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4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26087.4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件测试设备,涉及零件测试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轮盘仅是静态方面的试验,缺少轮盘转动状态下的试验,无法有效获取轮盘实际工作时的振动特性,无法有效的优化轮盘的问题。该零件测试设备用于测试零件,其包括:转动装置具有容纳空间和转动轴,转动轴用于带动位于容纳空间内的零件转动。流体供应装置设置于转动装置,用于为零件提供流体激励。采集装置设置于零件,用于采集处于流体激励和/或转动状态下的零件的相关信息。获取装置与采集装置连接,用于获取零件的相关信息。控制装置分别与获取装置和转动装置连接,用于处理零件的相关信息以获得零件的振动特性或动态频率特性,以及用于控制转动轴带动零件转动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02992.5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随机振动信号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振动功率谱密度变换至幅值频谱;根据采样频率范围对所述幅值频谱进行补零;对补零后的所述幅值频谱,以及根据同余法产生均匀分布的相位进行反傅里叶变换,确定所述振动功率谱密度的多个单帧伪随机信号;通过二次B样条加权和三层叠加合并法对多个所述单帧伪随机信号进行处理,确定预设时长的真随机振动信号,此方法产生随机振动驱动信号有更高幅值精度以及更多频率份量,以提高随机振动试验控制精度,同时时域信号更逼近真实的环境振动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1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726087.4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件测试设备,涉及零件测试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轮盘仅是静态方面的试验,缺少轮盘转动状态下的试验,无法有效获取轮盘实际工作时的振动特性,无法有效的优化轮盘的问题。该零件测试设备用于测试零件,其包括:转动装置具有容纳空间和转动轴,转动轴用于带动位于容纳空间内的零件转动。流体供应装置设置于转动装置,用于为零件提供流体激励。采集装置设置于零件,用于采集处于流体激励和/或转动状态下的零件的相关信息。获取装置与采集装置连接,用于获取零件的相关信息。控制装置分别与获取装置和转动装置连接,用于处理零件的相关信息以获得零件的振动特性或动态频率特性,以及用于控制转动轴带动零件转动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91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061437.X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装焊点的温循试验温度控制箱,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箱体,用于对温循试验温度控制所需零部件进行防护;遮挡组件,位于控制箱体一端一侧的顶部且与控制箱体活动连接;活动组件,位于遮挡组件靠近控制箱体的一端且与遮挡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箱体一端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本发明,当需要对控制面板进行遮挡时,只需先按压透明遮板的底部位置,然后在弹性件对透明遮板产生的弹性挤压力作用下,使挡架携带透明遮板下移并缓缓与限位卡块分离,然后再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透明遮板缓缓移动至控制面板的外侧并对其进行遮挡,即可对其进行防护,且其在回位的过程中利用弹性势能,使其的操作更为简单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74214.7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路结构振动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涉及力学性能测试表征技术领域,以确定管路结构的振动疲劳曲线数据,为管路结构疲劳分析和寿命评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源。所述方法包括:结合振动台对多个试验管路结构进行位移响应测试,确定激励频率;按照预设个数的振动量级对多个试验管路结构进行分组,得到预设组数的试验管路结构组;确定应力响应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对每组试验管路结构组进行振动激励试验,获得每个振动量级对应的应力响应标定值;基于每个应力响应和时间的变化关系的目标振动参数值,对每组试验管路结构组中的所有试验管路结构分别进行振动激励试验,确定试验管路结构发生疲劳破坏时对应的疲劳寿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2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08694.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结构振动试验的材料振动S‑N特性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结构振动领域,用于解决以试验方法识别材料振动S‑N特性时,局部应变响应难以当量化表征、特性数据通用性差的问题。包括:开展目标结构的结构振动疲劳试验,获得实验结果数据;建立实验结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振动试验进行仿真模拟,识别振动载荷下试验结构疲劳危险部位,获得结构应力特征;基于结构应力特征进行结构振动寿命分析,得到结构振动疲劳寿命;针对不同载荷量级中的各振动量级进行振动应力的仿真,采用各量级下仿真振动寿命数据与实验结果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材料振动S‑N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82616.5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摇摆组件的试验装置,涉及火箭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以解决试验时无法对多组装配误差工况验证的问题。试验装置包括:架体具有横梁和立柱;驱动机构具有驱动端和固定端,其固定端与横梁转动连接,沿竖直方向驱动;常平座一端与立柱连接,其转动轴线与驱动机构驱动方向垂直;第一连接件一端与常平座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驱动端转动连接;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摇摆软管一端连接,摇摆软管另一端与横梁连接;传感器检测驱动机构的驱动载荷;控制器根据检测信息控制驱动机构运动。启动驱动机构,通过调整连接件和常平座的工作位置,模拟常平座摇摆时在多种装配误差下造成的偏轴摇摆特性,并测量驱动力矩值,方便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89833.7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随机振动载荷下火箭发动机螺栓松动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以准确预测螺栓预紧力设计能否适应火箭发动机部组件随机振动环境。所述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部组件对应的加速度随机时域载荷;根据螺栓与发动机部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立部组件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对部组件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依次施加初始预紧力以及加速度随机时域载荷,确定部组件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中靠近螺母端的螺栓截面的动态扭矩和动态轴向力;确定螺栓的螺栓摩擦系数;基于螺栓摩擦系数、动态扭矩和动态轴向力,结合建立的螺栓松动模型,确定螺栓松动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08694.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结构振动试验的材料振动S‑N特性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结构振动领域,用于解决以试验方法识别材料振动S‑N特性时,局部应变响应难以当量化表征、特性数据通用性差的问题。包括:开展目标结构的结构振动疲劳试验,获得实验结果数据;建立实验结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振动试验进行仿真模拟,识别振动载荷下试验结构疲劳危险部位,获得结构应力特征;基于结构应力特征进行结构振动寿命分析,得到结构振动疲劳寿命;针对不同载荷量级中的各振动量级进行振动应力的仿真,采用各量级下仿真振动寿命数据与实验结果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材料振动S‑N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64226.4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5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多源载荷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本发明涉及载荷识别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理论建模误差偏大、载荷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包括:将发动机主要载荷源的空间分布载荷等效为集中载荷,建立包括集中载荷的发动机系统,并基于相干函数及频响函数矩阵条件数进行包括集中载荷的发动机系统的传感器布局优化,构建发动机系统模型,开展发动机地面振动试验,得到实验结果;基于实验结果,利用正则化方法识别作用在发动机结构上的多源动载荷。采用试验建模方法避免了理论建模误差偏大的问题,通过引入正则化思想及优化传感器布局的方法提高了载荷识别精度,有效降低了试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