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30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420366.5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车辆,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碳罐;换热器包括用于引入经发动机升温的换热液的进液口,以及用于引入常温空气的进气口;换热器还包括用于输出经换热液升温形成的高温空气的出气口,出气口与碳罐连通。本申请提供的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车辆,在对碳罐内的活性炭进行脱附时,通过进液口向换热器引入经发动机升温的温度较高的换热液,通过进气口向换热器引入温度较低的常温空气,换热液和常温空气在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以使常温空气吸收换热液的热量形成温度较高的高温空气,再通过出气口将高温空气导出换热器并输送入碳罐。

    燃油蒸发排放系统及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30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419934.X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油蒸发排放系统及车辆;具体地,燃油蒸发排放系统包括:碳罐;热交换器,与所述碳罐连接,用于加热预进入所述碳罐的空气;电池集热器,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用于获取电池的热量;和/或,发动机集热器,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用于获取发动机的热量;其中,所述电池集热器和所述发动机集热器能够将获取的热量传递给热交换器,由所述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预进入所述碳罐的空气;本申请利用电池集热器和发动机集热器能够分别获取电池和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预进入碳罐内的空气,提高空气的温度,使加热后的空气更好的对活性炭上的油分子进行脱附,从而提高油分子的脱附效率。

    一种防回油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782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00939.0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回油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主副油箱连接油管的靠近副油箱一端;所述控制阀处于常开状态;所述控制阀在接收到关闭指令时切换至关闭状态。通过获取车辆的车况信息和主油箱的剩余油量;基于所述主油箱当前的剩余油量,检测所述车辆当前位置的上坡角度;根据所述当前位置的上坡角度,或在所述车辆的车况信息为发生碰撞的车况的情况下,控制控制阀关闭。可以有效避免车辆在特殊工况下,主油箱内燃油回流至副油箱,导致主油箱在特殊工况下供油不足的情况发生。

    用于车辆的静电消除装置及氢能源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852648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22491918.3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静电消除装置及氢能源车辆,该静电消除装置包括驱动部、绕线盘、柔性导电体和弹性部。驱动部设置在车身上,以输出旋转驱动力,绕线盘与驱动部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柔性导电体缠绕在绕线盘上,且绕线盘能够承接驱动部的驱使转动,以释放柔性导电体,而使柔性导电体接地。弹性部连接在车身和绕线盘之间,以用于驱使转动后的绕线盘回位,而收卷柔性导电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静电消除装置,可通过控制驱动部启动,而自动释放柔性导电体,以使其接地,从而可将车辆上的静电导出;另外,设置弹性部,又可以在驱动部停止时,在弹性部的驱使下,收卷柔性导电体,可防止柔性导电体长期接地而脏污磨损。

    发动机用燃料供给装置及发动机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7495830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668295.6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用燃料供给装置及发动机系统和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燃料供给装置,具有车辆用发动机的主燃料箱,以及和主燃料箱连通的副燃料箱,该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注油管,注油管连通在副燃料箱上,主燃料箱和副燃料箱始终保持连通,且副燃料箱的满注液面高于主燃料箱的满注液面。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燃料供给装置,通过使主燃料箱和副燃料箱始终保持连通,并使副燃料箱的满注液面高于主燃料箱的满注液面,能够使经由注油管引入副燃料箱的燃油顺次注满主燃料箱和副燃料箱,以便于在简化该发动机用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的同时,提升注油管向副燃料箱内加注燃油时的顺畅性。

    尿素喷嘴及车辆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206833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833581.X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尿素喷嘴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尿素喷嘴包括:壳体,开设有尿素液喷孔;以及柱塞,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以打开或关闭尿素液喷孔;柱塞靠近尿素液喷孔的端部形成有密封部,且密封部靠近尿素液喷孔的端部形成有占位部;密封部覆盖尿素液喷孔,占位部可移动地插设于尿素液喷孔内。当停止喷射时,占位部位于尿素液喷孔内,占据尿素液喷孔的物理空间,避免结晶挤占尿素液喷孔,进而防止结晶堵塞尿素液喷孔,减少发动机限扭甚至整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占位部还可以起到疏通尿素液喷孔的作用;密封部可以完全地覆盖尿素液喷孔,保证停止喷射时的密封效果;尿素液喷孔设置在壳体上,相对于繁琐的阀座结构,简化了整体结构。

    燃油泵的法兰、燃油泵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8073656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171227.6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油泵的法兰、燃油泵和车辆,其中,所述法兰包括本体和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面上,所述插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插接件的插接端的朝向平行于所述本体的顶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插接件的插接端的朝向垂直于所述本体的顶面,并且所述插接件的插接端的朝向背离所述本体的顶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油泵的法兰,插接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法兰的本体顶面上,插接件水平延伸时可以降低整体高度,占用空间少,插接件垂直延伸时可以方便与线束插接头稳定地插接,同时解决了易插接和占用空间小的问题。

    安装支架及燃油滤清器安装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7454148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598525.5

    申请日:2017-11-24

    Inventor: 李川 刘建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支架及燃油滤清器总成,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夹持物体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彼此连接以改变所述开口大小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以通过螺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还设置有能够防止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螺栓孔的周向转动的防转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支架及燃油滤清器总成,在拧紧螺栓以通过安装支架夹紧物体的过程中,可以防止两个固定部相对偏转,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防止因相对偏转导致夹不紧等问题。

    一种升降机锁止机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38081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494601.8

    申请日:2014-08-30

    Abstract: 一种升降机锁止机构,属于升降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升降机升降架上的电机组件、万向传动轴、三角连接盘、连接杆、“L”型锁止销和固定在升降机固定架上的月牙锁止板,所述电机组件输出轴通过万向传动轴与三角连接盘连接,所述三角连接盘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三角连接盘铰接装配,另一端与“L”型锁止销铰接装配,所述“L”型锁止销与月牙锁止板匹配。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地避免升降机锁止功能失效问题发生,又延长了电机组件的工作寿命。

    脱附辅助装置、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8882384U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23034438.0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脱附辅助装置、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车辆,包括:升温机构、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升温机构连通,以向所述升温机构导入常温空气;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升温机构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碳罐连通,以向所述碳罐输送经所述升温机构升温形成的高温空气。本申请提供的脱附辅助装置、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车辆,利用温度较高的空气能够使油分子更容易从活性炭上脱离的特性,在空气进入碳罐前对其进行加热,以达到提高碳罐脱附效率的目的,降低由于碳罐内活性炭吸附饱和后油蒸汽进入大气的概率,减小车辆排放超过相关标准和规定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车辆发动机为满足脱附量的要求而必须牺牲动力性和油耗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