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颗粒阻塞技术的变刚度全向运动软体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90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26257.8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颗粒阻塞技术的变刚度全向运动软体驱动器,包括折叠波纹管、第一软管、中心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折叠波纹管的中空部分为驱动腔室,折叠波纹管的侧壁上呈圆周均匀设有第一颗粒腔室、第二颗粒腔室和第三颗粒腔室,每个颗粒腔室内均匀填充有颗粒;折叠波纹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柱形圆片密封,其中一个柱形圆片上设有第一软管、中心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中心软管与驱动腔室连通,第一软管与第一颗粒腔室连通,第二软管与第二颗粒腔室连通,第三软管与第三颗粒腔室连通,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同时与负压泵连接,中心软管同时与气泵和真空泵连接。本发明由三个颗粒腔室与驱动腔室共同组成驱动模块,并且通过两者共同作用实现弯曲运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互干扰,减弱了变刚度模块对驱动器运动性能的影响。

    基于纤维阻塞的变刚度气线混合软体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6460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03126.8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纤维阻塞的变刚度气线混合软体驱动器,包括变刚度部分和驱动部分,变刚度部分位于驱动部分的上端,变刚度部分通过纤维阻塞实现驱动器的刚度变化,驱动部分通过线绳驱动实现驱动器的弯曲;所述变刚度部分包括外层管、纤维阻塞层和内层管,纤维阻塞层位于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其中,纤维阻塞层包括大纤维层和小纤维层,多个大纤维层堆叠在一起,相邻两个大纤维层的纤维旋向相反,相邻两个大纤维层的间隙内填充两个小纤维层,每个小纤维层的纤维旋向与邻近的大纤维层的纤维旋向相同。该驱动器具有刚度可变、可控弯曲变形、输出力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一种气动软体臂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23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03237.3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动软体臂,包括:驱动器组件,所述驱动器组件包括软体驱动器,所述软体驱动器内形成有形变腔,一侧开口,用于改变所述形变腔内的气压,当所述形变腔内气压在设定范围内变化时,所述软体驱动器可沿其轴向伸缩,所述软体驱动器材质的弹性模量为第一设定值;外骨骼组件,所述外骨骼组件包括外骨骼,所述外骨骼内形成有容纳腔,一侧开口,并套接于所述软体驱动器上,所述外骨骼可随所述软体驱动器伸缩,其材质的弹性模量为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该气动软体臂具有更大输出作用力和刚度。

    基于夹持矢量驱动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6211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93508.7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夹持矢量驱动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包括夹持递送模块和动力传送模块;导管导丝穿过夹持递送模块,由夹持递送模块夹持,夹持递送模块内有对称设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分别与导管导丝轴向方向成60°夹角;驱动模块内有电机和动力传送轴,通过动力传送轴将电机动力传送到夹持递送模块。本发明实现了递送机构和旋转控制机构共用同一个夹持机构对导管、导丝进行夹持,从而实现导管、导丝的旋转和递送动作,极大地减小了机器人的整体尺寸,实现机器人小型化、轻量化,有利于运输、安装。

    一种绳驱动主动介入导管

    公开(公告)号:CN219110566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23137501.3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绳驱动主动介入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前端导向部分、与前端导向部分对接相连的中间嵌入式增强部分和末端驱动部分;所述前端导向部分和对接相连的中间嵌入式增强部分整体包括外管、编织管、内管、弹簧和不锈钢丝,所述编织管设置在外管的内壁,所述内管设置在外管内部,所述弹簧设置在内管的一端,所述弹簧一端设置有若干不锈钢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三组六根不锈钢丝的控制组合起来就会实现各个方向的转向,同时采用导管前端采用压缩弹簧,通过控制其连接的三组六根不锈钢驱动线实现前端转向;且末端驱动采用相交轴齿轮作为绕绳器,将操作者手部转动转化为前端的弯曲,以实现驱动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