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电池联合加热系统的热量分配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74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259855.6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一种空调电池联合加热系统的热量分配控制系统,包括:具有第一泵和放热器的车内加热回路、具有第二泵和电池换热器的电池加热回路以及将车内加热回路与电池加热回路分别连结的两条支路;在车内加热回路上设置有热源;在两条支路与车内加热回路和电池加热回路连结的至少一个连结点上配置有三通流量调节阀;在放热器的入口侧配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电池换热器的入口侧配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调节热源的输出以及三通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本发明在同时加热车室内和电池时,能兼顾空调侧和电池侧不同的加热需求。

    空调电池联合加热系统的热量分配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747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0259855.6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一种空调电池联合加热系统的热量分配控制系统,包括:具有第一泵和放热器的车内加热回路、具有第二泵和电池换热器的电池加热回路以及将车内加热回路与电池加热回路分别连结的两条支路;在车内加热回路上设置有热源;在两条支路与车内加热回路和电池加热回路连结的至少一个连结点上配置有三通流量调节阀;在放热器的入口侧配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电池换热器的入口侧配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调节热源的输出以及三通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本发明在同时加热车室内和电池时,能兼顾空调侧和电池侧不同的加热需求。

    具有电池加热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478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060521.8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有电池加热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包括:包括第一泵和放热器的车内加热回路;包括第二泵和电池热交换装置的电池加热回路;与车内加热回路连于第一分流节点且与电池加热回路连于第一合流节点,供冷却液从车内加热回路流向电池加热回路的第一支路;与车内加热回路连于第二合流节点且与电池加热回路连于第二分流节点,供冷却液从电池加热回路流向车内加热回路的第二支路;以及设于车内加热回路或电池加热回路的至少一方的热源;电池加热回路中的冷却液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泵的驱动下在电池加热回路中循环流动;在第一、第二分流节点、第一、第二合流节点的至少任意一处设有调节流入或流出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的冷却液流量的三通流量调节阀。

    一种热管理分配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90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575739.5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一种热管理分配控制系统,包括:车室加热回路,该车室加热回路包括热源、第一泵和放热器;以及电池加热回路,电池加热回路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热交换器,第一流路以热交换器与放热器并联设置的形式通过三通流量调节阀连接车室加热回路,第二流路上设置有第二泵和电池换热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相互独立,热交换器使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还包括调节热源的输出、三通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第一泵的输出和第二泵的输出的控制单元;在车室与电池同时加热时,控制单元调节第一泵的输出和/或调节第二泵的输出。本发明能进行大范围且精确的热源放热量分配,且在分配热源放热量的过程中确保车室加热的舒适性。

    车辆用空调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4934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680063462.5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循环装置(1)、加热器芯(34)、冷风旁通通路(16)、风量比例调节部(17)以及辅助热交换器(4)。加热器芯配置于蒸发器(7)的空气流下游侧的加热用通路(15)。辅助热交换器设置于制冷循环装置,通过热交换使从冷凝器(3)流出并流入蒸发器前的制冷剂进行焓变化。蒸发器具有储蓄冷热的蓄热部(7e),在压缩机(2)工作时,在蓄热部蓄冷,在压缩机停止时,从蓄冷部放冷。辅助热交换器配置于蒸发器的空气流下游侧且加热器芯的空气流上游侧。辅助热交换器使由冷凝器冷凝后且由蒸发器蒸发前的液相的制冷剂通过与由蒸发器冷却后且由加热器芯加热前的空气的热交换而进行焓变化。

    车辆用空调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493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3462.5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循环装置(1)、加热器芯(34)、冷风旁通通路(16)、风量比例调节部(17)以及辅助热交换器(4)。加热器芯配置于蒸发器(7)的空气流下游侧的加热用通路(15)。辅助热交换器设置于制冷循环装置,通过热交换使从冷凝器(3)流出并流入蒸发器前的制冷剂进行焓变化。蒸发器具有储蓄冷热的蓄热部(7e),在压缩机(2)工作时,在蓄热部蓄冷,在压缩机停止时,从蓄冷部放冷。辅助热交换器配置于蒸发器的空气流下游侧且加热器芯的空气流上游侧。辅助热交换器使由冷凝器冷凝后且由蒸发器蒸发前的液相的制冷剂通过与由蒸发器冷却后且由加热器芯加热前的空气的热交换而进行焓变化。

    热泵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2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80064180.8

    申请日:2014-10-30

    Abstract: 使在热泵循环(10)中加热后的冷却水循环的高压侧热介质循环回路(21)中配置有使冷却水和向车厢内送风的送风空气热交换的加热器芯部(23),在与高压侧热介质循环回路(21)连结的低压侧热介质循环回路(22)中配置有使从加热器芯部(23)流出的冷却水的至少一部分与热泵循环(10)的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24)。由此,通过从加热器芯部(23)流出的冷却水所具有的未用于加热送风空气的剩余的热量能够抑制室外热交换器(14)的结霜,能够对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14)的霜进行除霜。

    一种热管理分配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900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575739.5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一种热管理分配控制系统,包括:车室加热回路,该车室加热回路包括热源、第一泵和放热器;以及电池加热回路,电池加热回路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热交换器,第一流路以热交换器与放热器并联设置的形式通过三通流量调节阀连接车室加热回路,第二流路上设置有第二泵和电池换热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相互独立,热交换器使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还包括调节热源的输出、三通流量调节阀的开度、第一泵的输出和第二泵的输出的控制单元;在车室与电池同时加热时,控制单元调节第一泵的输出和/或调节第二泵的输出。本发明能进行大范围且精确的热源放热量分配,且在分配热源放热量的过程中确保车室加热的舒适性。

    制冷循环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10564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580070152.1

    申请日:2015-12-08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2)、散热器(3)、辅助热交换器(4)、减压装置(5)、蒸发器(6)以及内部热交换器(7)。辅助热交换器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与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送风空气的热交换而进一步散热。减压装置对从辅助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通过在辅助热交换器由制冷剂散发的热加热之前的送风空气与在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蒸发器对该加热之前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并且使制冷剂蒸发,使热交换之后的制冷剂向压缩机流出。内部热交换器具有:配置于从散热器至减压装置的制冷剂路径且与辅助热交换器串联地连结的第一热交换部(71);以及配置于从蒸发器至压缩机的制冷剂路径的第二热交换部(72),该内部热交换器使在第一热交换部内通过的制冷剂与在第二热交换部内通过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制冷循环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1056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152.1

    申请日:2015-12-08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2)、散热器(3)、辅助热交换器(4)、减压装置(5)、蒸发器(6)以及内部热交换器(7)。辅助热交换器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与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送风空气的热交换而进一步散热。减压装置对从辅助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通过在辅助热交换器由制冷剂散发的热加热之前的送风空气与在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蒸发器对该加热之前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并且使制冷剂蒸发,使热交换之后的制冷剂向压缩机流出。内部热交换器具有:配置于从散热器至减压装置的制冷剂路径且与辅助热交换器串联地连结的第一热交换部(71);以及配置于从蒸发器至压缩机的制冷剂路径的第二热交换部(72),该内部热交换器使在第一热交换部内通过的制冷剂与在第二热交换部内通过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