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441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080065555.4

    申请日:2010-10-07

    Inventor: 折田贤儿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具备在基板(1)的上表面所设置、且包括活性层(6)的氮化物半导体多层膜。在与活性层(6)的下表面接触的层或者活性层(6)上,形成有凹部(2)、段差和突状部之中至少1种;在氮化物半导体多层膜的上部,形成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且构成光波导路的脊条,从脊条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至凹部(2)、段差或突状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之距离,从前端面朝向后端面连续性地或阶段性地变化;活性层(6)的带隙能量,从前端面朝向后端面连续性地或阶段性地变化。

    二波长半导体激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63069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610106015.1

    申请日:2006-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在二波长激光装置等的单片集成激光装置中,根据1次的杂质扩散工序,在活性层的发射边缘面附近区域分别形成良好的窗口区。其包括:发出第1波长激光的第1元件和发出第2波长激光的第2元件,该第1元件由第一导电型的第1覆层(101)、位于发射边缘面附近具有第1窗口区的第1活性层(102)、和第二导电型的第1覆层(103)在衬底上从下依次层积形成,该第2元件由第一导电型的第2覆层(104)、位于发射边缘面附近具有第2窗口区的第2活性层(105)、和第二导电型的第2覆层(106)在衬底上从下依次层积形成;第二导电型的第1覆层(103)的晶格常数及第二导电型的第2覆层(106)的晶格常数是被调整的常数,以使得在第1活性层(102)的第1窗口区中所含的杂质的扩散速度、和在第2活性层(105)的第2窗口区中所含的杂质的扩散速度的差异获得补偿。

    用于X射线装置的抗散射格栅

    公开(公告)号:CN100523796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02126906.8

    申请日:2002-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K1/025 A61B6/037 A61B6/4258 H01S5/3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装置的抗散射格栅以降低待检测物体内产生的散射辐射,该格栅包括多个吸收散射辐射的吸收叠层和对于X射线透明的通道介质,该通道介质布置于吸收叠层之间。特别地,为了简单和精密制造这种抗散射格栅该通道介质,并且使初级辐射尽可能少地衰减而散射辐射尽可能度多地被吸收,按照本发明,采用非弹性高电阻泡沫材料,特别是聚甲基丙烯酰二酰亚胺作为通道介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例如,用于单光子发射极或正电子发射极的准直器,其中非弹性高电阻泡沫材料还被用作层叠之间的通道介质。

    面发光型半导体激光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67314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80021136.9

    申请日:2007-06-04

    Abstract: 提供一种面发光型半导体激光管,其能够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并能够将激光的偏振方向稳定在一个方向及增大输出。该半导体激光管包括发光单元(20),所述发光单元具有依次层叠在基板(10)上的下第一DBR镜层(12)、下第二DBR镜层(13)、下隔离层(14)、具有发光区域(15A)的有源层(15)、上隔离层(16)、电流限制层(17)、上DBR镜层(18)和接触层(19)。下第一DBR镜层(12)包括氧化部分(30),该氧化部分(30)围绕对应于发光区域(15A)的区域设置并在围绕发光区域(15A)旋转的方向上非均匀分布。氧化部分(30)由通过氧化低折射率层(12A)获得的一对多层膜(31、32)形成。这在有源层(15)中产生对应于多层膜(31、32)的不均匀分布的各向异性应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