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及包括此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2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80002367.4

    申请日:201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及包括此的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和包括此的燃料电池,端电池加热器包括:支撑体,形成为板型,在两侧以贯通两面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和空气流路;发热部,配备于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而产生热量;通电块,以贯通所述支撑体的两面的方式结合到所述支撑体,而且,包括所述端电池加热器的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堆,由单位电池层叠而形成,在两侧以沿着层叠方向贯通两面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和空气流路;所述端电池加热器,结合到所述燃料电池堆,在所述单位电池中的层叠于最外廓的单位电池的外侧层叠而连接有流路,由于在布置于燃料电池堆的两端的端电池的外侧布置有端电池加热器,所以能够防止存在于燃料电池堆的端电池内部的水冻结,因此可以在冬季冷启动燃料电池时,提高燃料电池的初始启动能力。

    热交换器
    2.
    发明公开
    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14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80084331.0

    申请日:2022-12-21

    Inventor: 全永夏 白承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即使以窄的宽度该热交换器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冷却性能和排水性能。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集管箱和第二集管箱,冷却流体穿过该第一集管箱和第二集管箱流入/流出,并且第一集管箱和第二集管箱布置成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及芯部,芯部设置在第一集管箱和第二集管箱之间,并且芯部具有多个管和翅片,使得冷却流体移动并且经历热交换,其中,第一集管箱或第二集管箱具有沿纵向方向形成在分离壁中的预定空间,以用于将流动路径在宽度方向上划分成多个空间,使得冷凝水能够穿过其被排放。

    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及包括此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80002367.4

    申请日:201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及包括此的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和包括此的燃料电池,端电池加热器包括:支撑体,形成为板型,在两侧以贯通两面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和空气流路;发热部,配备于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而产生热量;通电块,以贯通所述支撑体的两面的方式结合到所述支撑体,而且,包括所述端电池加热器的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堆,由单位电池层叠而形成,在两侧以沿着层叠方向贯通两面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和空气流路;所述端电池加热器,结合到所述燃料电池堆,在所述单位电池中的层叠于最外廓的单位电池的外侧层叠而连接有流路,由于在布置于燃料电池堆的两端的端电池的外侧布置有端电池加热器,所以能够防止存在于燃料电池堆的端电池内部的水冻结,因此可以在冬季冷启动燃料电池时,提高燃料电池的初始启动能力。

    复合热交换器
    5.
    发明公开
    复合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0630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80024596.1

    申请日:2022-06-02

    Inventor: 全永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热交换器,其设置在与制冷剂循环穿过的主回路相连的次级回路中并且当在其中流动的冷却剂被制冷剂加热或冷却时执行加热或冷却,其中,两个热交换器芯并行地布置,并且设置路径调节歧管,其选择性地连接两个热交换器的相应入口和出口使得冷却剂能够按顺序或独立地在两个热交换器中流动。当复合热交换器处于冷却模式或加热模式时,通过使冷却剂在两个热交换器中按顺序流动(即,表现出串联连接的效果)来使热交换效率最大化,并且当复合热交换器处于除湿模式时,通过使低温/高温冷却剂独立地流到两个热交换器来顺利地实现除湿,从而能够使用单个热交换器以最大效率执行加热、冷却和除湿。

    保冷热交换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0944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282053.5

    申请日:2018-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冷热交换器,更具体而言,涉及这样一种保冷热交换器,通过将保冷材料储存在宽度方向上布置成三行的管当中的第二行管中并且允许在所述管当中的第一行管和第三行管中运动的冷却流体能在第一行管和第三行管之间运动而有效地储存冷却流体的冷空气并在停止发动机时将该冷空气排出以因此防止车辆内部温度快速升高,该保冷热交换器能够改善用户冷却舒适性并使再次执行冷却时消耗的能量和时间最小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