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2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0078.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241/46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的合成工艺,以邻氨基甲苯为原料,经硝化、还原制备2,3‑二氨基甲苯,后者与邻苯二酚关环、氯代、水解制备目标产物。本发明的合成工艺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产品收率高、纯度好等优点,适合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5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8085.7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青岛海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D241/46 , C09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染料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磁性油溶苯胺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胺原料和三氯化铁混合,升温进行预热;(2)向预热后的物料中加入硝基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缩合物;(3)对所述缩合物依次进行酸化处理和水洗;(4)水洗后的物料与硝酸溶液混合,进行氧化处理;(5)氧化处理后的物料与液碱混合,进行皂化处理;(6)皂化处理后的物料依次进行水洗和干燥处理,得到苯胺黑产品。本发明中,在皂化处理前增加对物料的氧化处理,可以将物料中存在的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进而有效降低苯胺黑产品的可磁化率,避免影响苯胺黑产品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4564.8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IPC: C07D241/46 , C02F1/14 , C02F1/04 , C09K5/14 , C02F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小分子光热材料及含有该光热材料的蒸发器系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光热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包括0.77eV的窄能隙、250‑1840nm的宽吸收光谱以及在模拟太阳光下的高达26.75%的光热转换效率,在模拟太阳光下(光强为1kW m‑2)可迅速升温至68℃,强光(4kW m‑2)条件下温度更可达140℃。此外,该材料展示出优异的光稳定性,在经历多次升温/冷却循环及长时间光照下仍保持稳定。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能够实现从光到热再到电的高效转换,还能构建柔性蒸发器及太阳能驱动的水‑电联产系统,特别适合为偏远地区提供能量和淡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039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2501.3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常捷医药有限公司
IPC: C07D24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奥司他韦二聚杂质的化学合成方法。该方法涉及从奥司他韦中间体出发经过亲核加成、消除,环化反应,从而得到奥司他韦二聚杂质。本发明致力于奥司他韦杂质的合成,更好地用于奥司他韦的质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894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26066.7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浙江尔格能源有限公司
IPC: C07D241/46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吩嗪甲基丙酸衍生物,该吩嗪甲基丙酸衍生物可用于有机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的制备,用该吩嗪甲基丙酸衍生物可以制备出兼具循环稳定性高、库伦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的有机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此外,其合成过程易于产业化实施,实现批量化生产。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用本发明吩嗪甲基丙酸衍生物制备的有机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以及采用本发明有机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的有机液流电池,具有很好的商业化前景。本发明的有机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通过吩嗪甲基丙酸衍生物溶解入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制得。本发明的吩嗪甲基丙酸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式为:#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1058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0185442.8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西湖大学
IPC: C07D241/46 , C07C229/18 , C07C227/18 , H01M4/90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的电解质及其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液流电池储能材料。#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172278.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
IPC: C07D219/02 , C07D241/46 , C07D471/04 , C07D265/38 , C07D221/18 , C07D2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一锅合成法制备杂多环化合物的方法,采用以下反应式1的制备流程:#imgabs0#其中原料1b和2b分别为芳香胺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产物3b杂多环化合物。本发明以芳香胺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反应釜内“一锅法”合成杂多环化合物,中间过程不需要任何提纯,即可得到所述杂多环化合物。该杂多环化合物可作为有机材料被广泛使用。本发明公开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不需要提纯,经济效益高,易于工业化生产合成杂多环化合物,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130782.4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D241/46 , C07C309/55 , C07C309/51 , C07C309/24 , C07C303/32 , C07C233/33 , C07C233/76 , C07C231/02 , C08G69/14 , C08G69/16 , C08G69/26 , C08G6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制备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剂缩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制备改性聚合物的方法。该改性剂缩合物含有由改性剂残基与二元酸残基键合形成的结构单元,该改性剂缩合物中端氨基与端羧基的摩尔比小于0.1;其中,所述改性剂残基选自胺类染色剂残基和/或胺类功能助剂残基。该改性剂缩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将改性剂与二元酸接触进行缩合反应;所述改性剂选自胺类染色剂和/或胺类功能助剂,所述二元酸的摩尔量大于所述改性剂的摩尔量。该改性剂缩合物能够实现对聚合物的高效改性,改性效果均匀且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4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611259260.6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7D209/86 , C07D265/38 , C07D241/46 , C07D417/14 , C07F7/10 , C07D401/14 , C07D221/20 , C07D417/10 , C07F5/02 , C07D219/02 , C07D403/14 , C07D241/48 , C07D519/00 , C07D471/20 , C09K11/06 , H10K50/125 , H10K85/60 , H10K85/4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有机发光层,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荧光主体材料以及荧光掺杂材料,该荧光主体材料中包含大空间位阻基团。通过该大空间位阻基团增大荧光主体材料和荧光掺杂材料分子之间的距离,使得荧光主体材料在向荧光掺杂材料传递能量时,主要通过#imgabs0#能量传递机制来实现,从而抑制了Dexter能量传递,避免了通过Dexter能量传递所带来的化合物分子键断裂,因此可以增加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27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458920.8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阜阳欣奕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欣奕华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欣奕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11/61 , C07C217/80 , C07C255/58 , C07D209/80 , C07D209/86 , C07D209/88 , C07D209/96 , C07D219/02 , C07D221/18 , C07D241/46 , C07D307/91 , C07D487/04 , C07C13/66 , C07C25/22 , H10K85/60 , H10K50/15 , H10K50/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致发光领域,公开一种化合物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装置。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imgabs0#使用本申请化合物的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和较高的电流效率,同时利用本申请的化合物能够用溶液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传输层或注入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