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56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5053.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氨热分解系统、气体分离系统、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和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用于液体氨的汽化和预热;氨热分解系统,用于氨加热分解以及用于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气体分离系统,用于氢气与其他气体分离,并收集氢气,分离出的其他气体进入到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内,氢气进入到燃料电池内产生电能;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用于将燃气通入氨热分解系统燃烧放热;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用于吸收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废气并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

    一种零碳多模式船舶动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3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9096.1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碳多模式船舶动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零碳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设置航行速度阈值、动力电池SOC阈值和需求转矩阈值,同时获取电机峰值转矩和发动机输出转矩;判断船舶航行状态,其中船舶航行状态包括低速航行状态和高速航行状态;获取实时动力电池SOC并和动力电池SOC阈值进行对比,生成电池SOC对比结果;将航行需求转矩与电机峰值转矩、发动机最优输出转矩和需求转矩低阈值进行对比,生成转矩对比结果;基于船舶航行状态、电池SOC对比结果和转矩对比结果进行模式切换。本发明根据航行速度、动力电池SOC、需求转矩等参数设计了合适的控制策略。实现十种工作模式,以应对航行过程中不同复杂工况的需求。

    一种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2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38558.X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方法,涉及船舶推进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包括电机、螺旋桨、动力电池、外电机控制器、内电机控制器、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和储氢罐。本发明的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方法,将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结合,氢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复合,并与内、外电机进行动力耦合,只需要利用单一的氢能,有利于动力系统的布置整合,并实现零碳排放;相对于目前的双电机动力系统,集成度高,动力耦合更加简单,动力输出范围较广,特别适用重载船舶的高负荷、大功率输出要求;低功率以氢燃料电池为主动力源,提升效率,高功率以氢内燃机为主动力源,提升动力性,使运行成本较低。

    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56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5053.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氨热分解系统、气体分离系统、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和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用于液体氨的汽化和预热;氨热分解系统,用于氨加热分解以及用于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气体分离系统,用于氢气与其他气体分离,并收集氢气,分离出的其他气体进入到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内,氢气进入到燃料电池内产生电能;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用于将燃气通入氨热分解系统燃烧放热;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用于吸收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废气并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

    一种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20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8558.X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方法,涉及船舶推进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包括电机、螺旋桨、动力电池、外电机控制器、内电机控制器、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和储氢罐。本发明的船舶氢复合动力推进系统及方法,将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结合,氢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复合,并与内、外电机进行动力耦合,只需要利用单一的氢能,有利于动力系统的布置整合,并实现零碳排放;相对于目前的双电机动力系统,集成度高,动力耦合更加简单,动力输出范围较广,特别适用重载船舶的高负荷、大功率输出要求;低功率以氢燃料电池为主动力源,提升效率,高功率以氢内燃机为主动力源,提升动力性,使运行成本较低。

    一种零碳多模式船舶动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39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9096.1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碳多模式船舶动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零碳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设置航行速度阈值、动力电池SOC阈值和需求转矩阈值,同时获取电机峰值转矩和发动机输出转矩;判断船舶航行状态,其中船舶航行状态包括低速航行状态和高速航行状态;获取实时动力电池SOC并和动力电池SOC阈值进行对比,生成电池SOC对比结果;将航行需求转矩与电机峰值转矩、发动机最优输出转矩和需求转矩低阈值进行对比,生成转矩对比结果;基于船舶航行状态、电池SOC对比结果和转矩对比结果进行模式切换。本发明根据航行速度、动力电池SOC、需求转矩等参数设计了合适的控制策略。实现十种工作模式,以应对航行过程中不同复杂工况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