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0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867854.3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防护结构及车辆,车身防护结构包括车架纵梁、门槛和防护件;车架纵梁的至少一侧设有门槛,车架纵梁与门槛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防护件至少部分设于第一间隙中。本申请通过在门槛和纵梁之间设置防护件,为门槛提供了侧面支撑,降低了门槛在碰撞过程中翻转变形的可能性,使得门槛在承受侧面碰撞时能够充分压溃变形;同时,防护件可以将门槛受到的侧面碰撞力传递至车架纵梁,通过利用高强度的车架纵梁来作为主要承力部件,能够减小车身的碰撞变形量,从而有效保护车辆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7774.5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翼子板组件和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翼子板组件包括翼子板和支撑板,翼子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板和第二板在相邻接处弯曲或者弯折设置,第一板用于覆盖在车辆前舱的上表面,第二板用于覆盖在车辆前舱的侧面,支撑板设置在翼子板和车辆前舱之间并支撑翼子板。本申请通过使翼子板组件和车辆满足上述结构,使得翼子板由支撑板支撑,有利于极大提高了翼子板组件的刚度,有效提高了翼子板组件抗凹屈曲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1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48491.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车身侧防护结构和电动车,车身侧防护结构包括:门槛梁、前纵梁后段、座椅前横梁、碰撞力传递件。所述前纵梁后段与所述门槛梁在横向上相对并且间隔开,所述座椅前横梁沿车身的横向延伸,所述座椅前横梁与所述前纵梁后段连接。碰撞力传递件在横向上连接门槛梁、座椅前横梁和前纵梁后段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门槛梁向所述座椅前横梁和所述前纵梁后段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传递碰撞力。由此,通过设置碰撞力传递件,可以将门槛梁受碰撞挤压变形后的力传递给座椅前横梁和/或前纵梁后段,以降低车身侧防护结构局部过度变形,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性,以使车辆能够具有较高的侧面柱碰防护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0029.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身结构以及车辆。该车身结构包括搁物板前横梁、左轮罩内板加强板、右轮罩内板加强板以及后地板上横梁,所述左轮罩内板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后地板上横梁的第一端与所述搁物板前横梁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右轮罩内板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后地板上横梁的第二端与所述搁物板前横梁的第二端之间。该车身结构的搁物板前横梁、左轮罩内板加强板、右轮罩内板加强板及后地板上横梁之间连接形成封闭的环状传力路径,能极大的提升车身扭转刚度及扭转模态,满足车身高扭转刚度要求,还可释放大量行李箱空间,简化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492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880523.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进程的优先级和预期资源量,以及操作系统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优先级和所述预期资源量是预先设定好的,所述预期资源量包括所述目标进程的预期CPU资源量和预期内存资源量,操作系统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操作系统可提供的CPU资源信息和内存资源信息;根据所述优先级、所述预期资源量以及所述操作系统的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进程的目标资源信息,所述目标资源信息包括目标CPU资源信息和目标内存资源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资源信息对所述目标进程进行资源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5334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918479.1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承载式车身的前舱结构、非承载式车身和车辆。所述非承载式车身的前舱结构包括:A柱、轮罩上边梁、水箱下横梁和象鼻梁;所述轮罩上边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A柱上;所述象鼻梁的一端与所述轮罩上边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象鼻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非承载式车身的前舱结构对于碰撞能量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18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47093.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前舱结构和车辆,车辆前舱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动力总成、空调系统、碰撞传递件。碰撞传递件包括第一推动块和第二推动块,第一推动块位于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整体的左侧与左纵梁之间,第二推动块位于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整体的右侧与左纵梁之间。碰撞力传递路径为: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靠近碰撞侧的纵梁、第一推动块、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中的一个、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第二推动块、左纵梁和右纵梁中远离碰撞侧的纵梁。由此,在上述路径下,会产生沿Y向的力或分力,使车辆朝远离碰撞的一侧发生侧滑,避免车辆的纵梁过度吸能弯曲或被压缩导致驾驶室被正面碰撞的可能性,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8400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224153.3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1/00 , G06F13/42 , H04L67/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I的数据传输方法、芯片、控制器及存储介质。通过接收通信系统中第二设备基于需要交换的第二有效数据块发送的第一侧触发信号;并基于第一侧触发信号,准备第一侧数据块,从而在一次数据交互过程中,将第一侧数据块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并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与第二有效数据块对应的第二侧数据块。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一次数据交互完成有效数据块的交换,实现主侧数据和从侧数据的同时传输,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18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347093.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前舱结构和车辆,车辆前舱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动力总成、空调系统、碰撞传递件。碰撞传递件包括第一推动块和第二推动块,第一推动块位于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整体的左侧与左纵梁之间,第二推动块位于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整体的右侧与左纵梁之间。碰撞力传递路径为: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靠近碰撞侧的纵梁、第一推动块、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中的一个、动力总成和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第二推动块、左纵梁和右纵梁中远离碰撞侧的纵梁。由此,在上述路径下,会产生沿Y向的力或分力,使车辆朝远离碰撞的一侧发生侧滑,避免车辆的纵梁过度吸能弯曲或被压缩导致驾驶室被正面碰撞的可能性,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