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62625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072942.1
申请日:2022-09-02
Inventor: 朴智雄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引导构件、地板以及电池,前副车架布置于车辆的前部舱室的下部分,所述前副车架配置为支撑一个或更多个前部部件,引导构件附接到前围板的下部分,所述前围板划分出前部舱室和乘客舱室,所述引导构件包括朝向车辆底部向下倾斜的倾斜壁,地板连接到前围板,电池布置在所述地板下方,其中,所述引导构件位于所述电池的前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627934.2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前柱、前纵梁、侧边梁以及后下构件,前纵梁位于所述前柱的前方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侧边梁连接到所述前柱的底端,后下构件连接所述前纵梁、所述侧边梁以及所述前柱,其中,所述后下构件包括前连接部分和后连接部分,所述前连接部分连接到前纵梁的后部分,所述后连接部分连接到前柱的下部分和侧边梁的前部分,所述后连接部分包括结合到前柱的上接合壁以及结合到侧边梁的下接合壁。
-
公开(公告)号:CN118529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1257289.0
申请日:2023-09-27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围板横向构件及车身,车辆前围板横向构件包括:横向部分、前部部分以及一对外伸支架部分,横向部分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前部部分从所述横向部分朝向车身的前部突出,一对外伸支架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部分的两端,其中,所述横向部分、所述前部部分以及一对外伸支架部分形成一体式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529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1259042.2
申请日:2023-09-27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围板横向构件和车身,车辆前围板横向构件包括横向部分和前部部分,横向部分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前部部分从所述横向部分朝向车身的前部突出,其中,所述前部部分包括多个通孔。车身可以包括地板面板、前围板横向构件以及前围板,其中,前围板横向构件安装在所述地板面板的前部边缘上,前围板连接到所述前围板横向构件的顶部边缘。
-
公开(公告)号:CN1169688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239353.8
申请日:2022-10-11
Inventor: 朴智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下构件和包括后下构件的车辆前端结构,所公开的车辆前端结构可以包括:前柱;前纵梁,位于所述前柱的前方,并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侧梁,连接到所述前柱的下端;以及后下构件,被构成为与所述前纵梁的后部、所述侧梁的前部以及所述前柱的中间部均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5935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781719.8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KR) , 起亚株式会社(KR)
Inventor: 朴智雄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其包括前纵梁、冷却模块、前备箱杆以及延伸部,前纵梁沿着车身长度方向设置在车身的两侧,冷却模块安装在所述前纵梁上,前备箱杆设置在所述冷却模块的后方,延伸部将所述前备箱杆安装到所述前纵梁,其中前备箱杆的中央与冷却模块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间隔开。
-
公开(公告)号:CN1190588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511091.9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前部结构,能够包括:一对前纵梁;前保险杠横梁,其位于上述一对前纵梁的前方;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其分别从上述前保险杠横梁的两端向车辆的外部延伸;一对导流件,其分别装配在上述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自由端;以及一对支撑件,其分别配置在上述一对导流件的后方,各支撑件能够附接在与其相应的前纵梁。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662138.2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挡泥板上部部件以及定位在所述挡泥板上部部件的后部的A柱部件;其中,在挡泥板上部部件的上部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形成第一载荷路径;沿着挡泥板上部部件和A柱部件的连接部分在车身的竖直方向上形成第二载荷路径;连接所述第一载荷路径和所述第二载荷路径的第三载荷路径倾斜地形成在挡泥板上部部件的下部;在第一载荷路径、第二载荷路径和第三载荷路径之间形成充电孔。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37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710909039.9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加强结构,其可以包括:侧构件,其前端表面结合至碰撞吸能盒支架的后表面;外部盖体,其前表面的上边缘部和外边缘部结合至所述碰撞吸能盒支架的后表面;以及挡泥板构件,其布置在所述侧构件的外侧,在所述挡泥板构件的前侧的上端部处形成结合至所述外部盖体的上部的上结合部和结合至所述外部盖体的后表面的下部的下结合部,以及结合至所述外部盖体的所述盖体倾斜表面的倾斜结合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