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87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028152.2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4 ,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保护电池模块的车辆用电池单元。车辆用电池单元(10)具备:电池模块(M),其在车宽方向上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BC);及模块壳体(MC),其收容电池模块(M)。模块壳体(MC)具备:一对侧板(45),它们保持电池模块(M)的侧面;底部板(46),其连结一对侧板(45)的下端部;及一对端块(47),它们在电池模块(M)的层叠方向上配置于电池模块(M)的两端部,并连结一对侧板(45)。端块(47)通过紧固螺栓(BL2)紧固在层叠方向上的侧板(45)的端面,端块(47)的厚度(T1)比侧板(45)的厚度(T2)厚。
-
公开(公告)号:CN112787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28152.2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4 ,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保护电池模块的车辆用电池单元。车辆用电池单元(10)具备:电池模块(M),其在车宽方向上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BC);及模块壳体(MC),其收容电池模块(M)。模块壳体(MC)具备:一对侧板(45),它们保持电池模块(M)的侧面;底部板(46),其连结一对侧板(45)的下端部;及一对端块(47),它们在电池模块(M)的层叠方向上配置于电池模块(M)的两端部,并连结一对侧板(45)。端块(47)通过紧固螺栓(BL2)紧固在层叠方向上的侧板(45)的端面,端块(47)的厚度(T1)比侧板(45)的厚度(T2)厚。
-
公开(公告)号:CN1106369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80032830.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身下部结构具备: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其设于下边梁(14、15)的内部;地板横梁(35),其设于在所述下边梁(14、15)之间架设的地板(16)的上表面(16a)和下表面(16b)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的上部(56a)延伸的延出部(108);地板下方搭载部件(28),其设于所述地板(16)的下方,具备地板下方横梁(131);地板下方框架(29、30),其安装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28)及所述下边梁(14、15)的下部;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152),其设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29、30),与所述地板下方横梁(131)对置,所述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152)具有:与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的下部(56b)对置的上半部(152a);以及固定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29、30)中的安装于所述下边梁(14、15)的下部的部位的下半部(152b)。
-
公开(公告)号:CN1088597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354474.4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H01M50/249 , H01M50/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池组的侧壁被压入电池组的内部的车身下部结构。车身下部结构具有由电池盒和电池盖构成的电池组(20)。电池盒的盒凸缘(49)具有盒水平部(55a)和盒延长部(55b)。盒延长部(55b)从盒水平部(55a)的第二弯曲点(82)向下方折弯。电池盖的盖凸缘(68)具有盖水平部(75a)和盖延长部(75b)。盖延长部(75b)从盖水平部(75a)的第二弯曲点(85)向下方折弯。
-
公开(公告)号:CN103249637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80058906.3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K2001/0438 , B62D21/09 , B62D25/2027 , H01M2/1083
Abstract: 配置在左右的下纵梁(11)及蓄电池支承架(16)的下方的底面板(17)具有向上方鼓起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17a),由于蓄电池支承架(16)的主体部(16a)和底面板(17)经由连结托架(39、41)而连接,所以能够通过底面板(17)来加强蓄电池支承架(16)以防止蓄电池支承架(16)因侧面碰撞的碰撞载荷而弧状地挠曲并折弯,并且即使使蓄电池支承架(16)形成为直线状也能够避免与中央通道(17a)的干涉,因此能够在输入了侧面碰撞的碰撞载荷时使蓄电池支承架(16)可靠地压弯来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50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80031492.7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该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地板(16),该地板(16)配置于车辆(Ve)的两侧部的下边梁(14、15)之间,且架设于各下边梁(14、15)的上部(82),其中,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地板横梁(34、35、36),其设置于所述地板(16)的上表面(16a),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架设于所述下边梁(14、15)之间,并且具有位于比所述下边梁(14、15)的上部(82)靠上方的位置的梁上部(101);以及角撑板(61、62、63),其配置于所述地板横梁(34、35、36)的下方,且架设于所述下边梁(14、15)的内壁(81)和所述地板(16)的下表面(16b),并且从所述地板(16)的下表面(16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14、15)的内壁(81),所述梁上部(101)具有上倾斜部(108),该上倾斜部(108)朝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14、15)的上部(82)。
-
公开(公告)号:CN11063696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80032830.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身下部结构具备: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其设于下边梁(14、15)的内部;地板横梁(35),其设于在所述下边梁(14、15)之间架设的地板(16)的上表面(16a)和下表面(16b)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的上部(56a)延伸的延出部(108);地板下方搭载部件(28),其设于所述地板(16)的下方,具备地板下方横梁(131);地板下方框架(29、30),其安装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28)及所述下边梁(14、15)的下部;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152),其设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29、30),与所述地板下方横梁(131)对置,所述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152)具有:与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的下部(56b)对置的上半部(152a);以及固定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29、30)中的安装于所述下边梁(14、15)的下部的部位的下半部(152b)。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13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514644.7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保护电池模块的车辆用电池单元。车辆用电池单元(10)具备:电池模块(M),其在车宽方向上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BC);及模块壳体(MC),其收容电池模块(M)。模块壳体(MC)具备:一对侧板(45),它们保持电池模块(M)的侧面;底部板(46),其连结一对侧板(45)的下端部;及一对端块(47),它们在电池模块(M)的层叠方向上配置于电池模块(M)的两端部,并连结一对侧板(45)。端块(47)通过紧固螺栓(BL2)紧固在层叠方向上的侧板(45)的端面,端块(47)的厚度(T1)比侧板(45)的厚度(T2)厚。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13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811514644.7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4 , H01M50/258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保护电池模块的车辆用电池单元。车辆用电池单元(10)具备:电池模块(M),其在车宽方向上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BC);及模块壳体(MC),其收容电池模块(M)。模块壳体(MC)具备:一对侧板(45),它们保持电池模块(M)的侧面;底部板(46),其连结一对侧板(45)的下端部;及一对端块(47),它们在电池模块(M)的层叠方向上配置于电池模块(M)的两端部,并连结一对侧板(45)。端块(47)通过紧固螺栓(BL2)紧固在层叠方向上的侧板(45)的端面,端块(47)的厚度(T1)比侧板(45)的厚度(T2)厚。
-
公开(公告)号:CN11065088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80031492.7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该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地板(16),该地板(16)配置于车辆(Ve)的两侧部的下边梁(14、15)之间,且架设于各下边梁(14、15)的上部(82),其中,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地板横梁(34、35、36),其设置于所述地板(16)的上表面(16a),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架设于所述下边梁(14、15)之间,并且具有位于比所述下边梁(14、15)的上部(82)靠上方的位置的梁上部(101);以及角撑板(61、62、63),其配置于所述地板横梁(34、35、36)的下方,且架设于所述下边梁(14、15)的内壁(81)和所述地板(16)的下表面(16b),并且从所述地板(16)的下表面(16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14、15)的内壁(81),所述梁上部(101)具有上倾斜部(108),该上倾斜部(108)朝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14、15)的上部(8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