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24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3157.X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C08B37/00 , C12P19/04 , A61K31/715 , A61P37/02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姜叶柯改性酸性多糖,它是将天然木姜叶柯酸性多糖通过化学法或酶法来制备改性酸性多糖。木姜叶柯改性酸性多糖中每100mg含总多糖:89.75mg±1.04mg–90.67mg±1.46mg;总糖醛酸:23.70mg±1.58mg–71.74mg±2.07mg;总结合酚:2.06mg GAE±0.06mg GAE–4.56mg GAE±0.04mg GAE(没食子酸当量);酯化度:3.72%±0.90%–34.98%±0.62%;分子量:(0.562±0.012)×104Da–(4.268±0.055)×104Da;半乳糖醛酸聚糖(HG)占比:15.28%–65.02%;Ⅰ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Ⅰ)占比:28.47%–72.37%;侧链长度:0.44–10.31。本发明还提供了木姜叶柯改性酸性多糖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制备的木姜叶柯改性酸性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尤其是去除阿拉伯糖侧链及降低半乳糖侧链木姜叶柯改性酸性多糖,免疫活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7560.4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C08H1/00 , C12P21/00 , C07K1/14 , C07K1/30 , C07K1/34 , C07K1/36 , A23L29/00 , A23L29/30 ,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藜麦蛋白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藜麦蛋白糖基化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将藜麦依次经过清洗除杂、烘干去壳、磨粉、过筛处理,得到藜麦粉末;将藜麦粉末脱脂后,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藜麦蛋白,并在‑20℃保存备用;将藜麦蛋白配制成浓度为4mg/mL的水溶液,与浓度为8mg/mL的透明质酸水溶液混合,进行湿法美拉德反应,将反应产物透析、冻干,得到藜麦蛋白糖基化偶联物。本发明通过添加透明质酸对藜麦蛋白进行糖基化结构修饰,使得藜麦蛋白从致密有序的结构转化为更加无序的结构,有助于改善藜麦蛋白的溶解性与乳化性能,提高利用价值,拓宽藜麦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1084.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芸豆可溶性酸性多糖,本发明还提供了花芸豆可溶性酸性多糖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花芸豆可溶性酸性多糖在制备保护脾脏和肝脏、具有恢复结肠屏障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或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中的用途。本发明花芸豆可溶性酸性多糖可以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或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法,尤其以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的多糖的药效更佳,且使用更安全、可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83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830050.1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C08B37/00 ,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P39/06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从苦荞叶中提取的多糖提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选择性萃取富含RG‑Ⅰ的苦荞叶多糖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采用低共熔溶剂辅助加压提取方法从苦荞叶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多水平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低共熔溶剂辅助加压提取苦荞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实现对苦荞叶中RG‑Ⅰ果胶多糖的高效提取,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成本低、提取时间短、稳定可靠且所提取的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99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1486.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P10/30 , A23L29/00 , A23L2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青素纳米颗粒,它是将乳铁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包裹花青素,制备成纳米颗粒,其中乳铁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与花青素的重量比为:乳铁蛋白12.8‑19.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56‑3.84份、花青素12.8‑19.2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花青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为了避免花青素在制剂过程中发生结构变化,本发明采用了绿色安全的自组装方法,在不加入任何化学偶联剂以及化学乳化剂的前提下调整合成条件。本发明是一种简单、安全且环保的合成方法,为市场提供一种更为性质稳定且成分安全的花青素营养添加剂,为开发含稳定花青素食品及饮料提供立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7298.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C08B37/00 ,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枣改性酸性多糖,每100 mg大枣改性酸性多糖含总多糖:90.26 mg±1.39 mg–94.42 mg±1.83 mg;总糖醛酸:21.42 mg±1.01 mg–50.72 mg±0.62 mg;总结合酚:0.65 mg GAE±0.05 mg GAE–1.21 mg GAE±0.03 mg GAE(没食子酸当量)。本发明还提供了大枣改性酸性多糖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低温碱性脱酯化技术、定向酶切技术、可控部分酸水解技术对大枣酸性多糖进行改性修饰,比较改性前后大枣酸性多糖的体内外免疫调节活性,通过改性得到的大枣改性酸性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显著增强,尤其是去除阿拉伯聚糖侧链和降低半乳聚糖侧链的大枣改性酸性多糖,免疫活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356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73218.2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A61K31/715 , A61K36/70 , A61P1/00 , A61P1/04 , A61K127/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苦荞芽苗或叶酸性多糖提取物及苦荞芽苗或叶改性酸性多糖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结肠炎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制备均一性的苦荞芽苗酸性多糖及苦荞芽苗改性酸性多糖,苦荞叶酸性多糖及苦荞叶改性酸性多糖用于预防或/和治疗结肠炎,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药效明确,苦荞芽苗或叶改性酸性多糖提取物的药效更显著,提高了苦荞及其副产物的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50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186897.7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成都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37/02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活性的猕猴桃幼果多糖提取物,并且提供了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充分利用资源,使用疏果得到的猕猴桃幼果制备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猕猴桃幼果多糖的提取参数,获得了更高的提取率和更短的提取时间。并且微波辅助DES提取的多糖比传统水提提取多糖具有更低的分子量以及更高的糖醛酸含量,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本发明减少了猕猴桃产业链的资源浪费,并且提高了猕猴桃副产物(疏果/幼果)的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502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86897.7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成都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37/02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活性的猕猴桃幼果多糖提取物,并且提供了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充分利用资源,使用疏果得到的猕猴桃幼果制备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猕猴桃幼果多糖的提取参数,获得了更高的提取率和更短的提取时间。并且微波辅助DES提取的多糖比传统水提提取多糖具有更低的分子量以及更高的糖醛酸含量,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本发明减少了猕猴桃产业链的资源浪费,并且提高了猕猴桃副产物(疏果/幼果)的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31283.0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C08B37/00 ,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P37/04 , A61P39/06 , A61K3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叶石格菜均一多糖,它是来源于十字花科碎米荠属植物大叶碎米荠Cardamine macrophylla Willd.的全草,并且提供了该大叶石格菜均一多糖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单因素多水平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高压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大叶石格菜均一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实现对大叶石格菜均一多糖的高效提取。本发明制备的大叶石格菜均一多糖是富含半乳糖醛酸聚糖和I型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的酸性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