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914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84008.6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色马铃薯苦荞半发酵饼干,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比计,紫色马铃薯:苦荞粉:低筋小麦粉为15:(10~50):(40~50),以质量份计,黄油4~16份、酵母0.6份、木糖醇6.5份、奶粉8份、鸡蛋15份、食盐1份、小苏打0.6份。使用紫色马铃薯、苦荞粉替代部分低筋小麦粉,木糖醇替代白砂糖,不仅丰富了半发酵饼干产品的种类,而且解决了现有半发酵饼干成型难、易粘棍的问题,增加了半发酵饼干中黄酮及膳食纤维的含量,使其层次分明,口感更为酥脆。
-
公开(公告)号:CN1099662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88715.4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A61K9/127 , A61K47/26 , A61K31/4965 , A61P27/02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和药效检验方法,属于中药新型递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磷脂19‑57%、胆固醇5‑25%、川芎嗪2‑13%和蔗糖23‑60%,该药物制备方法如下:将磷脂与胆固醇共溶减压旋蒸制得薄膜;溶解薄膜,孵育得空白脂质体溶液;然后孵育得川芎嗪脂质体溶液;加入保护剂蔗糖冷冻干燥得川芎嗪脂质体粉末;该药物药效检验方法如下:加水复溶,通过微孔滤膜对眼部给药;对眼部刺激性进行评价以及监测该药物对激光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药效。本发明针对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MD的药物存在价格昂贵且病人顺应性差等不足,旨在更加安全有效地对AMD进行干预治疗,从而达到改善AMD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380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034637.3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荞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苦荞蛋白溶解在PBS缓冲液中,得到苦荞蛋白溶液,调节pH值,搅拌1.5‑2.5h,然后置于3‑6℃条件下10‑15h,制得水化的苦荞蛋白溶液;离心,将上清液于75‑90℃条件下加热,然后冰水浴处理,制得苦荞蛋白凝胶;依次经均质和超声处理,然后冷冻干燥,制得苦荞蛋白纳米颗粒。本发明以苦荞蛋白为原料,制得的苦荞蛋白纳米颗粒具有粒径小、均一和稳定的特点,可作为一种纯天然植物蛋白应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可荷载功能成分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也可作为功能物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货架期,改变冻融稳定性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35033.3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藜麦种子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发酵方法,步骤为:1、称取蛋白胨、葡萄糖g、琼脂g,加入蒸馏水煮沸并使其完全溶解,高压灭菌,倒平板、平板划线接种黑曲霉,将接种好黑曲霉的培养基于30℃培养;2、取培养好的黑曲霉,用无菌生理盐水悬浮黑曲霉孢子,调节悬浮液浓度,备用;3、称取藜麦种子粉末1g,在121℃下灭菌20min,接种3~7wt%的步骤二得到的黑曲霉悬浮液,加入料液比为1:0.8~1:1.3的蒸馏水,并在27℃~35℃下150r/min的摇床进行发酵培养1d~5d,得到黑曲霉藜麦固体发酵物。本发明将黑曲霉发酵法应用于藜麦种子的发酵过程,能安全有效地提高藜麦种子的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并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838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9900.2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肠靶向PLGA/DDAB纳米粒的构建方法,包括采用PLGA作为载体将Mag包封于纳米粒中,并通过静电吸附效应实现的表面功能化,形成用于通过结肠炎部位激活的CD44受体而特异性地靶向结肠巨噬细胞的HA@Mag‑NPs纳米粒,本发明很好的形成HA@Mag‑NPs纳米粒,制备的HA@Mag‑NPs粒径均一、呈规整球状,可清晰看到核壳结构,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稳定性良好,能实现Mag的持续释放。口服后,基于PLGA聚合物的保护作用,制备的HA@Mag‑NPs能克服胃肠环境的破坏,顺利到达结肠靶部位,并在结肠靶部位有效滞留,发挥良好的抗结肠炎作用,为提高Mag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对UC的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191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784008.6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色马铃薯苦荞半发酵饼干,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比计,紫色马铃薯:苦荞粉:低筋小麦粉为15:(10~50):(40~50),以质量份计,黄油4~16份、酵母0.6份、木糖醇6.5份、奶粉8份、鸡蛋15份、食盐1份、小苏打0.6份。使用紫色马铃薯、苦荞粉替代部分低筋小麦粉,木糖醇替代白砂糖,不仅丰富了半发酵饼干产品的种类,而且解决了现有半发酵饼干成型难、易粘棍的问题,增加了半发酵饼干中黄酮及膳食纤维的含量,使其层次分明,口感更为酥脆。
-
公开(公告)号:CN1153809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34637.3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荞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苦荞蛋白溶解在PBS缓冲液中,得到苦荞蛋白溶液,调节pH值,搅拌1.5‑2.5h,然后置于3‑6℃条件下10‑15h,制得水化的苦荞蛋白溶液;离心,将上清液于75‑90℃条件下加热,然后冰水浴处理,制得苦荞蛋白凝胶;依次经均质和超声处理,然后冷冻干燥,制得苦荞蛋白纳米颗粒。本发明以苦荞蛋白为原料,制得的苦荞蛋白纳米颗粒具有粒径小、均一和稳定的特点,可作为一种纯天然植物蛋白应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可荷载功能成分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也可作为功能物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货架期,改变冻融稳定性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5337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98016.2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骨脂素/川芎嗪微乳和微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补骨脂素/川芎嗪微乳包括以下组分:0.2‑0.3mt%的补骨脂素,1.5‑2.5mt%的川芎嗪,15‑25mt%的乳化剂,15‑25mt%的助乳化剂,10‑20mt%的油相,余量为纯水。本发明将川芎嗪和补骨脂素联合,制成微乳或微乳凝胶制剂,通过多靶点作用,综合发挥药物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再结合制剂的多种促进作用,发挥整体作用,可有效治疗白癜风。
-
公开(公告)号:CN1120898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90499.3
申请日:2020-08-29
Applicant: 成都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31/713 , A61K31/352 , A61P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槲皮素与microRNA‑150共载阳离子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载槲皮素的阳离子固体脂质纳米粒QT‑SLNs;第二步,采用静电吸附法制备槲皮素与microRNA‑150共载阳离子固体脂质纳米粒。本发明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QT‑SLNs,并利用QT‑SLNs表面所带的正电荷压缩miRNA,构建联合包载miRNA‑150与槲皮素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所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贮藏稳定性、生物安全性好,有利于高效递送槲皮素与miRNA‑150进入HUVEC细胞,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与血管增生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8689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21026.1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成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具有胆酸盐吸附作用的藜麦多肽为原料的饮料制备方法,包括:以藜麦多肽为主要原料,加水,再加蔗糖、菊粉、麦芽糖醇、柠檬酸、β‑环糊精以及稳定剂,均质;之后依次进行罐装、高温灭菌、冷却;其中,料水比4:6,蔗糖添加量为6%,菊粉添加量为2%,麦芽糖醇添加量为3%,柠檬酸钠添加量0.02%,β‑环糊精添加量0.1%,稳定剂添加量为0.05%。本发明以藜麦多肽为主要原料,通过调配、罐装、灭菌、冷却,获得具有胆酸盐吸附作用的藜麦多肽饮料,所制备饮料感官品质较好,理化性质稳定,在体外模拟胃消化和肠消化后对胆酸盐的吸附总量为(3.76±0.21)mg/mL,表现出较好的吸附胆酸盐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