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6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31126.0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9/78 , H01L29/06 , H01L21/336 , H01L29/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沟槽栅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沟槽栅半导体器件包括:P+衬底;位于所述P+衬底上的N‑漂移区;位于所述N‑漂移区一侧的多阶介质层和P阱区,位于所述N‑漂移区另一侧的N+漏区;其中,所述多阶介质层内设有多晶硅栅,所述P阱区内设有N+阱区和P+区。在N‑漂移区引入多阶介质层,并利用台阶侧壁形成极薄的栅极氧化物,进而构成沟槽型的MOS结构,多晶硅下方和靠近漏极侧具有较厚的介质层;降低了LDMOS器件电场峰值和饱和电流密度,同时保持了器件优异的正向导通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2035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28030.1
申请日:2010-11-0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同时去除废水中镉和二氯酚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往含镉和二氯酚的废水中添加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orium)菌球,每升废水中的添加量以黄孢原毛平革菌菌球干重量计为0.3~0.5g,然后调节废水的pH值为3.5~8.5,于35℃~39℃恒温条件下进行吸附降解反应,反应时转速控制在140rpm~160rpm,反应时间不少于36h,反应完成后滤除菌球,完成对废水中镉和二氯酚的同时去除。本发明具有操作条件简单、易于实施、应用范围广、所用菌球无需改造和预处理、成本低、微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70252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563464.5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代乙酰胺在促进白腐真菌胞外镉结晶颗粒聚集增长上的应用,特别是在杂色云芝菌(Coriolus versicolor)胞外镉结晶颗粒聚集增长上的应用;具体操作方法为:往含镉溶液中添加所述白腐真菌的菌丝球,在恒温振荡条件下进行吸附反应,反应完成后在所述白腐真菌表面形成镉纳米结晶颗粒;再继续向吸附反应后的中间溶液中投加所述的硫代乙酰胺,于恒温振荡条件下进行尺寸调控反应,充分反应后即完成白腐真菌胞外镉结晶颗粒的聚集增长。本发明具有能有效降低镉颗粒的移动性、显著提高溶液中镉去除能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2035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28030.1
申请日:2010-11-0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同时去除废水中镉和二氯酚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往含镉和二氯酚的废水中添加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orium)菌球,每升废水中的添加量以黄孢原毛平革菌菌球干重量计为0.3~0.5g,然后调节废水的pH值为3.5~8.5,于35℃~39℃恒温条件下进行吸附降解反应,反应时转速控制在140rpm~160rpm,反应时间不少于36h,反应完成后滤除菌球,完成对废水中镉和二氯酚的同时去除。本发明具有操作条件简单、易于实施、应用范围广、所用菌球无需改造和预处理、成本低、微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451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11401.3
申请日:2010-06-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12P21/00 , C07K2/00 , C07K1/14 , C02F3/34 , C12R1/645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腐真菌胞外聚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首先是将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菌悬液添加到液体培养基中,并于35℃~37℃的温度、120r/min~150r/min的转速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0℃~4℃条件下第一次离心分离;然后将上清液进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4~5倍于其体积的无水乙醇,0℃~4℃条件下静置过夜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分离;将分离后沉淀下来的粗胞外聚合物进行透析,密闭后保存,得到本发明的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聚合物。本发明方法提取的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聚合物对研究该菌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或处理重金属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45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11401.3
申请日:2010-06-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12P21/00 , C07K2/00 , C07K1/14 , C02F3/34 , C12R1/645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腐真菌胞外聚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首先是将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菌悬液添加到液体培养基中,并于35℃~37℃的温度、120r/min~150r/min的转速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0℃~4℃条件下第一次离心分离;然后将上清液进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4~5倍于其体积的无水乙醇,0℃~4℃条件下静置过夜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分离;将分离后沉淀下来的粗胞外聚合物进行透析,密闭后保存,得到本发明的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聚合物。本发明方法提取的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聚合物对研究该菌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或处理重金属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341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310514.6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在线除冰机器人的组合式行走除冰机构,包括支架以及装设于支架上的铣削轮机构、敲击机构和行走碾压轮机构,所述铣削轮机构与行走碾压轮机构布置于同一行进方向上,敲击机构设于铣削轮机构与行走碾压轮机构下方。该高压输电线在线除冰机器人的组合式行走除冰机构可同时用铣削、碾压、敲击三种机械方式进行除冰,具有结构紧凑,除冰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72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110007639.9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28 , C02F1/6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孢原毛平革菌去除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黄孢原毛平革菌孢子粉制成孢子悬液,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过滤后得黄孢原毛平革菌菌球;将菌球添加至废水中,调节废水的pH值,恒温条件下进行吸附反应,反应后过滤废水,回收菌球,完成一次去除过程;将回收的菌球经去离子水清洗后加入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再生菌球,将该黄孢原毛平革菌再生菌球加入至待处理的重金属废水中以进行循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菌丝无需改造和预处理,可以重复利用,反应条件简单,可处理复杂成分水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070252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63464.5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代乙酰胺在促进白腐真菌胞外镉结晶颗粒聚集增长上的应用,特别是在杂色云芝菌(Coriolus versicolor)胞外镉结晶颗粒聚集增长上的应用;具体操作方法为:往含镉溶液中添加所述白腐真菌的菌丝球,在恒温振荡条件下进行吸附反应,反应完成后在所述白腐真菌表面形成镉纳米结晶颗粒;再继续向吸附反应后的中间溶液中投加所述的硫代乙酰胺,于恒温振荡条件下进行尺寸调控反应,充分反应后即完成白腐真菌胞外镉结晶颗粒的聚集增长。本发明具有能有效降低镉颗粒的移动性、显著提高溶液中镉去除能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1692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32148.2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62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生物质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改性黄孢原毛平革菌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黄孢原毛平革菌、氮苯、三氯甲烷和4-溴丁酰氯按比例混合,将混合液密封,常温下振荡、过滤,然后用三氯甲烷冲洗,洗净后将该黄孢原毛平革菌浸入到聚乙烯亚胺、KOH和叔戊醇组成的改性液中,再将该改性液在70℃~75℃温度下振荡,清洗、冻干后制得改性黄孢原毛平革菌吸附剂。该方法制得的改性黄孢原毛平革菌吸附剂可用于净化处理含六价铬的重金属废水,且具有用量少、单位吸附容量大、操作方便、能将毒性大的Cr(VI)部分转化为毒性低的Cr(III)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