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7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7023.6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抗冲击性能评估的慢速耗能测试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同步测量测试样本在机械慢速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应力和温度;步骤S2、对测得的温度中的温降部分进行后处理,将测量时间减去温降起始时间,将测量温度减去温降的长期温度,从而得到温降‑时间结果;步骤S3、进行参数化拟合,以将温降过程的初始时间至结束时间和长期温度拟合完好,从而确定系数χ;步骤S4、利用确定的系数χ和实时温度测量的时间步长,计算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绝热温升;步骤S5,利用材料在起始温度的比热容,根据绝热温升与起始温度的相对温差,计算慢速耗能:步骤S6,获得应力‑应变‑绝热温升‑耗能的数据,同步准确测量应力、应变和耗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0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25399.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电磁‑油气‑惯容特征的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作动器包括活塞杆、导向杆、螺旋槽套筒、定子铁芯和直杆,活塞内设置有可控阻尼阀总成,活塞杆底端与活塞相连,导向杆顶端穿过活塞并伸入活塞杆的内部,螺旋槽套筒内圆面设有螺旋槽,定子铁芯的凹槽内嵌有电磁线圈,定子铁芯固定在螺旋槽套筒/活塞杆上,直杆外圆面套有永磁体,直杆固定在活塞杆/螺旋槽套筒上;活塞沿轴向加工有阻尼孔;活塞杆、活塞与定子铁芯将作动器内部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通过向电磁线圈和可控阻尼阀总成通电,悬架可工作在被动、半主动和主动三种模式。本发明的悬架作动器同时具备电磁、油气和惯容特征,拓宽悬架控制带宽,降低电磁系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946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54981.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W30/02 , B60W10/22 , B60W10/18 , B60W10/04 , B60W40/107 , B60W40/105 , B60W4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舒适与节能的智能车辆纵‑垂向协同控制系统与方法,纵‑垂向协同控制系统包括车辆传感器模块、路面不平度信息预瞄模块、车辆状态信息估计模块、通讯模块、车辆纵‑垂向协同控制模块、电磁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模块和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模块;纵‑垂向协同控制方法为:根据预瞄获取的前方路面类型和路面不平度等级确定未来时刻的悬架控制参数,同时,基于前方路面不平度和相应悬架控制参数计算最大舒适速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车辆驱动效率与能源效率计算最优纵向加速度,通过未来时刻悬架控制参数切换和行驶车速调整实现纵‑垂向协同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纵向车速与垂向悬架的协同控制,以节能的方式提高智能车辆无人驾驶过程中的乘坐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4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35890.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参考模型的无人矿卡车身姿态全路况控制系统与方法,参考模型模块根据路况识别模块重构的连续路面不平度信息和驾驶行为决策模块间歇形成的离散转弯指令/离散驱动指令/离散制动指令/离散转弯与制动指令/离散转弯与驱动指令,提前输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无人矿卡车身俯仰角和车身侧倾角变化情况;主动油气悬架模块控制器根据参考模型模块提前输出的未来一段时间内无人矿卡实际车身俯仰角和车身侧倾角与无人矿卡目标车身俯仰角和车身侧倾角之间的误差,在无人矿卡通过未来连续不平路面和离散路况时,控制主动油气悬架模块执行器输出相应的位移以消除误差,抑制无人矿卡车身姿态变化。本发明能确保无人矿卡全路况车身姿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7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910321709.4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135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聚类的生菜品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1、生菜样本光谱的采集:用光谱仪采集不同品种的生菜样本,获取生菜样本的漫反射光谱;步骤2、光谱的降维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将生菜样本光谱的维数降低;步骤3、进行生菜光谱的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模糊隶属度以及聚类中心;步骤4、计算自适应聚类方法的参数λ;步骤5、采用自适应聚类方法进行生菜品种的鉴别。本发明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无需学习样本,具有检测速度快,鉴别准确率高等优点,可对多个品种的生菜进行准确鉴别。特别是在聚类包含噪声数据的生菜光谱数据方面优于模糊C均值聚类,在聚类性能上要优于现有的模糊C均值聚类。
-
公开(公告)号:CN114802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68784.0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联网环境下的减速带工况车路协同馈能方法,在减速带工况自动驾驶模式,经过固定位置P0处时,车辆匀速行驶,ts时间后,以0.1g的制动减速度进行制动,切换为人工驾驶模式后,ECU将最佳车速和制动减速度反馈给驾驶员,驾驶员控制制动踏板力度,从而达到最佳车速和制动减速度;通过建立综合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能量回收性能的适应度函数,以适应度函数最小作为寻优条件,得到车辆通过电磁减速带的优化车速,再由优化车速确定最佳车速;制动减速度根据车辆到电磁减速带的实际距离与理想制动距离、临界制动距离的大小关系进行确定。本发明实现了车路协同馈能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308671.6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F16F9/096 , F16F9/32 , F16F9/34 , F16F9/344 , F16F9/348 , F16F9/50 , F16F9/516 , B60G17/015 , B60G17/019 , B60G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惯容器的主动油气混合悬架机构,包括液压缸、活塞、活塞杆、蓄能器、螺旋管和控制阀系统,所述活塞横置在所述液压缸内将其分为上下两个腔体,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垂直相连后从液压缸的下腔伸出,上腔的一端设有的上油口与蓄能器连通,所述蓄能器的另一端与螺旋管连通,所述螺旋管的另一端通过控制阀系统与下腔的下油口连通,在所述活塞的两端具有阻尼孔和/或单向阀,克服了封装飞轮或者质量惯性的惯容器不能实现动态调节惯容的缺点,以及传统油气悬架只能通过主动调节阻尼孔流量的方式改变油气悬架阻尼,同时实现阻尼和惯容的动态调节与控制,从而提高油气悬架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031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54603.6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混合电磁减振系统,属于车辆系统减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多功能混合电磁减振系统包括线性电磁阻尼器/作动器和线性电磁车轮动力吸振器,线性电磁阻尼器/作动器用于衰减车身与车轮的相对运动,并将车身与车轮相对振动产生的机械功率转化为电功率再利用;线性电磁车轮动力吸振器与线性电磁阻尼器/作动器的动子刚性串联或是并联,用于吸收车轮振动,并将车轮振动产生的机械功率转化为电功率再利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兼顾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与能量再生,并适用于所有具有两自由度运动特征振动系统的减振。
-
公开(公告)号:CN10773332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1012908.4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播种机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一种播种机监控系统,包括工控机和驱动电机;所述工控机包括机组速度融合模块、排种流量监测模块、驱动电机理论转速决策模块、转速偏差推理模块、控制参数整定模块、排种轴转速调整模块和排种轴转速控制模块;定位信号接收器固定在驾驶室顶部,用于接收地理位置信号;所述定位信号接收器与驱动电机理论转速决策模块连接;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播种机驱动轮上,用于测量播种机驱动轮转速;所述速度传感器与机组速度融合模块连接,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播种机机架横梁上,用于测量播种机加速度;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机组速度融合模块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的是机组作业状态参数监测以及播量精准调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44557.5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充磁退磁控制装置与方法,步进电机通过连接轴与永磁同步电机同轴连接,总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线组连接步进电机,总控制器通过定子线圈接线组与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定子线圈连接,总控制器包括继电器开关控制器、充磁退磁电机转换开关组、变频器、MCU、步进电机驱动器、充磁退磁继电器开关组、脉动电流发生器组以及十一个继电器开关;通过总控制器完成充退磁控制装置与电机之间的转换,实现充退磁控制装置与电机的装置一体化,通过总控制器控制定子线圈轮流给永磁体充退磁,既可实现全部充退磁,也可实现局部充退磁,避免定子线圈发热的隐患,在进行充退磁时,只需通过总控制器进行控制,无需拆开电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