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1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80076099.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IPC: C07C323/38 , C09B1/58 , C09K19/12 , C09K19/6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下述式(1)所表示的蒽醌化合物,式中,R1表示氢原子、碳数1至12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或是碳数1至12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氧基;R2表示氢原子、碳数1至8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或是碳数1至8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氧基。R2可为碳数1至8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R1可为碳数1至8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氧基,或也可为碳数4至10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光用液晶组合物,其含有该蒽醌化合物以及液晶材料。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光元件,其为在相对置配置的一对基板间夹持该调光用液晶组合物或其光硬化物而成,其中,该相对置配置的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透明电极的透明基板。#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120375.2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7C319/14 , C07D277/64 , C07D277/84 , C07C323/36 , C07C323/65 , C07C323/38 , C07C3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碳化钙与二硫化物选择性制备乙烯基硫醚类与2‑甲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无机金属硫化物的存在下,或,无机金属硫化物与无机强碱存在下,将碳化钙与二硫化物反应,高选择性制备乙烯基硫醚类化合物和2‑甲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此方法首次使用安全易得的无机金属硫化物作为调控反应的催化剂,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碳化钙和二硫化物高选择性转化为乙烯基硫醚类与2‑甲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法更加简单高效,原料安全易得,不需要价格昂贵且后处理复杂的金属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副产物少、成本低廉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7781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625348.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IPC: C07C319/20 , C07C321/28 , C07C323/20 , C07C323/62 , C07C323/38 , C07C271/22 , C07C269/06 , C07C41/20 , C07C43/235 , C07F9/54 , C07D207/46 , C09K11/06 , G01N21/33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丁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荧光标记试剂中的应用。该环丁烯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环丁烯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同时在与四嗪类化合物发生生物正交反应时具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因此,本发明的环丁烯衍生物在生物正交反应激活前在复杂的生物体系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在生物正交反应激活后,能够与带荧光基团的目标蛋白上的四嗪结构快速发生生物正交反应,开启荧光,实现对该目标蛋白的荧光标记。本发明提供的环丁烯衍生物能够用来制备荧光标记试剂,发挥荧光标记的作用,在活体追踪、荧光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781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25348.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IPC: C07C319/20 , C07C321/28 , C07C323/20 , C07C323/62 , C07C323/38 , C07C271/22 , C07C269/06 , C07C41/20 , C07C43/235 , C07F9/54 , C07D207/46 , C09K11/06 , G01N21/33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丁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荧光标记试剂中的应用。该环丁烯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环丁烯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同时在与四嗪类化合物发生生物正交反应时具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因此,本发明的环丁烯衍生物在生物正交反应激活前在复杂的生物体系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在生物正交反应激活后,能够与带荧光基团的目标蛋白上的四嗪结构快速发生生物正交反应,开启荧光,实现对该目标蛋白的荧光标记。本发明提供的环丁烯衍生物能够用来制备荧光标记试剂,发挥荧光标记的作用,在活体追踪、荧光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091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707563.9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C09K11/06 , C07C217/92 , C07C323/36 , C07C323/38 , C07C319/20 , C07C213/08 , C07C213/02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深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深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其中,R1,R2,R3,R4,R5,R6为‑H或‑OCF3或‑SCF3。本发明所制备的深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热稳定性好,纯度高,解决了现有蓝光荧光材料因溶解度不够、量子产率和稳定性较低引起的器件性能难以提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050460.9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19/02 , C07C319/14 , C07C321/26 , C07C323/09 , C07C323/38 , C07C32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基硫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通过将芳基磺酸在溶剂中加入酰氯化试剂,得到芳基磺酰氯和副产亚磷酸的混合物,在不经过分离的情况下,直接加入催化剂和助还原剂,并升温加入作为还原剂的亚磷酸,反应结束后经分离纯化即可得到目标产物芳基硫酚衍生物。本法在反应过程中不仅无需对副产进行分离,通过“一锅两步法”即可实现高效合成,而且在反应过程中直接对作为还原剂的副产进行再利用,生产安全性高、成本低廉、收率高,对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20375.2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C07C319/14 , C07D277/64 , C07D277/84 , C07C323/36 , C07C323/65 , C07C323/38 , C07C3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碳化钙与二硫化物选择性制备乙烯基硫醚类与2‑甲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无机金属硫化物的存在下,或,无机金属硫化物与无机强碱存在下,将碳化钙与二硫化物反应,高选择性制备乙烯基硫醚类化合物和2‑甲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此方法首次使用安全易得的无机金属硫化物作为调控反应的催化剂,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碳化钙和二硫化物高选择性转化为乙烯基硫醚类与2‑甲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法更加简单高效,原料安全易得,不需要价格昂贵且后处理复杂的金属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副产物少、成本低廉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638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23556.9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IPC: C07C323/38 , C07C317/36 , C07C321/30 , C07C317/14 , C07D235/18 , C07C315/04 , C07C319/20 , C09K11/06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芘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芘衍生物为七元稠环结构,较好的平面性有利于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提高材料的光电性能;并环结构使得芘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刚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热能力,满足材料实用化需求。本发明通过C‑C偶联反应或C‑N偶联反应得到所述的一类芘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可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印刷成膜等溶液加工工艺,制备得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566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58304.7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7C217/74 , C07C233/75 , C07C233/25 , C07C235/16 , C07C323/38 , C07C213/02 , C07C231/12 , C07C319/20 , A61P2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茚满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医药上的用途,其结构通式为:本发明的茚满类衍生物对MAO‑B具有良好抑制活性和高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05266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0910208047.6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葛来西雅帝史派有限公司
IPC: C07C211/61 , C07C211/54 , C07C255/58 , C07C217/92 , C07C217/78 , C07F7/10 , C07D213/74 , C07D241/20 , C07D251/42 , C07D217/22 , C07D215/38 , C07D209/86 , C07D219/02 , C07D279/22 , C07D265/38 , C07D241/46 , C07D223/22 , C07D223/14 , C07D401/12 , C07D221/20 , C07D333/20 , C07D213/38 , C07C323/38 , C09K11/06 , H01L51/50 , H01L51/54 , H01L51/42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7C211/54 , C07C211/58 , C07C211/61 , C07C217/78 , C07C217/92 , C07C255/58 , C07C323/38 , C07C2603/16 , C07C2603/18 , C07C2603/20 , C07C2603/26 , C07C2603/40 , C07C2603/42 , C07C2603/52 , C07C2603/94 , C07D209/86 , C07D213/38 , C07D215/06 , C07D215/38 , C07D217/22 , C07D219/02 , C07D251/22 , C07D265/38 , C07D279/22 , C07D333/20 , C07D401/12 , C07F7/081 , C07F7/0816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14 , H01L51/0054 , H01L51/006 , H01L51/5012 , H05B33/14 , Y02E10/549
Abstract: 提供一种新颖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该化合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由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其中,Ar1、Ar2、R6、R7、R8、R9、R10、R11、R12、R13、R14和R15中至少一个取代基表示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显示高发光效率和优良的材料寿命性质,因此由该化合物可以制造优良操作寿命的OLED。此外,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包含在电致发光层或空穴输运层中时,能够降低操作电压,使能耗显著下降,并显示与常规OLED至少相当的发光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