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仪表板和车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4088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1210451.X

    申请日:2020-11-03

    IPC分类号: B60K37/10 B62D25/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仪表板和车辆,其中,车辆包括第一横梁(10)和第二横梁(20),车辆仪表板包括第一安装板(30)、第一电气件、第二安装板(40)、第二电气件、第三安装板(50)、第三电气件和支撑件(70),第一安装板(30)安装在第一横梁(10)的上方,第一电气件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0)上,第二安装板(40)安装在第一横梁(10)的下方,第二电气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板(40)上,第三安装板(50)与第一安装板(30)连接,第三电气件安装在第三安装板(50)上,支撑件(70)连接于第三安装板(50)和第二横梁(20)之间,第三安装板(50)通过支撑件(70)和第二横梁(20)进行支撑。本发明能改善电气件布置分散的问题。

    车载多媒体设备安装底座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839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68229.3

    申请日:2023-11-06

    IPC分类号: B60R11/02

    摘要: 一种车载多媒体设备安装底座,具有:安装面板,安装面板的主体形成为平板状,在安装面板的主体上形成有多个限位卡爪以及多个螺钉安装孔,多个限位卡爪从所述安装面板的主体向一侧突出;以及过渡支架,过渡支架具有安装面板贴合面和车载多媒体设备贴合面,安装面板贴合面用于与安装面板贴合,车载多媒体设备贴合面用于与车载多媒体设备贴合,安装面板贴合面和车载多媒体设备贴合面不共面,在安装面板贴合面上设有多个限位孔,多个限位孔的数量和位置与设置在所述安装面板上的多个限位卡爪相对应,限位卡爪能够穿过限位孔并钩挂住所述限位孔的上边缘,在车载多媒体设备贴合面上形成有多个能够使螺钉通过的车载多媒体设备安装孔。

    车辆仪表板和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4088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210451.X

    申请日:2020-11-03

    IPC分类号: B60K37/04 B62D25/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仪表板和车辆,其中,车辆包括第一横梁(10)和第二横梁(20),车辆仪表板包括第一安装板(30)、第一电气件、第二安装板(40)、第二电气件、第三安装板(50)、第三电气件和支撑件(70),第一安装板(30)安装在第一横梁(10)的上方,第一电气件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0)上,第二安装板(40)安装在第一横梁(10)的下方,第二电气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板(40)上,第三安装板(50)与第一安装板(30)连接,第三电气件安装在第三安装板(50)上,支撑件(70)连接于第三安装板(50)和第二横梁(20)之间,第三安装板(50)通过支撑件(70)和第二横梁(20)进行支撑。本发明能改善电气件布置分散的问题。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支架结构性能分析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3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68409.7

    申请日:2024-05-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支架结构性能分析及评价方法,属于新能源商用汽车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忽略了电池框架在整车环境下受载情况的不同,模态分析及随机振动分析过程中未综合考虑由于部件之间接触及由于初始装配环境造成的预应力情况,因而结构性能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考虑到整车环境下的电池包支架准静态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工况,分析结果更加贴近工程应用,且分析工况中包含不考虑激励频率的准静态强度分析工况及考虑激励频率的模态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工况,能够更加全面的考察电池包支架的结构性能。

    补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新能源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885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01262.0

    申请日:2024-01-24

    IPC分类号: B60L58/12 B60L53/00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补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新能源车辆,涉及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车身域控制器在监测到新能源车辆的蓄电池的电压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整车控制器发送补电开启报文,以使得所述整车控制器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使直流‑直流转换器对所述蓄电池充电直至充电电流满足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所述充电电流的强度与所述蓄电池的电量负相关,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充电电流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条件为根据所述充电电流确定的充电电量达到第三阈值。

    空调系统、纯电动卡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44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1530.3

    申请日:2024-05-10

    IPC分类号: B60H1/32 B60H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纯电动卡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介质,涉及新能源卡车领域,用以改善纯电动卡车的乘员舱的结构和性能。纯电动卡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电池包。压缩机被构造为压缩冷媒。第一换热器与压缩机连通。第二换热器与压缩机连通;第二换热器与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同时位于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且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择一导通;第三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并连布置,第三换热器与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形成第三回路。当第三回路导通,第三回路被构造为对电池包制冷。上述技术方案,空调系统工作模式丰富,释放了驾乘空间。

    电池框架耐久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81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20973.8

    申请日:2023-12-13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框架耐久性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池框架组件的几何模型,所述电池框架组件包括电池框架和车架部分,电池框架安装在车架部分上;根据所述几何模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车架部分对电池框架组件进行单位载荷应力场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电池框架和车架部分获得电池框架组件的载荷谱;以及结合所述单位载荷应力场分析的结果、所述电池框架组件的载荷谱以及构成电池框架的材料的疲劳特性曲线获得电池框架的耐久性分析结果。

    车辆的电池框架的疲劳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28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47530.4

    申请日:2024-04-15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电池框架的疲劳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池框架的功率谱密度PSD谱;基于所述PSD谱确定所述电池框架的薄弱点的平均振动频率以及所述电池框架在三区间法中三个应力水平下的应力值,所述薄弱点的疲劳强度小于阈值,所述三个应力水平包括1σ应力水平、2σ应力水平和3σ应力水平;从所述电池框架的材料对应的SN曲线中确定所述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个应力水平下的应力值对应的循环次数;基于所述三区间法、所述循环次数和所述平均振动频率,计算所述电池框架的疲劳损伤值。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支架结构性能分析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3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8409.7

    申请日:2024-05-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支架结构性能分析及评价方法,属于新能源商用汽车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忽略了电池框架在整车环境下受载情况的不同,模态分析及随机振动分析过程中未综合考虑由于部件之间接触及由于初始装配环境造成的预应力情况,因而结构性能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考虑到整车环境下的电池包支架准静态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工况,分析结果更加贴近工程应用,且分析工况中包含不考虑激励频率的准静态强度分析工况及考虑激励频率的模态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工况,能够更加全面的考察电池包支架的结构性能。

    空调系统、纯电动卡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44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1530.3

    申请日:2024-05-10

    IPC分类号: B60H1/32 B60H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纯电动卡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介质,涉及新能源卡车领域,用以改善纯电动卡车的乘员舱的结构和性能。纯电动卡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电池包。压缩机被构造为压缩冷媒。第一换热器与压缩机连通。第二换热器与压缩机连通;第二换热器与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同时位于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且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择一导通;第三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并连布置,第三换热器与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形成第三回路。当第三回路导通,第三回路被构造为对电池包制冷。上述技术方案,空调系统工作模式丰富,释放了驾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