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形状评价方法及晶片以及晶片的拣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35476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2814731.6

    申请日:2002-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从与习知的SFQR等不同的观点来评价晶片的形状质量所用的晶片的形状评价方法及在曝光装置产生问题少的晶片,以及可拣选具有良好质量的晶片的拣选方法。为此,本发明乃作成以规定角度间隔从晶片中心部直至边缘部求出遍及晶片全周的多个晶片形状轮廓(形状),且设定要算出在各每一轮廓的基准线用的第1区域于晶片中央侧,再在该第1区域外的晶片外周侧设定第2区域,并延长在该第1区域所算出的基准线直至该第2区域为止,以分析该第2区域形状(测定值)和在第2区域内的该基准线(基准值)的差(测定值—基准值),而算出该值的最大值作为表面特性A及最小值作为表面特性B,并从该等遍及全周所获得的多个表面特性A及表面特性B来评价晶片的外周部分形状的均匀性。

    晶片的形状评价方法及晶片以及晶片的拣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3934C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02814731.6

    申请日:2002-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从与习知的SFQR等不同的观点来评价晶片的状质量所用的晶片的形状评价方法及在曝光装置产生问题少的晶片,以及可拣选具有良好质量的晶片的拣选方法。为此,本发明乃作成以规定角度间隔从晶片中心部直至边缘部求出遍及晶片全周的多个晶片形状轮廓(形状),且设定要算出在各每一轮廓的基准线用的第1区域于晶片中央侧,再在该第1区域外的晶片外周侧设定第2区域,并延长在该第1区域所算出的基准线直至该第2区域为止,以分析该第2区域形状(测定值)和在第2区域内的该基准线(基准值)的差(测定值-基准值),而算出该值的最大值作为表面特性A及最小值作为表面特性B,并从该等遍及全周所获得的多个表面特性A及表面特性B来评价晶片的外周部分形状的均匀性。

    晶片形状评价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C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01803299.0

    申请日:2001-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30 H01L22/12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晶片形状评价方法及晶片形状评价装置,它在晶片内以规定的间隔测量晶片的形状的值,由该测量的晶片形状的值、根据预定的算法在晶片面内设定为算出基准线或者基准面的第1区域(W1),算出在该第1区域(W1)的基准线(10a)或者基准面(10b),在该第1区域外设定准备评价的第2区域(W2),将该基准线(10a)或者基准面(10b)外插到该第2区域(W2),分析该第2区域的形状和在该第2区域内的该基准线或者基准面的差、算出表面特性,由此,得到比现有的SFQR等更能正确的评价晶片外周部的晶片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