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33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29549.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IPC: H01M10/4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池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电池模型和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确定电池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结合输入和输出关系以及混合动力脉冲能力特性测试方法,测试待控制电池的电池数据,其中,电池数据包括;电池端电压、电池输出电流、电池开路电压和电池荷电状态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预设的单层神经网络对电池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待控制电池的控制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达到如何合理的控制电池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9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49747.3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R19/08 , G01R31/378 , H01M8/04537 , H01M8/04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重构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变量测量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测量方法所需的测量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导线阵列及磁通量传感器,所述磁通量传感器与所述导线阵列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磁通量传感器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发明通过一个磁通量传感器和由导线构成的阵列,即可实现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的重构,降低了测量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的硬件成本,降低了测量成本,有利于在实际测量中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20712.7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R31/367 , H01M8/04664 , H01M8/04298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先验知识和多源信息融合的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方法,包括:获取燃料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和工作状态的电压信息;对电压信息的特征进行提取和特征级融合,获取先验知识特征矩阵;获取燃料电池在不同频率下的交流阻抗;建立燃料电池的三阶电化学等效电路模型,并获取阻抗计算模型;基于不同频率下的交流阻抗通过改进的Nelder‑Mead算法对阻抗计算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获取阻抗信息特征矩阵;将先验知识特征矩阵和阻抗信息特征矩阵进行特征级融合和归一化后输入SVM分类器进行训练,构建燃料电池故障诊断分类器,获取待测燃料电池故障。本发明能够增强对故障的准确识别和定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82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38558.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63H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方法,涉及船舶推进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包括电机、螺旋桨、动力电池、外电机控制器、内电机控制器、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和储氢罐。本发明的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方法,将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结合,氢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复合,并与内、外电机进行动力耦合,只需要利用单一的氢能,有利于动力系统的布置整合,并实现零碳排放;相对于目前的双电机动力系统,集成度高,动力耦合更加简单,动力输出范围较广,特别适用重载船舶的高负荷、大功率输出要求;低功率以氢燃料电池为主动力源,提升效率,高功率以氢内燃机为主动力源,提升动力性,使运行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360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79075.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耦合热管理系统,涉及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制冷剂回路、动力元件冷却液回路、压缩空气冷却液回路、乘员舱空气回路和车外空气回路;制冷剂回路包含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六换热器、膨胀阀、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和第一三通阀;动力元件冷却液回路包含动力电池包、燃料电池堆、电机、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二至第五三通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换热器;压缩空气冷却液回路包含空压机、第五换热器和第三水泵;乘员舱空气回路包含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鼓风机;车外空气回路包含第四至第六换热器和车外风扇。本发明可以高效节能地对各动力元件、乘员舱和压缩空气进(56)对比文件雷舒蓉.汽车空调系统的仿真计算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工程科技Ⅱ辑》.2016,(第02期),全文.李龙飞. 燃料电池客车热管理系统仿真及改进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工程科技Ⅱ辑》.2023,全文.Hwang等.Thermal control and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 protonexchanger membrane fuel cell generator.《APPLIED ENERY》.2013,第108卷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9020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37836.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60W60/00 , B60W50/0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自动驾驶车辆的理想轨迹与实际轨迹,以确定自动驾驶车辆的跟踪误差;根据预设递减函数确定跟踪误差的界定条件,并基于界定条件的转化对跟踪误差进行转换,获得误差转换结果;根据误差转换结果定义贝尔曼函数,以获得与自动驾驶车辆相对应的目标控制函数;通过定义Q函数神经网络对贝尔曼函数进行重构,获得重构贝尔曼函数,以获得待求解神经网络权值与目标控制函数的关系;基于待求解神经网络权值的估计误差,设计有限时间自适应律,以基于有限时间自适应律更新Q函数神经网络,并根据更新后的Q函数神经网络设计目标控制函数的最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3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90501.0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2J7/00 , G06F30/367 , G01R31/367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辅助装置及电池工作方法,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技术领域。该辅助装置包括方程建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在线求解模块;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参数辨识;对参数进行判断并执行不同的动作;本发明通过方程建立模块,建立锂电池RC模型,确定待辨识参数及模型输入输出关系;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测试,获得电池电流电压数据,实时采样数据,获得电池端电压和电池输出电流并获得剩余电量,确定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剩余电量的关系;通过在线求解模块,建立基于电池模型的优化方程,设置滚动时域窗口大小,根据实时采样的电池电流电压数据及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实现未知参数的在线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311498.3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铁二局集团成都新技术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青岛市政空间开发责任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飞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孔直眼掏槽三次爆破方法。它是在掘进断面中心线一侧,且朝向工作面无保护目标的方向开挖一个导洞,导洞将掘进断面划分为超前导洞区和主爆区,超前导洞区分两次爆破,然后对主爆区进行第三次爆破;第三次爆破的进尺等于超前导洞区第一次爆破的进尺,在经过一个爆破循环后,在新的掘进断面形成预留的导洞,这样从第二个循环开始,就可以按照正常的循环进尺爆破,且不会出现初次循环导洞爆破后岩碴覆盖在主爆区底部的情形,为所有断面的爆破实施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67817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58283.3
申请日:2012-05-1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巷旁高强防漏充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由装有充填材料的矸石袋紧密堆砌排列而成的,矸石袋内部均匀横向打入间排距为700mm*700mm的钢筋,钢筋穿过矸石袋后端部从留巷内部侧露出在外,打入部分和露出部分长度之比为8∶1-10∶1,所有钢筋露出部分由铁丝相互交缠固定成一个整体;在钢筋矸石袋有铁丝交缠的面上喷涂有2.0cm厚的水泥砂浆。本发明不但克服了单纯使用较低的缺点,而且克服了采用上下两层充填材料组合支护时密闭性较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5053.1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H01M8/04014 , H01M8/0606 , H01M8/0662 , H01M8/0444 ,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氨热分解系统、气体分离系统、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和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用于液体氨的汽化和预热;氨热分解系统,用于氨加热分解以及用于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气体分离系统,用于氢气与其他气体分离,并收集氢气,分离出的其他气体进入到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内,氢气进入到燃料电池内产生电能;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用于将燃气通入氨热分解系统燃烧放热;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用于吸收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废气并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