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9111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510810286.4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轰大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11 , B60C11/125 , B60C2011/0344 , B60C2011/0346 , B60C2011/0348 , B60C2011/0353 , B60C2011/1213 , B60C2011/1254 , B60C22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发挥优良的冰上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在胎面部(2)划分有胎肩陆地部(11)以及中间陆地部(10)。胎肩陆地部(11)包括多个胎肩花纹块(40),中间陆地部(10)包括多个中间花纹块(16)。胎肩花纹块(40)的至少一个以及中间花纹块(16)的至少一个分别被两条分割刀槽(25)划分为中央花纹块片(30)与该中央花纹块片的两侧的外侧花纹块片(31)。在中间花纹块(16)的各外侧花纹块片(31)设置有闭合式刀槽(33)。在胎肩花纹块(40)的各外侧花纹块片(31)设置有开放式刀槽(45)。
-
公开(公告)号:CN10596033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580006997.4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 , B60C1/0016 , B60C11/0302 , B60C11/032 , B60C11/0323 , B60C11/033 , B60C11/0332 , B60C11/04 , B60C11/042 , B60C11/11 , B60C11/1204 , B60C11/1236 , B60C2011/0337 , B60C2011/0346 , B60C2011/036 , B60C2011/1209 , B60C2011/129 , B60C2200/06
Abstract: 重型货车轮胎的胎面(1),所述胎面(1)具有总宽度W并设有两个主周向花纹沟(2),所述两个主周向花纹沟(2)将所述胎面(1)分成中间区域(M)和在轴向上处于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两个侧区域(B),所述中间区域(M)具有在总宽度W的45%和70%之间的轴向宽度Lm,所述胎面的崭新状态下的体积方面的空心率小于17%,所述空心率为总空心体积和总体积之间的比值,所述总体积包括全部空心空间并且在崭新状态下的滚动表面和平行于所述滚动表面地延伸的、与所述主花纹沟(2)的底部相接触的内表面之间求得,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多个横向刀槽花纹(6),所述多个横向刀槽花纹(6)的深度至少等于所述主花纹沟(2)的深度并且通向这些花纹沟,该胎面(1)如下,即所述中间区域具有小于所述胎面的体积方面的总空心率的一半的体积方面的空心率,并且至少一个连续的周向通道在崭新状态下的滚动表面下方形成,以便在所述胎面的部分磨损之后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7906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263766.7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20 , B60C9/28 , B60C2009/2016 , B60C2009/2019 , B60C2009/2032 , B60C2009/2038 , B60C2009/2041 , B60C2200/06 , B60C2200/065 , B60C9/18 , B60C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载用宽幅轮胎。本发明的重载用宽幅轮胎,包括: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构成轮胎骨架的胎体;配置在胎面与胎体之间的带束层。带束层由从胎体到胎面依次叠加的第1带束层至第4带束层构成,第1带束层包括加宽带束层,第2带束层为宽幅螺旋形线圈带束层。本发明采用4层带束层结构,并改变螺旋形线圈的叠加顺序,通过增加宽度的宽幅螺旋形线圈带束层及加宽带束层,防止重量过度增加、发热过度及耐久性下降,进一步增加接地中心部的接地长度,并提升带束层边缘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631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293903.3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木谷尚史
IPC: B60C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09 , B60C11/0306 , B60C11/1236 , B60C11/1281 , B60C2011/0346 , B60C2011/0358 , B60C2011/036 , B60C2011/0362 , B60C2011/0381 , B60C2011/0383 , B60C2011/1213 , B60C22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冰雪上性能的轮胎,一种具有胎面部(2)的轮胎,在胎面部(2)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两条主槽(3)和被划分在所述两条主槽(3)之间的陆地部(10)。两条主槽(3)为相位相互对齐的锯齿状。在陆地部(10)上设置有与两条主槽(3)相位相反且在轮胎周向上以锯齿状延伸的纵刀槽花纹(15)。
-
公开(公告)号:CN10496851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480007806.1
申请日:2014-02-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Inventor: 森洋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20 , B60C5/00 , B60C9/2006 , B60C9/22 , B60C9/28 , B60C11/04 , B60C2009/2012 , B60C2009/2016 , B60C2009/2019 , B60C2009/229 , B60C2200/06 , Y10T152/10792 , Y10T152/10801
Abstract: 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地延伸的胎体的胎冠区域的外周侧,本发明的重载荷用轮胎包括从轮胎径向内侧起顺次配置的:第一带束层,其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成大于45°的角度地倾斜地延伸的帘线;第二带束层,其包括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帘线;以及第三带束层,其包括沿与第一带束层的帘线相反的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成30°以下的角度地倾斜地延伸的帘线。将第三带束层的宽度w3设定为胎面宽度w的80%以上,并且当第一带束层的宽度定义为w1、第二带束层的宽度定义为w2时,w2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13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591366.X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田和贵
IPC: B60C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20 , B29D30/3042 , B60C2009/2016 , B60C2009/2061 , B60C220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能够确保轮胎的径向成长的抑制效果及带束耐久力,且提高胎圈耐久力与耐偏磨损性。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10)具备:第一主作用带束(12);第二主作用带束(14),其配置于第一主作用带束(12)的轮胎径向外侧,且该第二主作用带束(14)具有与第一主作用带束(12)的帘线角度(θ2)相比相对于轮胎周向的朝向不相同的帘线角度(θ4);以及加强带束(13)。加强带束(13)的帘线角度(θ3)在6度以上且9度以下。加强带束(13)的宽度在轮胎截面宽度的50%以上,且比第一以及第二主作用带束(12、14)这两者中的宽度窄的带束还窄。加强带束(13)的宽度尺寸在胎体(8)的周长的30%以上且5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3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80068559.6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Inventor: L·邦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05 , B60C1/0016 , B60C11/11 , B60C11/1346 , B60C2011/0033 , B60C2011/0339 , B60C2200/06 , B60C2200/065
Abstract: 用于施工场地类型的重型车辆的轮胎,其中胎面(2)包括凸起元件(3),所述凸起元件(3)由沟槽(4)分离并在底部表面(5)和接触面(6)之间具有高度(H),所述胎面(2)包括至少一种基础配混物(9)和至少一种覆盖配混物(10)。根据本发明,覆盖配混物(10)在接触面(6)上具有恒定的最大厚度(emax),所述最大厚度(emax)至多等于0.15倍的高度(H),所述覆盖配混物(10)在每个沟槽底部(8)具有恒定的最小厚度(emin),所述最小厚度(emin)≥0.04倍的高度H,并且覆盖配混物(10)在23℃下的断裂伸长AR2≥1.05倍的基础配混物(9)在23℃下的断裂伸长AR1。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0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2284.1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23 , B60C11/033 , B60C11/04 , B60C22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纵向方向、侧向方向和厚度方向的重型卡车轮胎胎面(2),所述胎面具有地面接合表面且包括至少四个纵向凹槽,所述至少四个纵向凹槽(3、4、5、6、7)包括两个敞开凹槽(4、6)和至少两个部分隐藏的凹槽(3、5、7),所述部分隐藏的凹槽包括沿着所述胎面的所述纵向方向交替的敞开部分和管槽部分,所述至少四个纵向凹槽界定两个胎肩凸条、两个中间凸条和至少一个中心凸条,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使得对于任何给定截面长度L在12mm与40mm之间的胎面的任何截面,凸条截面的橡胶质量与相同凸条中具有相同截面长度L的相应的邻近凸条截面的百分比差值小于最大百分比差值,其中●胎肩凸条的所述最大百分比差值是Ds(%)=50/L(mm),●中间凸条的所述最大百分比差值是Di(%)=70/L(mm),且●全胎面截面的所述最大百分比差值是Da(%)=40/L(mm)。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79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410709455.0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轰大辅
IPC: B60C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4 , B60C9/1835 , B60C11/0306 , B60C2011/0033 , B60C2011/0346 , B60C2011/0365 , B60C2011/0372 , B60C2011/0388 , B60C220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重载荷用轮胎,维持湿地性能并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在经过胎肩主沟(12)的沟底的轮胎径向线上,从带束层(7)的外表面(7s)到轮胎的内腔面的距离(t1)为15~23mm。各胎肩主沟(12)的沟宽度大于中央主沟(11)的沟宽度。中央陆地部(20)的平均宽度(Wc)、中间陆地部(30)的平均宽度(Wm)以及胎肩陆地部(40)的平均宽度(Ws)的比Wc︰Wm︰Ws为1.00︰1.00~1.08︰1.03~1.13。在中间陆地部(30)设置有多条中间横沟(31)。在胎肩陆地部(40)设置有多条胎肩横沟(41)。胎肩横沟(41)的沟宽度大于中间横沟(31)的沟宽度。胎肩横沟(41)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s)大于中间横沟(31)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m)。
-
公开(公告)号:CN10743852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80013156.0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Inventor: A·多明戈
IPC: B60C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20 , B32B5/12 , B32B7/02 , B32B2260/023 , B32B2260/048 , B32B2307/51 , B32B2307/552 , B32B2605/00 , B60C9/2003 , B60C9/2006 , B60C9/2204 , B60C2009/2016 , B60C2009/2019 , B60C2009/2058 , B60C2009/209 , B60C2009/2093 , B60C2200/06 , B60C2200/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重型民用工程车辆的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面(10),径向外胎增强件(30)和胎冠增强件(100),所述胎冠增强件(100)包括工作增强件(50)和环箍增强件(70)。工作增强件(50)包括至少两个工作层(51、52),每个工作层包括非弹性金属增强件,所述非弹性金属增强件从一个工作层至下一个工作层相互交叉,并相对于周向方向形成包含在15°和40°之间的角度。环箍增强件(70)通过周向缠绕帘布层而形成,从而形成至少两个环箍层(71、72)的径向堆叠,所述环箍层包括周向弹性金属增强件,所述周向弹性金属增强件相对于周向方向形成至多2.5°的角度。环箍增强件(70)径向地设置在工作层(51、52)之间,环箍增强件(70)的周向金属增强件具有至少800daN的断裂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