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1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8851.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01C3/06 , E01C1/00 , E01C5/00 , E02D29/067 , E02D3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浮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多结构协同的悬浮隧道路面与管节自平衡减振装置。本发明包括设置在悬浮隧道上的人行道板,以及固定在人行道板底部两端的人行道板底座,人行道板的底部装配有第一减振机构,第一减振机构用于对悬浮隧道整体进行减振。本发明通过第一减振机构和第二减振机构的结构设计,采用不同于现有悬浮隧道减振结构与方法,通过在底部支撑铝架与人行道板不同孔位安装固定螺栓,可以实现底部支撑铝架和人行道板固定连接,直接减少悬浮隧道横向振动,还可以对人行道板进行单独减振,提高了人行道板的横向抗振性能,通过双重减振的方式进一步增加对人行道板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70701.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悬浮隧道的分段刚度协同设计方法,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填补了水下悬浮隧道结构刚度设计的技术空白,推进了水下悬浮隧道的发展,提供了更具可控性更具普适性的设计方法,且接头刚度设计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概念,解决了现阶段悬浮隧隧道接头结构无人研究无人设计的问题,且本发明中的锚索刚度设计方法采用了创新的分段方法,将多管节间的耦合效应解耦,并且设计后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产生了相较于现有预紧力优化设计更好的结构响应与缓和的位移曲线;并且,该方法亦可用于斜拉桥调索,同样采用分段方法,最后根据各段受力与位移需求,设计每支斜索的竖向刚度从而获得总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3726.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环境下悬浮隧道结构的多参数优化方法,属于隧道结构领域。基于已有的波浪荷载作用下悬浮隧道动力响应的计算方法,以波浪荷载作用下悬浮隧道关键控制位置的最大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作为优化目标,对悬浮隧道的浮重比、锚索倾斜角、锚索安装角、淹没水深以及截面参数等进行优化。对于以往的悬浮隧道结构优化方法,通常是以结构的受力大小作为优化目标,忽略了结构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所提方法以结构关键控制位置的最大位移作为优化目标。另外所提方法全方位考虑了多个结构参数,对于结构关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设计要求灵活选取。因此,所提方法针对不同的结构设计要求有良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88113.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01C1/00 , E01C3/00 , E01C11/00 , E01C15/00 , E02D29/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浮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级减振结构的悬浮隧道路面自平衡支撑装置。包括人行道板、一级配重箱、二级配重箱、减振单元、移动副单元和固定基座,一级配重箱位于固定基座的顶部,二级配重箱位于固定基座的顶部,且二级配重箱位于一级配重箱的两端,二级配重箱与固定基座之间安装有移动副单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级减振结构的悬浮隧道路面自平衡支撑装置,通过采用不同于现有人行道板支撑的基础结构,并通过一级配重箱、二级配重箱、减振单元、移动副单元和固定基座的配合,能够在提供刚度支撑的前提下,还提供了人行道板在各个方向的阻尼,提升了悬浮隧道中人行道板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59888.0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结晶排水管的岩溶隧道结构,包括顶拱、底拱和路面结构;所述底拱呈长槽状,路面结构设置于底拱上方,所述顶拱呈C字形并倒扣于路面结构上方,该顶拱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底拱的左右两侧固定相连;所述顶拱包括柔性支护、刚性支护和防结晶排水管;本方案中通过将底部半管、防结晶半管和顶罩半管组合为不同的防结晶排水管方式,根据顶拱不同部位的地下水的渗流特点,有效的实现排水和防结晶效果,从而利用防结晶管排水管不容易结晶的特点,实现隧道衬砌的顶拱背后的地下水的及时排出,同时避免地下水的压力增大,逐渐引发隧道顶拱的支护结构开裂渗漏水,降低了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13657.4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2D5/74 , E02D31/00 , E02D31/06 , E02D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悬浮隧道的锚索连接减振装置,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海平面和海床,还包括主体结构和锚索连接减振装置;主体结构包括隧道管节、行车道板和锚索组件,隧道管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行车道板,隧道管节的外侧均布多组锚索,锚索组件的下端与海底锚锭铰接。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新型锚索连接减振装置,能够大大减小悬浮隧道在流体力荷载下的结构位移,消除结构在波浪作用下的扭转,且由于锚索连接减振装置主要采用地上预制水下拼装的方法,能够适应不同截面的水下悬浮隧道、能够适应水下施工环境以及能极大保障锚索式悬浮隧道结构的稳定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73713.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环境下悬浮隧道动力响应频域计算方法,属于隧道结构领域。基于经典动力学理论,对带有离散锚索的管体进行弹性地基梁简化,运用Hamilton原理建立悬浮隧道的运动控制方程,通过势流理论并结合边界元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悬浮隧道管体上的波浪力,最后利用模态叠加法求解波固耦合方程而得到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基于势流理论计算波浪力,可以同时注重求解的精度与效率,适用于大尺度结构,与弹性地基梁模型的结合使得波固耦合的计算不会消耗过多的计算资源,对结构进行全面的多参数多工况分析,考虑了管体水平位移与扭转位移的耦合效应,对管体出现较大水平位移或扭转位移的情形的计算相比于以往的方法会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28560.8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高速巫云开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岩地层钻孔注浆加固结构及方法,属于隧道施工领域。所述结构包括以母孔为主干、子孔为支干的放射形树状钻孔网,母孔贯穿至软岩地层,子孔设置在软岩地层内;所述方法包括:S1,钻进水平的母孔;S2,从母孔径向钻进若干个子孔,形成子孔网;S3,向母孔和子孔中注入浆液。其中采用钻机、高压泵、高压软管、导向器和自进式钻头实现对母孔和子孔网的钻进,再采用注浆管对母孔和子孔注浆,浆液固结后达到固结强度,以实现对软岩地层的加固效果。本发明的钻孔网在软岩地层内分布均匀,能够均匀地加固软岩地层的结构强度,并且避免加固死角,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52172.2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16 , E02D29/067 , E02D31/02 , E02D31/08 , E02D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悬浮隧道管节接头结构,属于悬浮隧道连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止水结构、第二止水结构、第一层变形控制结构和第二层变形控制结构,其中第二止水结构设置在相邻的管节连接处一侧,第一止水结构、第一层变形控制结构和第二层变形控制结构设置在相邻的管节连接处之间。第二止水结构还通过将其环绕压紧在管节上的套箍和第一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层变形控制结构和第二层变形控制结构外侧分别包裹着保护套,保护套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相邻的管节上,还在第一层变形控制结构、第二层变形控制结构和保护套之间设置有填充垫层。本发明的接头结构整体采用柔性材质,在保证止水密封效果的同时,还可适应管节间的较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05241.6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煤隧道施工期有毒有害气体监控与综合处治系统,属于隧道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监测系统、通风系统、喷雾系统、PLC控制系统和监控中心;PLC控制系统与监测系统、通风系统和喷雾系统连接;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对隧道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风速进行不间断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实时传输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根据气体浓度大小及对应传感器位置、隧道风速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分别控制信号;通风系统或喷雾系统根据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对应位置的风速大小或喷雾大小的调节。本发明克服了人工实时监测的控制手段单一、控制滞后、效率低且等不足,实现了实时自动监测和处理隧道内有毒有害气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