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筒体安装支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71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181504.6

    申请日:2018-03-06

    Inventor: N·尼亚兹

    Abstract: 支架组件被配置为用于焊接至后处理筒体的不可变部分。支架组件围绕圆周的最小长度提供支撑并且在特定区域中具有加强板。后处理系统的刚性/焊接连接以及支架的几何形状/布置防止了通常由于使用后处理筒体与安装支架的柔性连接而导致的应力类型损坏,诸如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条带将后处理筒体安装支架固定至支架而提供的柔性连接。支架的几何形状防止筒体对后处理筒体与支架之间的连接点造成应力型损坏。

    排气系统部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187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410178031.6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排气系统的排气系统组件(1),包括金属第一部分(3),其这样的方式插入到金属第二部分(2)中,使得位于内侧的第一部件(3)的套筒部分(7)同轴地布置在位于外侧的第二部分(2)的套筒部分(5)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焊接(10),其以固定的方式连接位于外侧的套筒部分(5)和位于内侧的套筒部分(7)。为了简化部分(2,3)彼此之间的组装,提供了多个定心轮廓(11,12),用于将位于内侧的套筒部分(7)定心在位于外侧的套筒部分(5)中,其一体形成在位于外侧的套筒部分(5)上且凸向内侧,和/或形成在位于内侧的套筒部分(7)上且凸向外侧,其在圆周方向(6)上彼此间隔开。

    一种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气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9565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72421.X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张振飞

    Inventor: 张振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气管结构,包括筒身,所述筒身为扁平型的圆柱体结构,筒身的顶部和底部均密封焊接有筒身端盖,筒身底部两侧均设有进气端口,进气口处均安装有筒身连接管,筒身连接管一端与进气端口焊接,筒身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发动机,筒身连接管和发动机之间安装有进气管,筒身顶部安装有梅花碗,梅花碗上焊接有加强板,梅花碗顶部连接有排气管I、排气管II、排气管III和排气管IV,所述排气管I和排气管III外壁顶部均固定有第一固定耳,两个第一固定耳的一侧均设有第二固定耳,第一固定耳与靠近其一侧的第二固定耳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耳连接管。本发明结构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提高了尾气处理效率。

    废气后处理装置及相关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1509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380026462.4

    申请日:2013-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废气后处理装置(2)的方法,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壳体(4)内的废气后处理的整体基片(8),该壳体由圆周方向上闭合的夹套(5)和两个端部漏斗(6)组装而成,该方法包括步骤A:组装和填充壳体(4),为此将至少一个整体基片(8)与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包围所述至少一个整体基片(8)的支撑垫(9)一起轴向插入到夹套(5)中,并为此通过形状上与夹套(5)的横截面互补的轴向连接部分(10)将漏斗(6)分别插入夹套(5)中或放置在夹套(5)上,这样使得各个连接部分(10)和支撑垫(9)的轴向端部(25)轴向重叠;步骤B:校准壳体,为此使包括漏斗(6)的连接部分(10)的夹套(5)从开始的横截面(13)到端部的横截面(15 )减小,以至少在支撑区域(16)的至少一个支撑垫(9)中产生预定的径向预载荷,该支撑区域从一个连接部分(10)向另一个连接部分(10)延伸以在夹套(5)中保持至少一个整体基片(8)。

    消音器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2105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19730.4

    申请日:2014-02-18

    Inventor: 久保田尚矢

    Abstract: 一种消音器(1),通过将从基板(31,41)的周端立起设置有周壁(32,42)的金属制的上侧半体(3)、下侧半体(4)在开口端部嵌合并焊接而形成壳体(2),在壳体(2)的上侧半体(3)的开口端部形成有第一扩口部(33),在第一扩口部(33)的大致垂直延伸的周壁(332)的前端弯折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34),在壳体(2)的下侧半体(4)的开口端部形成有第二扩口部(43),将第二扩口部(43)的周壁(432)向第一扩口部(33)的周壁(332)内压入并大致沿着该周壁而嵌合,在第一扩口部(33)的周壁(332)和第二扩口部(43)的周壁(432)的嵌合部分在整周上通过激光焊接形成焊接部(5)。通过抑制嵌合部分的间隙而能够确保激光焊接的接合,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高效化,并且能够实现技术的多样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