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土地质信息原位检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86473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911153811.4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黄土地质信息原位检测机器人,包括壳体、主动张紧系统,辅助张紧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以及探测系统;所述主动张紧系统用于提供机器人在黄土孔洞内行走所需的沿孔洞孔径方向的张紧力;辅助张紧系统用于为机器人在黄土孔洞中的行走提供预紧力;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机器人在黄土孔洞中不同的行驶环境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模式;所述驱动系统用于提供机器人在黄土孔洞内的行驶动力。探测系统用于探测黄土地质信息相关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机器人结构简单,可适应100‑150mm的孔径变换,同时能有效解决履带式管道机器人径向尺寸偏大问题,越障能力和通过性较强,可以用于黄土孔内的地质信息检测,弥补了现存的技术空白。

    高速公路隧道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5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8425.3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施工期高速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壁面隧道施工质量检测设备,通过隧道壁面接触模块中设有的压力传感器读数信息,控制电动推杆驱动电机转动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壁面紧密贴合,通过观察隧道壁面来驱动关节处的直流无刷电机转动避免雷达天线与壁面上的钢筋头等障碍发生碰撞,此发明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对隧道施工期支护结构壁面进行有效避障,同时保证检测状态雷达天线与隧道壁面时刻贴合,克服了施工期隧道衬砌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故相比于传统检测技术能明显的提高检测效率与质量,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环境自适应性,确保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探测仪器与衬砌表面始终处于良好接触状态。

    一种孔内原位测量土体各向异性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6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10227011.6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内原位测量土体各向异性参数的装置,包括主液压缸、容舱、加载板、顶座和底座,主液压缸通过不同方向的主液压缸钢筒与多个容舱对应连接,容舱包括顶出液压缸,伸缩杆套筒和连接面板,加载板通过伸缩杆与容舱内部的顶出液压缸相连,顶座包括连接槽、两个进油口、油管、导向轮和油管限位盘,底座包括连接件和导向轮。本发明还公开了孔内原位测量土体各向异性参数的方法,通过使用孔内原位测量土体各向异性参数的装置向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分别加油,通过得到伸缩杆的位移量来评估土体各向异性参数。

    可孔内原位测量黄土各向异性变形参数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4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450399.X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孔内原位测量黄土各向异性变形参数的设备及使用方法,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和同步缸系统均包括基座,每个基座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布开设有至少四个液压孔,每个液压孔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盖,每个液压孔内匹配设置有活塞以及与活塞的一侧连接的活塞杆,每个活塞杆的一端伸出对应的密封盖,且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的每个活塞杆的伸出端连接有挤压板;每个第一空间内填充有液压介质;挤压测试液压缸系统的基座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与自身的每个第二空间连通的液压介质第一输入孔,还开设有与自身的每个第一空间对应且连通的液压介质第一输出孔。本发明突破传统原位测试技术难以捕捉各向异性变形特征的缺陷。

    变高度可重构石窟寺病害智能探测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7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6105.7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高度可重构石窟寺病害智能探测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履带小车行走系统、机械臂探测系统、用于调节机械臂探测系统高度的高度调节系统、工作状态感知系统和自主规划系统;高度调节系统、工作状态感知系统和自主规划系统均设置在履带小车行走系统上,机械臂探测系统设置在高度调节系统上;机械臂探测系统包括六自由度回转关节模块和三自由度腕关节模块;本发明的机械臂探测系统采用可重构模块化设计,其回转关节、连杆以及末端腕关节设置为集驱动、控制与通信为一体的独立模块,并留有便携机械电气接口,在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快速更换机器人整体构型,使得不同工况下的文物探测工作更加灵活轻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