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4967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44036.7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获取预先建立的制动力矩曲线,基于制动力矩曲线确定与获取到的制动踏板开度对应的电机制动力矩,制动力矩曲线中第二区间内电机制动力矩维持电机最大制动力矩,第三区间内制动踏板开度与电机制动力矩呈线性关系;第二区间为从第一开度开始直至第二开度,第一开度为施加机械制动力时的制动踏板开度;第二开度为在最大电机制动力的条件下防止车辆发生抱死状态时允许施加的最大机械制动力对应的制动踏板开度。从而根据当前获取到的制动踏板开度获取到的电机制动力矩一定小于电机最大制动力矩,在电机最大制动力矩下可以避免车辆发生抱死状态,且最大可能的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

    一种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17702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200619.8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方法,首先判断储气装置内气体的压力是否满足其原本的工作需要,在满足储气装置原本的工作需求的基础上再对电机系统进行冷却;在对电机系统进行冷却的同时,检测冷却管道入口处气体的压力,判断气体能否顺利通过整个冷却管道。此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方法利用储气装置内的气体冷却电机系统时,时时检测电机系统的温度,并根据电机系统的温度控制冷却气体的流量。气体冷却电机系统后可以直接排入大气,无需设置循环装置,可使整个结构简洁,装配方便。同时,上述冷却方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高效可靠地对电机系统进行冷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冷却方法的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装置。

    油门开度信号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67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9990.4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门开度信号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通过接收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发送的油门开度信号值;若油门开度信号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油门开度安全阈值,则获取主驾驶座椅位置传感器发送的主驾驶座椅纵向位移的变化值;若主驾驶座椅纵向位移的变化值等于预设纵向位移安全阈值,则生成当前控制指令,当前控制指令的油门开度信号值为已经发生的与主驾驶座椅纵向位移的变化值时间最接近且小于预设纵向位移安全阈值的主驾驶座椅纵向位移的变化值对应的油门开度信号值;根据控制指令的油门开度信号值控制车辆行驶,避免车辆出现“冲车或失速”的现象,消除驾驶安全隐患,从而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驾驶。

    一种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1770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00619.8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方法,首先判断储气装置内气体的压力是否满足其原本的工作需要,在满足储气装置原本的工作需求的基础上再对电机系统进行冷却;在对电机系统进行冷却的同时,检测冷却管道入口处气体的压力,判断气体能否顺利通过整个冷却管道。此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方法利用储气装置内的气体冷却电机系统时,时时检测电机系统的温度,并根据电机系统的温度控制冷却气体的流量。气体冷却电机系统后可以直接排入大气,无需设置循环装置,可使整个结构简洁,装配方便。同时,上述冷却方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高效可靠地对电机系统进行冷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冷却方法的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装置。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调节方法、装置和混合动力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02674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904249.0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调节方法、装置和混合动力汽车,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的坡度信号,并判断坡度信号是否满足预设坡度条件;若坡度信号满足预设坡度条件,则获取车辆当前的油门踏板开度,并判断油门踏板开度是否大于预设开度值;若油门踏板开度大于预设开度值,则检测当前发动机是否参与驱动;若发动机未参与驱动,则获取当前车辆的车轮驱动力,并判断车轮驱动力与车辆行驶阻力之间的大小,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基于第一判断结果与车辆当前的实际行驶车速确定是否由纯电动模式转换为发动机模式或混合动力模式。本发明实现了车辆能够根据爬坡需求自动启动发动机参与驱动,节约了油耗,提升了驾驶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应用于车辆的电压转换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9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39534.0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辆的电压转换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包括:N组转换结构,其中,每一组转换结构包括子相控制板和子相功率板;每一所述子相控制板,用于获取与子相控制板对应的子相功率板的电流,并调整所述电流之后向与子相控制板对应的子相功率板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每一所述子相功率板,用于根据接收到的PWM信号调整每一所述子相功率板上的开关进行闭合与断开,以使与每一所述子相功率板上的功率电感产生电压。本申请的设备和方法,只需调整转换结构的数量即可匹配不同型号的燃料电池,从而提高了电压转换设备的适配性,降低电压转换设备的开发成本。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调节方法、装置和混合动力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0267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04249.0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调节方法、装置和混合动力汽车,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的坡度信号,并判断坡度信号是否满足预设坡度条件;若坡度信号满足预设坡度条件,则获取车辆当前的油门踏板开度,并判断油门踏板开度是否大于预设开度值;若油门踏板开度大于预设开度值,则检测当前发动机是否参与驱动;若发动机未参与驱动,则获取当前车辆的车轮驱动力,并判断车轮驱动力与车辆行驶阻力之间的大小,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基于第一判断结果与车辆当前的实际行驶车速确定是否由纯电动模式转换为发动机模式或混合动力模式。本发明实现了车辆能够根据爬坡需求自动启动发动机参与驱动,节约了油耗,提升了驾驶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一种重型混合动力商用车的刹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6658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273193.9

    申请日:20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混合动力商用车的刹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判断踏板刹车速率是否小于正常刹车和极限刹车的临界踏板刹车速率;若是,计算刹车需求扭矩,判断刹车需求扭矩是否小于电机摩擦释放最大热量时对应的电机扭矩,若是,采用电力刹车,若否,判断机械刹车的最大刹车扭矩是否不小于刹车需求扭矩,若是,采用机械刹车,若否,采用机械刹车和电力刹车结合的方式;若否,判断机械刹车的最大刹车扭矩是否不小于刹车需求扭矩,若是,采用机械刹车,若否,采用机械刹车和电力刹车结合的方式。由于在刹车系统中加入了电力刹车,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电力刹车或机械刹车或电力刹车和机械刹车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对传统刹车装置的维护和保养需求。

    一种柴油机的进排气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1065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19779.6

    申请日:2013-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的进排气控制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部件,所述流量控制部件连接于所述储气瓶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之间;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压气机的进气量、反映所述柴油机的气缸的空气需求量的状态参数;控制器,与所述获取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获取所述气缸的空气需求量,并根据所述进气量与所述空气需求量的大小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部件的开口大小、以使所述压气机经补充后的总进气量等于所述空气需求量。采用这种结构,当柴油机低速运行时,压气机经过储气瓶的补充之后,能够向气缸输送足够的气体,以使气缸充分燃油、产生较大的扭矩,减小油耗,避免排放超标的现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控制系统对应的进排气控制方法。

    气热式换热器性能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21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70963.0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热式换热器性能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气热式换热器应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中,气热式换热器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气热式换热器的测试参数,测试参数包括第一类参数和第二类参数;根据测试参数确定气热式换热器的单位温差传热功率关于测试参数的第一函数关系式;确定待预测参数,待预测参数为待测参数中的第一类参数;获取测试参数中第二类参数的值,并根据第一函数关系式预测得到待预测参数的值。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实用且计算量小的特点,方便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中来计算预测气热式换热器性能的各项数据,提升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保证整个控制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