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消耗器的热交换介质的供应回路、工业设备和运行它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9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782792.0

    申请日:2018-07-17

    Inventor: W·劳泽

    Abstract: 用于消耗器热交换介质的供应回路,包括用于热交换介质的流入管线和回流管线,流入和回流管线通过消耗器热交换器彼此连接。输送热交换介质通过供应回路的泵送装置是具有输送泵和配属于输送泵的变频器的频率控制泵送装置。在工业设备的情况下,初级回路连接到作为次级回路的该类型的供应回路。在方法的情况下,供应回路选择性地在两种运行模式之一中运行,在第一运行模式,将从流入管线进入消耗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介质的温度通过混合控制来设定,从流入管线进入消耗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介质的温度通过阀的致动来设定,在第二运行模式,从流入管线进入消耗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介质的温度由对泵送装置的变频器的驱控通过体积流量控制来设定。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234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22927.8

    申请日:2015-11-23

    Inventor: 罗羽钊 汪先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17 F25B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在平行流换热器的下部换热单元的翅片卡槽内分别压入两组扁管,形成两组独立的流通通道,当空调通过四通阀换向进入化霜状态时,第一电磁阀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关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就会有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和左集流管直接进入下部换热单元中的第一扁管通道,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在第二集流管和从上部换热单元流过来的冷媒汇合,而后从第二扁管通道中折返。本发明加快了下部换热单元的融霜速度,缩短了化霜时间,进而提升了整个空调系统的低温制热量,且设计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便于实现。

    具有歧管组件的多管束换热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493736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80071389.2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开利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束、扁平化管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管束,所述第一管束包括在第一歧管与第二歧管之间以间隔平行关系纵向延伸的多个扁平化管区段;以及第二管束,所述第二管束包括在第一歧管与第二歧管之间以间隔平行关系纵向延伸的多个扁平化管区段,所述第二管束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束后方。所述第一管束的所述第二歧管和所述第二管束的所述第二歧管形成了歧管组件,其中所述歧管组件的所述第一管束的所述第二歧管的内部容积和所述歧管组件的所述第二管束的所述第二歧管的内部容积以流体连通方式内部连接。

    换热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23014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80061683.5

    申请日:201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1、30),该换热器具有用于制冷剂(2、20、39)的第一流动通道(23)、用于制冷剂(4、22、41)的第二流动通道(25)以及用于冷却剂(3、21、40)的第三流动通道(24),其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3)具有用于使所述制冷剂(2、20、39)首先冷却的第一区域(23a)和用于使所述制冷剂(2、20、39)进一步冷却的第二区域(23b),其中,所述制冷剂(2、20、39)能够在高压相下在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3)中流动,并且所述制冷剂(4、22、41)能够在低压相下在所述第二流动通道(25)中流动,其中,在位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3)的第一区域(23a)中的制冷剂与位于所述第三流动通道(24)中的冷却剂之间进行第一热传递并且在位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3)的第二区域(23b)中的制冷剂与位于所述第二流动通道(25)中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第二热传递。

    冷凝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9262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10058913.5

    申请日:2011-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左端部侧设有:第一集液箱(3),与第二及第三热交换通路(P2、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第二集液箱(4),与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第二热交换管(2B)连接,并且前者设置在后者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沿通风方向错开的位置,使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使气液分离并积存液体的功能。与第一集液箱(3)连接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第二集液箱(4)连接的第二热交换管(2B)、以及侧板(7)以同一垂直线(O)为弯曲中心向同方向弯曲。该冷凝器(1)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