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719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911001691.6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三套缓冲机构;至少三套缓冲机构周向均布在箭体尾端周围、与箭体连接;缓冲机构,包括:N个压紧释放机构、主支柱展开关节、辅助展开装置、外壳展开关节、可展收主支柱、外壳和缓冲器;可展收主支柱的顶端与通过主支柱展开关节与箭体连接;可展收主支柱的底端通过法兰与缓冲器的一端固连,缓冲器的另一端与外壳的头部铰接;外壳的尾部通过外壳展开关节与箭体连接;辅助展开装置一端与箭体连接,另一端按一定角度指向箭体外侧;N个压紧释放机构均布在箭体外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着陆缓冲装置缓冲能力小、着陆稳定性差、展开速度慢等难题。

    一种弹道稳定子弹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2367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588303.5

    申请日:2020-06-24

    Inventor: 赵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道稳定子弹,涉及子弹技术领域,包括弹壳,所述弹壳的内侧设有装药,所述弹壳的内部设有金属层,所述弹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壳肩,所述壳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壳头,所述壳头的一端开设有壳口,所述壳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头,所述弹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缘,所述弹壳的底部开设有退壳槽,所述弹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火杯,所述底火杯的内壁底部设有引药,所述引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火毡座。该弹道稳定子弹,通过在弹头的两侧设置凹槽的结构,可以增加弹头在空中的转速,提升外弹道的稳定性,在弹壳中加入金属粉与加强层结构,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延长存储时间。

    一种3D打印巡飞弹弹翼折叠展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47009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1602094.4

    申请日:2018-12-26

    Inventor: 李湘军 刘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巡飞弹弹翼折叠展开机构,包括锁扣、弹性元件、旋转基座;锁扣包括环形部、连接板,连接板用于固定弹翼,环形部内设有两段弹簧,在环形部底面沿圆周开有转动槽,转动槽处设有锁扣挡板,锁扣挡板将两段弹簧隔开,环形部上表面圆周上分布有4个锁定配合孔;弹性元件包括外部空心圆柱体、内部空心圆柱体和活动盖,内部空心圆柱体下底面为封闭面,在封闭面圆周上分布有4个伸缩式螺柱,内部空心圆柱体内部设有两竖立的弹簧线圈及细铁棒,封闭面下部连接紧固螺柱;旋转基座设有挡板固定槽和凸起的薄壁圆环;锁扣扣合在薄壁圆环上,紧固螺柱穿过环形部与薄壁圆环连接。本发明可控制不同姿态下弹翼的锁定、解锁状态。

    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导弹的尾裙张角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428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06265.0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导弹的尾裙张角调节机构,属于变体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能够实现尾裙扩展角度的尾裙机构无法重复使用,导致无法有效提高导弹的灵活机动能力和对抗作战效率的问题。力矩电机套装在尾段的一端部,传动轴环同轴套设在尾段上且与力矩电机的动子固接,若干裙片周向均布在尾段的外侧且每个裙片的一端均与尾段的一端部转动连接,若干挡流板周向均布在尾段的外侧且位于裙片与尾段之间设置,若干裙片与若干挡流板内外错位布置,每相临两个挡流板之间均通过剪叉铰相对滑动连接。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核心机构采用空间连杆结合球铰副传动,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同时可实现快速顺畅的无级展收。

    一种舵片零位调试工装及调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529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69778.3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舵片零位调试工装及调试方法,工装的截面为扇环形,内表面和外表面为同心设置的圆弧面;内表面的半径与舱体的外圆面半径相等;前端面和后端面平行设置且垂直于舱体的中心轴线;内侧面和外侧面均为阶梯面且对称设置;内侧面包括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平行且均沿径向延伸,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均垂直,第一侧面与舵轴之间留有周向间隙,第二侧面与舵轴之间留有径向间隙,第三侧面与舵片之间留有周向间隙。该调试工装结构简单,利用两个相邻舵片的开放空间,通过一次安装定位,实现了相邻两个舵片的零位同步调试,再通过旋转工装实现其它舵片的零位调试。

    一种基于L1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弹翼主动颤振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4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052759.X

    申请日:2020-01-17

    Inventor: 智永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1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弹翼主动颤振抑制方法,首先以带有前、后缘控制面的二元翼段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二元弹翼的气动弹性系统模型;然后求解出系统的颤振速度,对模型进行了颤振分析;接着针对所建立的二元弹翼的气动弹性系统模型设计L1自适应控制器;最后仿真分析了变后掠角过程中L1自适应控制器的颤振抑制效果。

    一种具有入水降载功能的变结构空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85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10399.9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入水降载功能的变结构空化装置,包括超空泡航行器,超空泡航行器入水端内嵌接圆盘空化器,圆盘空化器中部沿轴线开设阶梯孔,圆盘空化器通过阶梯孔配合连接圆锥空化器,圆锥空化器连接驱动单元,使圆锥空化器沿阶梯孔内壁移动;采用一种伸缩式空化器在超空泡航行器空投入水时,能够将圆锥空化器伸出,减小航行器入水冲击力,提高入水安全性;在超空泡航行器进入水下弹道后,能够将圆锥空化器缩入,与圆盘空化器组合形成组合空化器,在直航过程中自然空化形成能够完全包裹航行器的超空泡,减小航行阻力。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半水滴式头罩

    公开(公告)号:CN11260706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65430.X

    申请日:2020-12-25

    Inventor: 陈农 叶瑞 张冰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半水滴式头罩,该头罩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导流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导流结构之间设置有容置腔,以使飞行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且沿所述头罩头部至尾部的方向,所述底板和所述导流结构均为逐渐向上弯曲的弧形面。呈圆锥构型的头罩与进气道唇口流畅缝合,进而实现头罩的一体化气动布局构型,导流机构覆盖进气道并且边缘具有后掠前缘,前缘的轮廓外形遵循圆锥构型产生的激波前沿的形状。因此,本发明的头罩不仅有效地降低了飞行器的气动阻力和重量,而且融合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和弹射技术,在风洞模拟19‑30Km高度、36‑100KPa动压条件下可与飞行器安全分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