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017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682315.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便捷式防爆管道电加热器,包括若干个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的外部安装有隔热屏,隔热屏的端面配合安装有电极引出密封环,所述电热元件的一端穿出电极引出密封环的圆周面,并在电热元件的头部安装防爆接线盒,电热元件与电极引出密封环接触部位密封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整体减化了电加热筒体结构、改变加热元件的安装形式,可安装于用户标配流体输送管道内部,对安装尺寸需求小,现场配管简单;模块化设计,通过标准的连接密封面与所需要加热管路连接,部件少、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有利于快速维修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1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78076.5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层转捩位置评估天地来流扰动水平差异的方法。本发明中只需要一组天地转捩实验数据,引入两个中间辅助变量,就可以扣除来流马赫数、雷诺数和壁温比对转捩N值的影响,从而可以获得由来流扰动水平差异造成的对天地转捩N值的影响。可见本发明不依赖于任何关于流场参数与转捩的经验关系式,对实验工况参数没有特殊要求,无需测量来流扰动,仅通过eN方法引入辅助变量,大大简化了天地转捩数据换算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7931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90525.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湍流区域识别方法,涉及计算流体动力学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流动分析的流场;步骤2:计算所述流场的湍流区域识别值σ;步骤3:判断所述湍流区域识别值σ是否为0,若是则该流场为湍流区域,若否则不是;所述湍流区域识别值σ基于局部雷诺数与涡拉伸函数得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依赖涡粘性系数的湍流区域识别方法,使得湍流区域识别的方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5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640874.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F24H3/04 , F24H9/1863 , F24H9/02 , F24H9/20 , F24H15/208 , H05B3/42 , F16J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超声速流场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包括承压管道,承压管道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第一法兰的密封面处设置有电热安装座,第二法兰的密封面处安装有异形八角垫,承压管道内部设置有内流道管,内流道管的一端与电热安装座固定连接,内流道管的另一端深入到承压管道内部并与异形八角垫配装,内流道管外部安装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固定安装在电热安装座上,电加热管的一端从电热安装座外圆周面穿出。本装置通过采用电热安装座、内流道管和异形八角垫组合结构在保证加热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不影响加热管路内部流场的流动形式,为流场高精度要求条件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加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5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215807.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激波和边界层的网格生成方法。本发明通过初始流场捕捉激波位置,然后通过插值光滑获得激波面上的网格,保证激波与流向网格平行,同时在垂直表面方向上通过分段函数针对性布置激波和边界层区域的网格,从而生成能够用于开展扰动过激波的感受性过程研究的计算网格。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640874.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F24H3/04 , F24H9/1863 , F24H9/02 , F24H9/20 , F24H15/208 , H05B3/42 , F16J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超声速流场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包括承压管道,承压管道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第一法兰的密封面处设置有电热安装座,第二法兰的密封面处安装有异形八角垫,承压管道内部设置有内流道管,内流道管的一端与电热安装座固定连接,内流道管的另一端深入到承压管道内部并与异形八角垫配装,内流道管外部安装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固定安装在电热安装座上,电加热管的一端从电热安装座外圆周面穿出。本装置通过采用电热安装座、内流道管和异形八角垫组合结构在保证加热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不影响加热管路内部流场的流动形式,为流场高精度要求条件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加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7931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90525.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湍流区域识别方法,涉及计算流体动力学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流动分析的流场;步骤2:计算所述流场的湍流区域识别值σ;步骤3:判断所述湍流区域识别值σ是否为0,若是则该流场为湍流区域,若否则不是;所述湍流区域识别值σ基于局部雷诺数与涡拉伸函数得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依赖涡粘性系数的湍流区域识别方法,使得湍流区域识别的方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3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968111.4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1M9/02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表面粗糙度效应的高超声速横流转捩预测方法,所述高超声速横流转捩预测方法基于令临界横流雷诺数和表面粗糙度满足对数关系,并基于高超风洞实验数据,通过CFD层流解得到高超声速条件下不同粗糙度的转捩临界动量厚度雷诺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关系系数进行求解,得到判据关系式,并通过向现有γ‑Reθt转捩模型动量厚度输运方程中增加横流源项DSCF实现横流转捩的预测。由于γ‑Reθt转捩模型本身是当地化模型,而横流判据ReSCF是通过迭代求得,不需要积分求解动量厚度雷诺数,也实现了当地化。因此该方法不涉及非当地量的计算或者调用,预测技术实现了完全当地化,适用于大规模并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116102.5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捩实验数据拓展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定性方法的横流转捩实验数据拓展技术,采用具有可靠理论支撑的稳定性分析手段对现有风洞实验与飞行试验数据,根据其来流雷诺数、攻角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对横流转捩位置影响显著的来流参数或物性参数,在稳定性理论适用的范围内对上述参数进行改变,获得横流转捩位置的理论解,从而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延拓。本发明相比飞行试验和风洞实验,具有成本低、容易实现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作为对实验数据的补充和拓展,弥补了目前直接补充数据所具有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8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94179.5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列式超声速及高超声速风洞及其稳流方法,属于串列式超声速及高超声速低湍流度风洞及静风洞设计领域,通过将多孔材料置于串列式超声速及高超声速风洞的安定段内,可以在不破坏流场结构的同时对声波、涡波和熵波这些扰动波进行一部分的吸收,同时多孔材料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可以在较大马赫数范围内承受超声速及高超声速风洞中产生的强激波冲击而内部结构不被破坏。将多孔材料垂直置于串列式超音速风洞的安定段中时,多孔材料构成的主体吸收流场扰动,减弱激波强度,将流动分离产生的大分离涡进行过滤,进而提高超声速及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段入口的流场均匀度,提升风洞实验的可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