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26898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280046725.3
申请日:2012-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10 , B60R21/0286 , F16H2059/026 , F16H2059/0291 , Y10T74/2014
Abstract: 能够抑制在吸收施加于换档操作部件上的冲击载荷时对冲击载荷的方向的依赖性。在变速杆装置(10)中,左肋(40、42、44)和右肋的宽度尺寸(W)比左支承轴部(56)以及右支承轴部的直径尺寸大。当在控制杆的轴线方向上不同方向(箭头B方向)的冲击载荷施加于变速杆时,由于在左支承轴部(56)和右支承轴部的直径全体上形成有左肋(40)和右肋,因此在该冲击载荷的方向上左肋(40)和右肋被折断。由此,即使在控制杆(62)的轴线方向上不同方向的冲击载荷施加于变速杆(46)时,也能够吸收该冲击载荷。即,在规定角度(α)范围内的冲击载荷方向上,能够吸收冲击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在吸收施加于变速杆(46)的冲击载荷时对冲击载荷的方向的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2689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6725.3
申请日:2012-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10 , B60R21/0286 , F16H2059/026 , F16H2059/0291 , Y10T74/2014
Abstract: 能够抑制在吸收施加于换档部件上的冲击载荷时对冲击载荷的方向的依赖性。在变速杆装置(10)中,左肋(40、42、44)和右肋的宽度尺寸(W)比左支承轴部(56)以及右支承轴部的直径尺寸大。当在控制杆的轴线方向上不同方向(箭头B方向)的冲击载荷施加于变速杆时,由于在左支承轴部(56)和右支承轴部的直径全体上形成有左肋(40)和右肋,因此在该冲击载荷的方向上左肋(40)和右肋被折断。由此,即使在杆控制(62)的轴线方向上不同方向的冲击载荷施加于变速杆(46)时,也能够吸收该冲击载荷。即,在规定角度(α)范围内的冲击载荷方向上,能够吸收冲击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在吸收施加于变速杆(46)的冲击载荷时对冲击载荷的方向的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3808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80037114.8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02 , B60K20/02 , F16H59/0208 , F16H59/105 , F16H61/24 , F16H2059/026 , F16H2061/242 , Y10T74/20177
Abstract: 变速杆装置的导向板(30)设置有弹性元件(34),其上形成引导变速杆(2)运动并限制其运动范围的操作孔(35)。弹性元件还包括其上形成的冲击吸收结构(43,44,47)。冲击吸收结构包括靠近操作孔的缝(45,46,48),比缝更靠近操作孔并吸收变速杆冲击的接收部(43a,43b,47a),以及设置在缝处位于接收部的后表面侧位置的挡块部(43b,44b,47b),其支撑接收部的凹陷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6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47838.X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1/046 , B60K20/04 , B60T7/045
Abstract: 提供一种停车制动拉索的布线构造,其能够防止在地板通道上从座椅前侧朝向车辆后方进行布线的停车制动拉索、和在地板通道上的座椅侧方位置处设定的档位选择装置之间发生干涉。使制动拉索(23)在与座椅(S)相比的车辆前侧朝向地板通道(11)的上表面(11a),其中,该制动拉索(23)将设置于座椅(S)前方的脚踏式的操作踏板(21)、和与座椅(S)相比设置在后方的后轮(RL、RR)上的制动单元(22)连结。另外,利用支撑托架(32),以在其和地板通道(11)的上表面(11a)之间空出拉索穿过空间(K1)的状态,将输出对运转档域位置进行切换的信号的档位选择装置(31)支撑于座椅(S)的侧方位置。并且,制动拉索(23)以贯穿拉索穿过空间(K1)的方式进行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63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380047838.X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1/046 , B60K20/04 , B60T7/045
Abstract: 提供一种停车制动拉索的布线构造,其能够防止在地板通道上从座椅前侧朝向车辆后方进行布线的停车制动拉索、和在地板通道上的座椅侧方位置处设定的档位选择装置之间发生干涉。使制动拉索(23)在与座椅(S)相比的车辆前侧朝向地板通道(11)的上表面(11a),其中,该制动拉索(23)将设置于座椅(S)前方的脚踏式的操作踏板(21)、和与座椅(S)相比设置在后方的后轮(RL、RR)上的制动单元(22)连结。另外,利用支撑托架(32),以在其和地板通道(11)的上表面(11a)之间空出拉索穿过空间(K1)的状态,将输出对运转档域位置进行切换的信号的档位选择装置(31)支撑于座椅(S)的侧方位置。并且,制动拉索(23)以贯穿拉索穿过空间(K1)的方式进行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03808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37114.8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02 , B60K20/02 , F16H59/0208 , F16H59/105 , F16H61/24 , F16H2059/026 , F16H2061/242 , Y10T74/20177
Abstract: 变速杆装置的导向板(30)设置有弹性元件(34),其上形成引导变速杆(2)运动并限制其运动范围的操作孔(35)。弹性元件还包括其上形成的冲击吸收结构(43,44,47)。冲击吸收结构包括靠近操作孔的缝(45,46,48),比缝更靠近操作孔并吸收变速杆冲击的接收部(43a,43b,47a),以及设置在缝处位于接收部的后表面侧位置的挡块部(43b,44b,47b),其支撑接收部的凹陷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01747916U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20264036.8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027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驶模式切换装置,其可以在变速杆较短的情况下抑制手指夹在变速杆和装饰件之间,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在通过上端具有变速手柄(6)的变速杆(5)的转动而可以切换多种行驶模式的行驶模式切换装置(1)中,变速手柄(6)具有:手指搭挂部(6b),其用于驾驶员搭挂手指;以及扩大部(6a),其位于该手指搭挂部(6b)的变速杆轴向下侧,与手指搭挂部(6b)相比向外周侧扩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