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9132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051089.2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等厚主簧预夹紧应力的匹配设计法,属于悬架渐变刚度板簧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根据主簧片数,第一级副簧和第二级副簧的片数,各片板簧的结构参数,第1次和第2次开始接触载荷,额定载荷,及首片主簧在额定载荷下的许用应力,对两级渐变刚度板簧各片等厚主簧的预夹紧应力进行匹配设计。通过样机试验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等厚主簧预夹紧应力的匹配设计法是正确的,为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的各片等厚主簧自由切线弧高的设计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利用该方法可确保各片等厚主簧的预夹紧应力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及车辆行驶安全性;同时,降低设计及试验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54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923834.4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器纳米梁平行板静电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信号提取装置和控制装置三部分。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纳米梁类线性稳定振动的驱动间隙条件;2)确定电压放大器的非线性反馈控制电压增益gf。本发明利用石墨烯薄膜的电阻随着其变形而变化的特性,作为位移传感器件应用于纳米梁与驱动电极的振动控制,解决了现有NEMS器件因静电驱动出现的有害非线性影响而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4061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224255.0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E01H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滚刷模糊自调整功能的清扫装置,包括2个滚刷、2个等腰梯形支撑架、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特征是每个支撑架中部设一加强筋,滑动轴承座嵌装在两腰的滑槽内,上滑块和下滑块嵌装在加强筋的滑槽内,每个支撑架的内侧设一升降板,升降板上有2个水平导槽,2个滚刷的端部依次经轴承穿过升降板的导槽、与滑动轴承座连接,升降板的中心与下滑块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包括2个步进电机、主动齿轮、设置在加强筋内的滚珠丝杠和安装在滚珠丝杠顶端的从动齿轮;控制装置包括一水平固定安装在升降板顶端与上滑块上的悬臂梁、粘贴在悬臂梁上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单片机。本装置刷毛与地面压力恒定,工作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071855.X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稀疏滤波域对抗神经网络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轴承故障试验台采集不同载荷工况下轴承各种健康状态的振动信号;步骤二:将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分段处理,并进行Fourier变换,构造不同载荷工况下的轴承故障频域数据集;步骤三:采用式(1)中Z‑score标准化对频域数据进行特征缩放,使数据特征均遵循正态分布。本发明涉及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技术,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稀疏滤波域对抗神经网络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方便河道淤泥清理。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稀疏滤波域对抗神经网络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方便机械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5334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923835.9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5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器纳米梁静电吸合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信号提取装置和控制装置三部分。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纳米梁主共振峰值振幅;2)确定纳米梁吸合临界挠度;3)确定纳米梁吸合临界电压;4)确定纳米梁与基底电极吸合时驱动电压的吸合频率。本发明利用石墨烯薄膜的电阻随着其变形而变化的特性,作为位移传感器件应用于纳米梁与驱动电极的吸合控制,解决了现有NEMS器件因纳米梁与驱动电极发生吸合效应而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7830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51118.5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3/023 , F16F1/187 , F16F2226/04 , F16F2230/0035 , F16F2230/40 , F16F2238/022 , G06F17/5009 , G06F17/5086 , G06F17/5095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级渐变刚度板簧非等厚主簧预夹紧应力的匹配设计法,属于悬架渐变刚度板簧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根据主簧片数和各级副簧的片数,各片板簧的结构参数,第1次和第2次开始接触载荷,额定载荷及首片主簧在额定载荷下的许用应力,对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的各片非等厚主簧的预夹紧应力进行匹配设计。通过样机试验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两级渐变刚度板簧非等厚主簧预夹紧应力的匹配设计法是正确的,为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的非等厚主簧自由切线弧高的设计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利用该方法可确保各片非等厚主簧的预夹紧应力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及车辆行驶安全性;同时,降低产品的设计及试验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26872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51077.X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86 , G06F17/5095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等厚主簧预夹紧应力的仿真计算法,属于悬架渐变刚度板簧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根据主簧片数,各片等厚主簧的结构参数及自由切线弧高的设计值,弹性模量,对两级渐变刚度板簧装配夹紧之后的各片等厚主簧的预夹紧应力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样机试验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等厚主簧预夹紧应力的仿真计算法是正确的,可得到准确可靠的预夹紧应力的仿真计算值,为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的各片等厚主簧预夹紧应力的仿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利用该方法可确保各片等厚主簧的预夹紧应力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及车辆行驶安全性;同时,降低产品的设计及试验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9454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51081.6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3/023 , F16F1/187 , F16F2226/04 , F16F2228/06 , F16F2230/0082 , F16F2230/40 , F16F2238/02 , G06F17/5009 , G06F17/5086 , G06F17/5095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级渐变刚度板簧非等厚主簧自由切线弧高的设计方法,属于悬架渐变刚度板簧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根据主簧片数、第一级副簧和第二级副簧的片数,各片非等厚板簧的结构参数,弹性模量,第1次和第2次开始接触载荷,额定载荷,首片主簧在额定载荷下的许用应力,及装配夹紧后首片主簧初始切线弧高的设计要求值,对两级渐变刚度板簧的各片非等厚主簧的自由切线弧高进行设计。通过样机试验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两级渐变刚度板簧非等厚主簧自由切线弧高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可得到准确可靠的各片非等厚主簧自由切线弧高的设计值。利用该方法可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可靠性及车辆行驶安全性;同时,降低产品的设计及试验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34754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923835.9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器纳米梁静电吸合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信号提取装置和控制装置三部分。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纳米梁主共振峰值振幅;2)确定纳米梁吸合临界挠度;3)确定纳米梁吸合临界电压;4)确定纳米梁与基底电极吸合时驱动电压的吸合频率。本发明利用石墨烯薄膜的电阻随着其变形而变化的特性,作为位移传感器件应用于纳米梁与驱动电极的吸合控制,解决了现有NEMS器件因纳米梁与驱动电极发生吸合效应而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15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71284.8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原子链压电控制装置和一种横向振动固有角频率的计算方法。单原子链纳米弦由固定端、单原子链、上压电块和下压电块组成,单原子链一端固结于固定端,另一端夹持在上压电块和下压电块之间,通过分子间力和摩擦力与上压电块和下压电块固结在一起。压电控制电路由上压电块和下压电块组成的轴向变形结构,上压电块和下压电块串联,通过导线与控制电压源连接,组成闭合控制电路。改变控制电压源的控制电压,可以改变压电块轴向位移,改变单原子链的轴向力,改变的单原子链的固有角频率,起到控制单原子链振动性质的作用。还给出一种横向振动固有角频率的计算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