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64005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98773.3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3469 , G01C21/3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考虑搭载于电动车辆中的蓄电池中所蓄积的剩余电量来高效地决定集散路径的集散支援系统。具备:输出被登记的货物的集散目的地的信息和配置在集散的范围内的充电地点的信息的集散管理终端(4);和计算顺序地经过基于电动两轮车(1)的可行驶距离而输入的各集散目的地的集散路径的服务器(3),便携式终端(2)从电动两轮车(1)的ECU(140)取得可行驶距离信息,服务器(3)基于可行驶距离信息计算包括在集散路径的中途的充电地点执行蓄电池的充电在内的集散路径和集散预计时刻,将所计算出的集散路径和集散预计时刻的信息显示于在电动两轮车(1)的车体安装的便携式终端(2)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4790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452877.X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联动制动装置:其能使液压式联动器和机械式联动器进行联动动作。两轮摩托车的联动制动装置具有简单结构的制动锁机构,采用该制动锁机构能极大地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分配机构用于将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的操作力分配给所述液压式制动器和机械式制动器,该分配机构具有:闸线连接臂,其以支轴为中心且以能摆动的方式被支承,而且第1端连接有闸线;均衡器,其第1端部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闸线连接臂的第2端上,均衡器的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相抵接,使所述均衡器以该第1端部为中心摆动,而且由其第2端部推压所述左主液压缸,通过制动锁柄能保持从闸线连接臂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51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069709.3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5/04 , B62D6/00 , G01L3/04 , B62D101/00 , B62D1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10 , B62D5/0409 , B62K5/01 , B62K5/027 , B62K5/08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不用为了检测弯曲力矩而另外设置传感器,仅由磁致伸缩式转矩传感器就能检测出作用于转向轴的弯曲载荷。将只是扭转转矩施加于转向轴(7)时的第一检测线圈以及第二检测线圈的检测值的特性曲线作为由初期检测值构成的初期特性曲线存储于存储部(31),在ECU(3)内的弯曲载荷检测部(32),根据第一检测线圈以及第二检测线圈的检测值和与该检测值对应的所述初期特性曲线上的初期检测值的差量,检测出作用于转向轴(7)的弯曲载荷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4790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452877.X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联动制动装置:其能使液压式联动器和机械式联动器进行联动动作。两轮摩托车的联动制动装置具有简单结构的制动锁机构,采用该制动锁机构能极大地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分配机构用于将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的操作力分配给所述液压式制动器和机械式制动器,该分配机构具有:闸线连接臂,其以支轴为中心且以能摆动的方式被支承,而且第1端连接有闸线;均衡器,其第1端部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闸线连接臂的第2端上,均衡器的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相抵接,使所述均衡器以该第1端部为中心摆动,而且由其第2端部推压所述左主液压缸,通过制动锁柄能保持从闸线连接臂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52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76690.5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10 , B62D5/0409 , B62K5/01 , B62K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弯曲载荷对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扭矩传感器的影响的鞍座型车辆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该装置具备:转向轴(22),其将转向把手(21)的转向力向车轮传递;上部轴承(24),其设置在车架(2)的上部且将转向轴(22)的上部支承为能够转动;下部轴承(25),其设置在车架(2)的下部且将转向轴(22)的下部支承为能够转动;扭矩传感器(26),其检测施加在转向轴(22)上的扭矩;电动机(27),其根据扭矩传感器(26)检测出的扭矩对转向轴(22)施加转向力,其中,电动机(27)设置在上部轴承(24)与下部轴承(25)之间的转向轴(22)上,扭矩传感器(26)设置在比上部轴承(24)靠上方的转向轴(2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15981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80012512.3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1/00 , B62J2099/0026 , B62J2099/0033 , B62K19/40 , B62K2202/00
Abstract: 该便携信息终端的安装结构是将具有显示画面的便携信息终端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车体上的鞍乘型车辆中的便携信息终端的安装结构,所述鞍乘型车辆中的便携信息终端的安装结构具备终端保持器和保持器支承部,所述终端保持器与所述车体分体设置,用于保持所述便携信息终端,所述终端保持器具有:连接器导线,其具有为了能够从所述车体向所述便携信息终端供给电力和数据中的至少一方而与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连接的第1端、和与所述第1端不同的第2端;以及被支承部,其具有保持所述连接器导线的导线保持部、和与所述连接器导线的所述第2端连接的保持器侧端子,所述保持器支承部一体地设于所述车体,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与所述被支承部卡合,并支承所述终端保持器,所述保持器支承部具有车体侧端子,在与所述被支承部卡合时,所述保持器支承部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与所述保持器侧端子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51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69709.3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5/04 , B62D6/00 , G01L3/04 , B62D101/00 , B62D1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10 , B62D5/0409 , B62K5/01 , B62K5/027 , B62K5/08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不用为了检测弯曲力矩而另外设置传感器,仅由磁致伸缩式转矩传感器就能检测出作用于转向轴的弯曲载荷。将只是扭转转矩施加于转向轴(7)时的第一检测线圈以及第二检测线圈的检测值的特性曲线作为由初期检测值构成的初期特性曲线存储于存储部(31),在ECU(3)内的弯曲载荷检测部(32),根据第一检测线圈以及第二检测线圈的检测值和与该检测值对应的所述初期特性曲线上的初期检测值的差量,检测出作用于转向轴(7)的弯曲载荷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2729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880083721.X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鞍乘型车辆,使发动机制动稳定而能够使鞍乘型车辆顺畅地减速。鞍乘型车辆具备:发动机(10),其具备电子节气门机构(27),所述电子节气门机构(27)通过致动器(27a)对进气的节气门进行驱动;以及第一控制部(31a),其对发动机(10)进行控制,其中,第一控制部(31a)具备发动机制动控制部(52),所述发动机制动控制部(52)对节气门进行控制,使得在使车辆减速时产生将发动机(10)的发动机制动抵消的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6598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880083415.6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7/12 , B60T8/1755 , B60T8/26 , B60W10/00 , B60W10/188 , B60W10/22 , B62K25/08 , B62L3/08
Abstract: 使自动制动的动作不易影响乘坐者的姿态,且能够利用自动制动迅速地使鞍乘型车辆减速。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制动装置,其具备液压式的前轮制动器(32)和后轮制动器(33)及对前轮制动器(32)和后轮制动器(33)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31a),第二控制部(31b)具备对本车与前方障碍物的碰撞可能性进行判定的碰撞可能性判定部(53),第一控制部(31a)具备自动制动控制部(55),自动制动控制部(55)进行使前轮制动器(32)和后轮制动器(33)的制动力自动增大的自动制动控制,在碰撞可能性判定部(53)判定为有碰撞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自动制动控制部(55)在对后轮制动器(33)加压而对后轮(3)进行制动的同时,对前轮制动器(32)加压至车体姿态不会因前轮(2)的制动而变化的规定压力(P)。
-
公开(公告)号:CN11156598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80083415.6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7/12 , B60T8/1755 , B60T8/26 , B60W10/00 , B60W10/188 , B60W10/22 , B62K25/08 , B62L3/08
Abstract: 使自动制动的动作不易影响乘坐者的姿态,且能够利用自动制动迅速地使鞍乘型车辆减速。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制动装置,其具备液压式的前轮制动器(32)和后轮制动器(33)及对前轮制动器(32)和后轮制动器(33)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31a),第二控制部(31b)具备对本车与前方障碍物的碰撞可能性进行判定的碰撞可能性判定部(53),第一控制部(31a)具备自动制动控制部(55),自动制动控制部(55)进行使前轮制动器(32)和后轮制动器(33)的制动力自动增大的自动制动控制,在碰撞可能性判定部(53)判定为有碰撞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自动制动控制部(55)在对后轮制动器(33)加压而对后轮(3)进行制动的同时,对前轮制动器(32)加压至车体姿态不会因前轮(2)的制动而变化的规定压力(P)。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