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46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80025332.9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热泵循环(10)、高温侧热介质回路(21)以及低温侧热介质回路(30)。热泵循环具有压缩机(11)、高温侧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2)、吸热用减压部(14b)以及低温侧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6)。高温侧热介质回路具有使高温侧热介质与温度调节对象流体进行热交换的加热用热交换器(23)。低温侧热介质回路具有被从低温侧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流出的低温侧热介质吸热的多个吸热用设备(31、32、36、38)和使各个吸热用设备中的低温侧热介质的吸热量变化的吸热量调节部(33、33a、35a、35b、37)。制冷循环装置在吸热量调节部使各个吸热用设备中的低温侧热介质的吸热量变化的情况下,使流入低温侧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681.7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22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有:制冷循环(10)、高温侧热介质回路(20)以及低温侧热介质回路(40)。高温侧热介质回路(20)具有:空气热介质热交换器(21、35)、加热器芯(22)、分支部(24)、共用流路(23)、流量调整部(30)以及辅助热源(26、36)。空气热介质热交换器(21、35)使热介质与车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加热器芯(22)与空气热介质热交换器并联地连接,并使热介质所具有的热向朝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送风空气散热。分支部(24)分支为朝向空气热介质热交换器的热介质的流动和朝向加热器芯的热介质的流动。在共用流路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辅助热源(26、36)在分支部的上游侧加热热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408155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480041612.3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3 , B60H1/00485 , B60K11/02
Abstract: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阀芯(211)、第二阀芯(212)、第三阀芯(221)和第四阀芯(222)。第一阀芯(211)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从第一泵(11)排出的热媒流入的状态和未流入的状态。第二阀芯(212)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从第二泵(12)排出的热媒流入的状态和未流入的状态。第三阀芯(221)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热媒向第一泵(11)流出的状态和未流出的状态。第四阀芯(222)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热媒向第二泵(12)流出的状态和未流出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5722C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0118016.9
申请日:2000-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5 , F25B39/02 , F25B2500/01 , F28D1/05391 , F28D2021/0071 , F28F1/022 , F28F19/004
Abstract: 在制冷剂蒸发器中,有多条由铝材制成的管道设置在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叠层方向上,有多个由铝材制成的波纹散热片设置在相邻的管道之间。在蒸发器中,当管道的管道板厚度TT在0.10mm-0.35mm的范围内并且每一管道的管道高度TH在叠层方向上在1.5mm-3.0mm的范围内时,制冷剂通道中的制冷剂压力损失可以很小,并且空气传热面积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263732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80032295.9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B60H1/00899 , F25B25/005 , F25B30/02 , F25B2339/047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用调节部(60b),其调节流经热媒外部空气热交换器(13)的热媒以及外部空气中至少一方的流量,以使得与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6)的表面温度相关联的温度接近于第1目标温度;以及制冷剂流量调节部(60d),其调节从压缩机(22)排出的所述制冷剂的流量,以使得与在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6)以及空气加热用热交换器(17)中的至少一方的热交换器被温度调节而朝向车室内吹出的送风空气的温度相关联的温度接近于第2目标温度。由此,能够恰当地控制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3)的表面温度以及朝向车室内吹出的送风空气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6177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1685.2
申请日:2015-02-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899 , B60H1/00385 , B60H1/00807 , B60H1/00828 , B60H1/00885 , B60H2001/00928 , B60K6/22 , B60K11/02 , B60K2001/003 , B60K2001/005 , B60K2001/006 , B60Y2200/92 , B60Y2400/88 , B60Y2400/89 , F25B1/00 , Y10S903/904
Abstract: 车辆用热量管理系统具有:高温侧泵(12),其吸入并排出热介质;压缩机(23),其吸入并排出制冷循环(22)的制冷剂;高压侧热交换器(15),其使制冷循环(22)的高压侧制冷剂与通过高温侧泵(12)进行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介质外气热交换器(13),其使通过高温侧泵(12)进行循环的热介质与外气进行热交换;以及泵控制部(50a),其控制高温侧泵(12)的动作,使得即使压缩机(23)停止,高温侧泵(12)也继续动作。能够提高再启动压缩机时的循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816271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610006648.5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5 , B60K11/02 , B60K2001/003 , B60K2001/005 , B60L1/003 , B60L1/02 , B60L3/0023 , B60L3/003 , B60L3/0046 , B60L11/14 , B60L11/1864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10/10 , B60L2240/34 , B60L2240/36 , B60L2240/445 , B60L2240/545 , B60L2240/662 , F01P2005/105 , F01P2050/24 , F01P2060/08 , F01P2060/1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68 , H01M10/6569 , H01M10/663 , H01M10/667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77 , Y02T10/7216 , Y02T10/7291 , Y02T90/16
Abstract: 一种冷却结构,包括多个板状的发热件(16、19-21),例如电池元件(16)、DC电压转换器(19、20)以及电力构件(例如继电器21)。在该冷却结构中,发热件沿板厚方向以预定间隔被设置,用形成流体通道(24,27,32),每个流体通道设置在相邻的发热件之间,并且用于冷却发热件的流体流经该流体通道。由此,所有的发热件可以有效地被冷却,同时还可以使冷却机构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525120A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200410005338.2
申请日:2000-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5 , F25B39/02 , F25B2500/01 , F28D1/05391 , F28D2021/0071 , F28F1/022 , F28F19/004
Abstract: 在制冷剂蒸发器中,有多条由铝材制成的管道设置在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叠层方向上,有多个由铝材制成的波纹散热片设置在相邻的管道之间。在蒸发器中,当管道的管道板厚度TT在0.10mm-0.35mm的范围内并且每一管道的管道高度TH在叠层方向上在1.5mm-3.0mm的范围内时,制冷剂通道中的制冷剂压力损失可以很小,并且空气传热面积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292484A
公开(公告)日:2001-04-25
申请号:CN00119956.0
申请日:2000-06-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12 , F25B39/02 , F28D1/0391 , F28D1/05391 , F28D2021/0085 , F28F9/0214 , F28F9/028
Abstract: 蒸发器具有许多管道,它们沿垂直于空气流的宽度方向彼此平行地排列。管道还沿空气流方向排列成两排,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部分也沿空气流方向排列成对应于管道的两排。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配置在槽部分上,分别位于在宽度方向的一个侧端部,因此,制冷剂在流过一排管道之后又流过另一排管道。在蒸发器中,用于分配制冷剂的节流孔设在槽部分的分配部分上,能随意调整管道内的制冷剂分配,因此可从蒸发器吹出温度均匀的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80085681.7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22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有:制冷循环(10)、高温侧热介质回路(20)以及低温侧热介质回路(40)。高温侧热介质回路(20)具有:空气热介质热交换器(21、35)、加热器芯(22)、分支部(24)、共用流路(23)、流量调整部(30)以及辅助热源(26、36)。空气热介质热交换器(21、35)使热介质与车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加热器芯(22)与空气热介质热交换器并联地连接,并使热介质所具有的热向朝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送风空气散热。分支部(24)分支为朝向空气热介质热交换器的热介质的流动和朝向加热器芯的热介质的流动。在共用流路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辅助热源(26、36)在分支部的上游侧加热热介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