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56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5053.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氨热分解系统、气体分离系统、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和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用于液体氨的汽化和预热;氨热分解系统,用于氨加热分解以及用于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气体分离系统,用于氢气与其他气体分离,并收集氢气,分离出的其他气体进入到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内,氢气进入到燃料电池内产生电能;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用于将燃气通入氨热分解系统燃烧放热;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用于吸收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废气并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

    一种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重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39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49747.3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重构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变量测量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测量方法所需的测量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导线阵列及磁通量传感器,所述磁通量传感器与所述导线阵列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磁通量传感器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发明通过一个磁通量传感器和由导线构成的阵列,即可实现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的重构,降低了测量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的硬件成本,降低了测量成本,有利于在实际测量中进行应用。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设计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81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8612.5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设计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燃料电池双极板所有区域采用统一的流场设计,生产成本高且系统整体效能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该结构包括阴极板,所述阴极板上包括至少两个区域,在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不同区域的流道上设置有不同数量密度的扰流器。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且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整体效能。

    一种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重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39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49747.3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重构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变量测量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测量方法所需的测量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导线阵列及磁通量传感器,所述磁通量传感器与所述导线阵列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磁通量传感器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发明通过一个磁通量传感器和由导线构成的阵列,即可实现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的重构,降低了测量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的硬件成本,降低了测量成本,有利于在实际测量中进行应用。

    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56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5053.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氨热分解系统、气体分离系统、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和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用于液体氨的汽化和预热;氨热分解系统,用于氨加热分解以及用于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气体分离系统,用于氢气与其他气体分离,并收集氢气,分离出的其他气体进入到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内,氢气进入到燃料电池内产生电能;燃料电池废气并联回收系统,用于将燃气通入氨热分解系统燃烧放热;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能量串联回收系统,用于吸收燃料电池阴阳极出口废气并与液体氨汽化预热系统热交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