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92A
公开(公告)日:1997-06-11
申请号:CN96120006.5
申请日:1996-10-07
IPC: F16J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0825 , F16J2015/085 , F16J2015/0856
Abstract: 本发明由带有波纹的一对波纹基板及带有第1和第2台阶的中间板构成,在一方的波纹基板上形式有辅助波纹,以防止波纹完全压缩,同时提高其密封性。金属密封垫由沿孔带有波纹的第1和第2波纹基板及两者间的中间板构成。在中间板上,形成有沿孔在波纹内侧区域对向第1波纹基板增高的第1台阶和对向第2波纹基板增高的第2台阶。在第2波纹基板上,形成有向第2台阶延伸的辅助波纹,辅助波纹贴接于中间板,提高面接触压,防止高温气体向第1和第2波纹基板的各波纹泄漏,防止中间板的第2台阶的突出部的塑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8813C
公开(公告)日:2002-08-07
申请号:CN96120006.5
申请日:1996-10-07
IPC: F16J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0825 , F16J2015/085 , F16J2015/0856
Abstract: 本发明由带有波纹的一对波纹基板及带有第1和第2台阶的中间板构成,在一方的波纹基板上形式有辅助波纹,以防止波纹完全压缩,同时提高其密封性。金属密封垫由沿孔带有波纹的第1和第2波纹基板及两者间的中间板构成。在中间板上,形成有沿孔在波纹内侧区域对向第1波纹基板增高的第1台阶和对向第2波纹基板增高的第2台阶。在第2波纹基板上,形成有向第2台阶延伸的辅助波纹,辅助波纹贴接于中间板,提高面接触压,防止高温气体向第1和第2波纹基板的各波纹泄漏,防止中间板的第2台阶的突出部的塑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9145C
公开(公告)日:2002-02-13
申请号:CN96109710.8
申请日:1996-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0825 , F16J2015/085 , F16J2015/0856
Abstract: 一种金属密封垫,由第1、第2波纹基板和中间板构成。在波纹基板上有沿孔形成的主波纹。在中间板上,与主波纹相接触位置和孔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对着第1波纹基极的波纹,作为对于第1波纹基板的补偿部。在第2波纹基板上,形成有副波纹,副波纹的凸部与波纹的凹部重合。补偿部防止紧固时波纹基板的主波纹的全压缩,并吸收汽缸盖与汽缸体的相对面间的不匀整;副波纹能提高对于形成有补偿部的中间板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980A
公开(公告)日:1997-03-26
申请号:CN96109710.8
申请日:1996-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0825 , F16J2015/085 , F16J2015/0856
Abstract: 本发明的金属密封垫,由形成在中间板上的波纹防止波纹基板的全压缩并提高密封性能。该金属密封垫由第1、第2波纹基板和配置在该两基板之间的中间板构成。在第1、第2波纹基板上有沿孔形成的主波纹。在中间板上,与主波纹相接触位置和孔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对着第1波纹基板的波纹,该波纹形成为对于第1波纹基板的补偿部。在第2波纹基板上,形成有副波纹,该副波纹的凸部与波纹的凹部重合。上述补偿部防止紧固时波纹基板的主波纹的全压缩,并吸收汽缸盖与汽缸体的相对面间的不匀整;副波纹能提高对于形成有补偿部的中间板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844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150779.3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892 , B60H1/00271 , B60H1/00278 , B60H1/00921 , B60H1/12 , B60H1/32281 , B60H3/024 , B60H2001/00307 , B60H2001/00928 , B60H2001/3285 , B60H1/04 , B60H1/3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热管理装置。车辆热管理装置包括第一循环部、第二循环部和流量改变部。第一循环部被设置在第一循环路径的第一流路处,并且使第一热交换介质在第一循环路径中循环,第一流路经过第一热交换器,第二流路经过第一膨胀阀和第二热交换器,第三流路经过第二膨胀阀和吸热部。第二循环部使第二热交换介质在第二循环路径中循环,第二循环路径由经过发热体的第四流路、经过散热器的第五流路以及经过散热部和第一热交换器的第六流路构造。流量改变部增加第二热交换介质的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87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680057028.6
申请日:2016-09-06
Abstract: 车辆用热管理装置具备:第一热源(21)、第二热源(23)、加热器芯(24)、第一热介质路径(30)、第二热介质路径(31)、加热器芯路径(32)、切换部(27、28)及控制部(60)。第一热源配置于第一热介质路径,第二热源配置于第二热介质路径。加热器芯路径形成供热介质流动的流路,并配置有加热器芯。切换部对第一热介质路径与加热器芯路径之间的流体上的连接及切断进行切换,并且对第二热介质路径与加热器芯路径之间的流体上的连接及切断进行切换。在加热器芯路径的热介质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切换控制和第二热源控制中的至少一方的控制。在切换控制中,控制部控制切换部的工作,以使第二热介质路径连接于加热器芯路径。在第二热源控制中,控制部使第二热源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0813870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80057181.9
申请日:2016-09-06
Abstract: 车辆用热管理装置具备:第一热源(21)、第二热源(31)、第一发热设备(23)、第二发热设备(24)、发热设备路径(11c)、第一热源路径(11a)、第二热源路径(12a)及切换部(26、40)。第一热源及第二热源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第一发热设备要求流入的热介质为规定温度以上,并伴随着工作而发热。第二发热设备伴随着工作而发热。在发热设备路径中配置第一发热设备及第二发热设备。在第一热源路径中配置第一热源。在第二热源路径中配置第二热源。切换部对发热设备路径与第一热源路径在流体上连接的状态、和发热设备路径与第二热源路径在流体上连接的状态进行切换。根据车辆用热管理装置,能够使规定温度以上的热介质尽早流入第一发热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7300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22038.9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热回收器,具备:一对口部,其由入口部和出口部构成,其中,所述入口部被形成在热交换器上且用于将热介质向所述热交换器导入,所述出口部被形成在所述热交换器上且用于将所述热介质从所述热交换器导出;导入管,其与所述入口部连接,并将所述热介质从排气管的外侧经由所述入口部而向所述热交换器导入;导出管,其与所述出口部连接,并将所述热介质从所述热交换器经由所述出口部而向所述排气管的外侧导出;一对密封部件,其对所述入口部与所述导入管之间、以及所述出口部与所述导出管之间进行密封,且该一对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由配置在不与流通于所述排气管中的废气接触而与所述热介质接触的位置上的O形环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13870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7181.9
申请日:2016-09-06
Abstract: 车辆用热管理装置具备:第一热源(21)、第二热源(31)、第一发热设备(23)、第二发热设备(24)、发热设备路径(11c)、第一热源路径(11a)、第二热源路径(12a)及切换部(26、40)。第一热源及第二热源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第一发热设备要求流入的热介质为规定温度以上,并伴随着工作而发热。第二发热设备伴随着工作而发热。在发热设备路径中配置第一发热设备及第二发热设备。在第一热源路径中配置第一热源。在第二热源路径中配置第二热源。切换部对发热设备路径与第一热源路径在流体上连接的状态、和发热设备路径与第二热源路径在流体上连接的状态进行切换。根据车辆用热管理装置,能够使规定温度以上的热介质尽早流入第一发热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87857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758397.4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4 , B62D35/02 , F01N3/10 , F01N3/2046 , F01N13/08 , F01N2260/022 , F01N2340/04 , Y02A50/2322 , Y02T10/26 , Y02T10/82 , Y02T10/88 , B62D25/20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排气管,该排气管设置在车辆的地板面板下方,并且来自发动机的废气在该排气管中流动;下盖,该下盖从下方覆盖排气管;以及流入口,该流入口使得行进空气能够流入到排气管与下盖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