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400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526235.X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C12N1/21 , C12N15/65 , C12N15/113 , C12P17/18 , C12R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氯丝菌素高产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利用强启动子驱动氯丝菌素正调控基因的构思构建了重组工程菌株F2OE及YL04。与野生型相比,以两种不同方式构建的重组工程菌株F2OE及YL04产生的氯丝菌素水平均大幅升高,证实其为高产氯丝菌素的抗生链霉菌工程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00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526235.X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C12N1/21 , C12N15/65 , C12N15/113 , C12P17/18 , C12R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氯丝菌素高产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利用强启动子驱动氯丝菌素正调控基因的构思构建了重组工程菌株F2OE及YL04。与野生型相比,以两种不同方式构建的重组工程菌株F2OE及YL04产生的氯丝菌素水平均大幅升高,证实其为高产氯丝菌素的抗生链霉菌工程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78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81302.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12N15/31 , C12N15/52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55 , C12N15/76 , C12N9/04 , C12P19/38 , C12P19/40 , C12R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抗生链霉菌产生的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天然产物喷司他丁和抗孢疹病毒、水痘病毒天然产物阿糖腺苷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测序、分析、功能研究及其应用。两个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包含在同一个基因簇中且相互独立。整个基因簇共包含10个基因:3个与喷司他丁合成相关的基因;5个与阿糖腺苷合成相关的基因;2个与两者转运调节相关的基因。通过对上述生物合成基因的遗传操作可阻断或提高喷司他丁和阿糖腺苷的生物合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及其蛋白可用于该化合物的基因工程、蛋白表达、酶催化反应等,也可以用来寻找和发现可用于医药、工业或农业的化合物或基因、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0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640261.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在链霉菌中高效表达磷脂酶D的方法,步骤一,选择磷脂酶D的异源高效表达宿主,步骤二,筛选磷脂酶D合成基因的最佳来源,步骤三,获取链霉菌来源的磷脂酶D基因片段,步骤四,连接目的基因形成磷脂酶D重组质粒,步骤五,重组质粒接合转移至宿主菌,步骤六,重组菌株的发酵培养及磷脂酶D酶活检测,进而得到高效表达磷脂酶D的重组链霉菌。选用链霉菌来源的磷脂酶D进行重组蛋白异源表达,具有天然优势,对磷脂酶D合成基因进行了密码子优化,选取变铅青链霉菌SBT5作为异源表达宿主,优异的异源表达效果加上良好的胞外活性分泌表达效果,使得该重组菌株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640261.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在链霉菌中高效表达磷脂酶D的方法,步骤一,选择磷脂酶D的异源高效表达宿主,步骤二,筛选磷脂酶D合成基因的最佳来源,步骤三,获取链霉菌来源的磷脂酶D基因片段,步骤四,连接目的基因形成磷脂酶D重组质粒,步骤五,重组质粒接合转移至宿主菌,步骤六,重组菌株的发酵培养及磷脂酶D酶活检测,进而得到高效表达磷脂酶D的重组链霉菌。选用链霉菌来源的磷脂酶D进行重组蛋白异源表达,具有天然优势,对磷脂酶D合成基因进行了密码子优化,选取变铅青链霉菌SBT5作为异源表达宿主,优异的异源表达效果加上良好的胞外活性分泌表达效果,使得该重组菌株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78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1181302.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12N15/31 , C12N15/52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55 , C12N15/76 , C12N9/04 , C12P19/38 , C12P19/40 , C12R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抗生链霉菌产生的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天然产物喷司他丁和抗孢疹病毒、水痘病毒天然产物阿糖腺苷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测序、分析、功能研究及其应用。两个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包含在同一个基因簇中且相互独立。整个基因簇共包含10个基因:3个与喷司他丁合成相关的基因;5个与阿糖腺苷合成相关的基因;2个与两者转运调节相关的基因。通过对上述生物合成基因的遗传操作可阻断或提高喷司他丁和阿糖腺苷的生物合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及其蛋白可用于该化合物的基因工程、蛋白表达、酶催化反应等,也可以用来寻找和发现可用于医药、工业或农业的化合物或基因、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764687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42648.4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杨建设
IPC: A01N63/04 , A01N63/02 , A01N63/00 , A01P1/00 , C12N1/20 , C12N1/14 , C12N1/16 , C05G3/00 , C12R1/68 , C12R1/885 , C12R1/84 , C12R1/39 , C12R1/125 , C12R1/07 , C12R1/11 , C12R1/10 , C12R1/085 , C12R1/01 , C12R1/38 , C12R1/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63/04 , A01N63/00 , A01N63/02 , C05G3/00 , C12N1/14 , C12N1/16 ,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斜面培养,将菌种烟曲霉、绿色木霉、毕赤酵母、哈茨木霉在不同培养基中斜面培养,B:液体种子培养,将A步骤斜面培养的菌种进行液体环境下在培养基中培养种子液;C:种子液配比,将B步骤的种子也配比;D:制取发酵培养基,原料为:糖蜜,葡萄糖,玉米淀粉,豆粕粉,硫酸镁,木醋酸,尿素,磷酸二氢钾,蛋白胨,酵母粉,余量为水;E:将步骤C的液体种子接种于D步骤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配置菌剂;F:将步骤E中的菌剂配置成固体粉剂;本发明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将有益微生物混菌同罐发酵复合培养,提高了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987799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0910165445.4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天昌国际烟草有限公司
IPC: C05G3/00 , C05F17/00 , C12N1/20 , C12N1/14 , C12R1/645 , C12R1/48 , C12R1/55 , C12R1/545 , C12R1/29 , C12R1/365 , C12R1/465 , C12R1/01 , C12R1/06 , C12R1/40 , C12R1/38 , C12R1/085 , C12R1/11 , C12R1/10 , C12R1/09 , C12R1/125 , C12R1/07 , C12R1/8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草炭及其制造、使用方法。选取打叶复烤线产生的废烟梗为主要发酵原料,将烟梗、辅料、络合剂按体积比为(80~100)∶(5~100)∶(1~15)混合,再加入水30~250份和适量微生物菌剂,采用好氧高温固态发酵工艺发酵腐熟,并进行络合反应;经干燥成型制得蓬松纤维状、屑状或粉状人工草炭产品。将制备的人工草炭与填充料按(30~80)∶(20~70)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经杀菌消毒处理,即制植物培养基质。本发明人工草炭生产工序简捷,原料集中、稳定,利于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各种作物、园林植物、花卉等的基肥、追肥、种子处理、育苗肥和土壤改良,具有长效供钾供氮能力;无烧苗现象,可替代天然草炭用于无土栽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4440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30190.8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生链霉菌及其活性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剂与应用。该抗生链霉菌是从2000多种海洋放线菌中筛选出的均对辣椒疫霉病菌、黄瓜疫霉菌、黄瓜炭疽病和辣椒炭疽病菌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菌株,名称为抗生链霉菌H74-18,于2010年12月2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0364。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抗霉素A18(1),分子式为C28H41N2O9,分子量为549.3。将该抗霉素A18(1)和乳化剂、甲醇混合得到稳定性较好的生物制剂。该生物制剂喷施后12天,施用倍数500×防治辣椒疫病的效果为90.00%,防治黄瓜疫病的效果为86.67%,防治辣椒炭疽的效果为86.67%,防治黄瓜炭疽的效果为90.00%。
-
公开(公告)号:CN1124778A
公开(公告)日:1996-06-19
申请号:CN95109425.4
申请日:1995-08-0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从云南链霉菌菌株2321的发酵液中,经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层析分离纯化,浓盐酸水解,再经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层析制备等方法,分离到胞嘧啶核苷二肽新抗生素——云南霉素,体外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体内对小鼠肉瘤180(实体型)有显著疗效,使用可耐受剂量对肿瘤生长抑制率达87%,比等毒性剂量的5-氟脲嘧啶的抑瘤作用强,而对骨髓毒性较轻,使用治疗剂量对造血系统有轻度抑制作用,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动物的各种主要器官均未见毒性病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