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车厢冷却/加热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03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951490.7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厢冷却/加热系统,该车辆包括前车厢、后车厢和后车厢的车厢地板,该车厢冷却/加热系统包括:热泵系统,被配置成通过使制冷剂循环来提供冷水或热水;空调装置,流体连接到热泵系统并且被配置成:接收来自热泵系统的冷水或热水,通过在车辆的内部空气或外部空气与冷水或热水之间进行热交换来提供冷空气或暖空气,并且将冷空气或暖空气吹送到前车厢;地板热交换器,安装在车厢地板中并流体连接到空调装置,地板热交换器被配置成接收来自空调装置的冷水或热水,并且通过使冷水或热水循环经过车厢地板来冷却或加热车厢地板;以及管线切换阀模块,其中,已经循环经过地板热交换器的冷水或热水返回到热泵系统。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6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240563.1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包括:空调单元,其包括通过制冷剂管线连接的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和第四热交换器,以使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线循环;和冷却器,通过第二连接管线连接到制冷剂管线,并且被构造成使从空调单元供给的制冷剂与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以调节冷却剂的温度,其中,空调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的下游的制冷剂管线中;第一热交换器,通过第一连接管线连接到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设置在冷却器和第四热交换器的上游、制冷剂管线与第二连接管线连接的位置处;第三控制装置,设置在第四热交换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制冷剂管线中;第三连接管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和第四控制装置。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80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1570078.2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实施例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冷凝器,连接到所述冷凝器的热交换器,连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膨胀阀,连接到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蒸发器,具有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之间以及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膨胀阀之间的端部的第一制冷剂连接管线,在所述第一制冷剂连接管线上的制冷器和第二膨胀阀,以及气体喷射装置,所述气体喷射装置用于选择性地使从所述冷凝器或所述热交换器供应的制冷剂膨胀和流动,并且用于选择性地将制冷剂的一部分供应到所述压缩机以增加制冷剂的流量,其中,根据用于控制车辆内部或电池模块的温度的模式来控制制冷剂的流动。

    水冷式冷凝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6347A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10220498.9

    申请日:2011-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F25B2339/0441 F25B2339/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式冷凝器,其通过简单的结构而减小了尺寸且提高了冷却效率,该冷凝器包括:主散热单元,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却液在该主散热单元中与冷却水交换热量;和过冷芯体单元,从接收器干燥器排出的冷却液在该过冷芯体单元中与冷却水交换热量,所述主散热单元和所述过冷芯体单元具有分开的冷却回路且整合在一个单元中;第二冷却水进水管从第一冷却水进水管分出,该第二冷却水进水管使冷却水能够流入到所述过冷芯体单元中,该第一冷却水进水管使冷却水能够流入到所述主散热单元中;且流入到所述过冷芯体单元中的冷却水通过内部连接管线而与主散热单元中的冷却水一起被排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