性布置激波和边界层区域的网格,从而生成能够用于开展扰动过激波的感受性过程研究的计算网格。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116102.5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捩实验数据拓展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定性方法的横流转捩实验数据拓展技术,采用具有可靠理论支撑的稳定性分析手段对现有风洞实验与飞行试验数据,根据其来流雷诺数、攻角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对横流转捩位置影响显著的来流参数或物性参数,在稳定性理论适用的范围内对上述参数进行改变,获得横流转捩位置的理论解,从而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延拓。本发明相比飞行试验和风洞实验,具有成本低、容易实现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作为对实验数据的补充和拓展,弥补了目前直接补充数据所具有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74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375948.0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T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交互操作的棱柱网格生成方法,利用超限插值技术生成粗的背景结构网格框架,然后建立物面网格节点与背景结构网格框架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调整背景结构网格框架控制棱柱网格的生长区域、生长方向和生长速率,人工交互实现棱柱网格快速高效的生成;本发明的设施使得棱柱网格生长方向不发生交叉,保证了棱柱网格的成功生成,通过人工交互修改背景结构网格框架,实现对棱柱网格的局部控制和调整,改善棱柱网格生成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66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116102.5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捩实验数据拓展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定性方法的横流转捩实验数据拓展技术,采用具有可靠理论支撑的稳定性分析手段对现有风洞实验与飞行试验数据,根据其来流雷诺数、攻角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对横流转捩位置影响显著的来流参数或物性参数,在稳定性理论适用的范围内对上述参数进行改变,获得横流转捩位置的理论解,从而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延拓。本发明相比飞行试验和风洞实验,具有成本低、容易实现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作为对实验数据的补充和拓展,弥补了目前直接补充数据所具有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010107.6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感受性问题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激波的感受性分析方法,本方法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步骤1:对来流扰动波进行激波干扰分析,获得激波干扰后生成的新扰动波;步骤2:分析获得的新扰动波,并根据分析结果划分区域,然后研究各区域的新扰动波激发边界层扰动波的情况;步骤3:分析各区域新扰动波激发边界层扰动波的机理。本方法考虑流场激波的存在,利用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方法,追踪扰动从来流到激波、激波后向下游传播进入边界层、最终激发不稳定波的演化过程,可以细致研究在整个过程中来流扰动的感受性机理和传播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4817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66759.3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表面开孔/槽的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的金属材料层和下层的吸声材料层,所述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表面设置微孔和/或微槽,所述微孔和/或微槽贯穿金属材料层并延伸至吸声材料层。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利用表面开孔/槽的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表面微孔或微槽的尺寸大于传统的多孔吸声材料,易于加工;利用两层结构提高了对声扰动的吸收效率,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边界层转捩;控制效果鲁棒性高,且能够起到减小摩擦阻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817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766759.3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表面开孔/槽的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的金属材料层和下层的吸声材料层,所述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表面设置微孔和/或微槽,所述微孔和/或微槽贯穿金属材料层并延伸至吸声材料层。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利用表面开孔/槽的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表面微孔或微槽的尺寸大于传统的多孔吸声材料,易于加工;利用两层结构提高了对声扰动的吸收效率,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边界层转捩;控制效果鲁棒性高,且能够起到减小摩擦阻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1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678076.5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层转捩位置评估天地来流扰动水平差异的方法。本发明中只需要一组天地转捩实验数据,引入两个中间辅助变量,就可以扣除来流马赫数、雷诺数和壁温比对转捩N值的影响,从而可以获得由来流扰动水平差异造成的对天地转捩N值的影响。可见本发明不依赖于任何关于流场参数与转捩的经验关系式,对实验工况参数没有特殊要求,无需测量来流扰动,仅通过eN方法引入辅助变量,大大简化了天地转捩数据换算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15807.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激波和边界层的网格生成方法。本发明通过初始流场捕捉激波位置,然后通过插值光滑获得激波面上的网格,保证激波与流向网格平行,同时在垂直表面方向上通过分段函数针对性布置激波和边界层区域的网格,从而生成能够用于开展扰动过激波的感受性过程研究的计算网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