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7661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013639.9

    申请日:2016-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2 B62D2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包括导流部和翼子板;其中,导流部包括侧板和底板,侧板和底板围绕成进气腔体,且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底板固定设置在发动机舱侧挡板上;导流部上与底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在翼子板上,翼子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进气腔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通过设置导流部,并在翼子板和发动机舱侧挡板上开孔,达到了发动机从车体外部取气的目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燃烧温度,减少了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7661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1013639.9

    申请日:2016-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其中包括导流部和翼子板;其中,导流部包括侧板和底板,侧板和底板围绕成进气腔体,且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底板固定设置在发动机舱侧挡板上;导流部上与底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在翼子板上,翼子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进气腔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侧向进气结构,通过设置导流部,并在翼子板和发动机舱侧挡板上开孔,达到了发动机从车体外部取气的目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燃烧温度,减少了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一种翼子板加强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8441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638198.5

    申请日:2016-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加强结构,包括:上部加强板、下部加强板和中部支撑梁,三者相互搭接形成“Y”型结构,然后将该翼子板加强结构固定在翼子板的内侧,共同构成翼子板总成,其中,翼子板具有与汽车前大灯配合的配合面,配合面处形成一开口,上部加强板固定在开口的上部,下部加强板固定在开口的下部,中部支撑梁固定在翼子板的中部,其一端与上部加强板和下部加强板搭接,另一端与翼子板的后端搭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翼子板加强结构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并能够显著提高翼子板的屈曲抗凹性能和其前端保险杠安装面的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